10.肺上界的叩诊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10、肺上界即肺尖的上界。
叩诊方法是病人取坐位,双臂下垂,自斜方肌前缘中央部开始叩诊,此处为清音,逐渐向外侧叩,当音响变浊为止,划一标记,再从开始处向内叩诊,直到变浊为止,再划一标记,其间清音带的长度,即为肺尖的宽度,亦称Kroning峡,宽度为4-6cm,右侧较左侧稍窄。
清音带缩小或消失。
见于肺尖含气量减少,如肺尖结核、肿物及胸膜增厚;清音带增宽,见于肺尖含气量增加,如肺气肿或气胸。
11、正常肺下界因体型、发育等不同而有差异,矮胖、妊娠者,可上移一个助间隙;瘦长者可下移一个助间隙。
病理情况下,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肝脾肿大、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物、膈肌麻痹等,可使肺下界上移;肺气肿、腹腔脏器下垂,使肺下界下移。
12、肺下界移动范围缩小可见于:①肺组织弹性减弱或消失,如肺气肿等;②肺组织萎缩,如肺纤维化、肺不张等;③肺组织炎症和水肿;④局部胸膜粘连。
以上疾病均可使单侧或双侧肺下界移动范围缩小,当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及胸膜广泛粘连时,肺下界及其移动范围均不能附出。
6.触觉语颤的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
6、(l)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以同等强度重复发“一、二、三”音或拉长的“一”音.与此同时.医生用两手掌面,两手掌尺侧或用一手掌面尺缘轻贴在胸部左右对称部位,分辨双侧语颤的异同,注意有无双侧、单侧及局部的增强或减弱。
(2)注意事项: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四点:①病人发音要低沉,音调不能过高.在检查过程中.发音的强度和音调要始终一致;②要从上到下,先前胸后背部循序进行;③注意左右对称部位对比检查;④两手贴胸,压力要轻而均等。
7、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
①支气管阻塞②肺气肿③胸腔积液或气胸④严重胸膜肥厚⑤胸壁皮下气肿与水肿
14.肺部叩诊浊音或实音见于哪些病变?
14、引起病理性浊音或实音的病变有:①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如肺炎、肺梗塞、重度肺水肿、肺不张等;②肺内不含气的病变,如肺内肿物、未穿破的肺脓肿等;③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等;④胸壁水肿、肿瘤等。
17.支气管呼吸音的发生机理、听诊特点及分布区域如何?
17、支气管呼吸音,是由口鼻吸人或呼出的气流,在声门、气管及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似将舌抬高后,呼气时所发出的“哈----”音,此音音响强、音调高,呼气相较吸气相长,同时呼气音比吸气音音调高而强。
听诊部位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6、7颈椎及l、2胸椎附近,并且距气管越近的区域越强。
音调越低。
23.干性罗音的听诊特点?分类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23、听诊特点:①在吸气与呼气时均可听到,但以呼气时最明显,甚至有时只在呼气时听到;
②具有部位和数量的易变性,短时间内可以增多、减少、出现或消失;③干罗音的性质亦易改变。
分类:干罗音按音响的性质分为鼾音与哨笛音两种。
临床意义:发生于双侧胸部的哨笛音或哮鸣音,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亦见于心源性哮喘;发生于局部的比较固定的干罗音,见于肺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等。
2.简述阴囊透光试验的作法及其意义。
2.以不透光的纸片卷成筒,一端置于胀大的阴囊部位,从阴囊的另一侧以手电筒光照射,通过纸筒观看,如胀大的阴囊呈粉红色,即透光试验阳性,可诊为阴囊的鞘膜积液,不透光则应考虑睾丸肿瘤或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