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工人劳模事迹材料

煤矿工人劳模事迹材料

煤矿工人劳模事迹材料【篇一:煤矿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励志煤海博一流在大西北甘青交界的中华老字号窑街矿区这方黑色创业沃土上,有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他的名字已经响彻窑街煤电集团,激励着广大青工勤学知识、苦练技能、立志成才,他就是甘肃省劳动模范、全国全省煤炭五四奖章获得者、甘肃省技术标兵、感到甘肃“十大陇人娇子”的张国财,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在煤矿电气维修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凭着自己对技术创新的浓厚兴趣和在工作实践中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已成长为窑街煤电集团公司领导器重、工友仰慕的技术革新领军人物。

近年来,他带头革新的技术成果和改造项目多达100多项,为企业创造效益和节约资金1亿多元,总结出的采煤机plc系统故障排除法、绞车保护系统预警法、水泵智能保护功能法等已在窑街煤电集团及甘肃部分煤矿推广应用。

以他为“塔尖”的“金字塔”式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以一带十、以十带百、以百带千”的导师带徒工作已形成规模,有1300多名技能人才在他和其他技术维修专家团队的带领下分布在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为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创造出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技术价值。

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创一流。

张国财始终把专业技术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积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

他从煤矿技校毕业就立志扎根矿山奉献青春,参加工作14年来,他已逐步成长为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机电系统的首席技能专家,他把学习作为一种爱好,每天坚持重点学研机械电气专业书籍,记写专业学习笔记30多万字,并注重学以致用。

2010年,三矿五采区300型采煤机出现变频器故障,致使整个工作面无法生产,经厂家维修人员诊断为主控dsp损坏,基本趋于报废。

若重新购进变频器将严重影响生产进程,且变频器价格昂贵,矿领导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对变频器故障进行会诊。

得知此消息后,张国财主动要求参与此次诊断。

在缺少设备资料的情况下,他积极克服困难,发挥专业特长,认真分析判断,通过测量各关键点电位,在短短2小时内找到原因,成功运用专业技术的“手术刀”修复了这台“报废”的设备,为企业节约资金近140万元,这让在场的专业技术人员啧啧称赞。

2011年,三矿在设计改造地面大功率低压水泵软起动项目中,张国财利用自己精湛的专业技术,对整个机房的电控系统进行了系统测算,对软启动真空开关进行障碍排查处理并重新设计调整。

这个令专业工程师都“望而生畏”的项目,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试验下竟然提前完成了,软启动开关推广应用在地面低压电网下安全高效运行,仅电能损耗锐减,为公司节约资金和创造直接价值100多万元,也使设备保护性能大幅增加,工作更加安全稳定。

这一次次完美表现,无疑是对他专业技术最好的肯定。

情系矿山,敬业奉献显一流。

“在平凡的岗位上守住一份职责,让短暂的青春因敬业而更有价值。

”这是张国财的工作愿景。

他扎根煤矿,爱岗敬业,将全部精力倾注在矿山电气维护检修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2014年年初,三矿七采区中央水泵房一台智能开关出现故障,无法完成自动排水,而这台开关正是张国财负责设计改造的,用于控制潜水泵的自动启停。

张国财得知后,刚刚上完夜班出井又迅速入井进行诊断,确认是潜水泵进水绝缘损坏,随即出井,带领工友抬了一台新泵再次入井进行更换,待再次出井已经过去了整整4个小时。

就在洗完澡准备回家时,他又被告知主轨绞车(主提升机)出现故障代码无法提升,这时已经上班16个小时,但他毫无怨言,再次穿上了刚刚脱下的井下工作服,到调度室询问故障详情,查阅代码类型后再次入井处理……这样的事在他身上已成了家常便饭。

2014年11月,集团公司所属金河煤矿井下采煤机变频器及plc系统出现故障,该矿动用了全矿高技能人才连续处理3个圆班,故障依旧顽固地依附在采煤机上,无奈之下请求集团公司派人援助。

张国财领命前往,而这时的他刚刚上完早班出井,饭还没顾上吃一口,就匆忙赶到金河煤矿下井。

现场他与技术工人仔细研究,悉心查找原因,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四个小时过去了、八个小时过去了,故障还是没有排除,凭着平时积累的工作经验,他理清思路,继续查找,十个小时过去了,这个“痼疾”终于找见,在张国财这双“妙手”下采煤机终于“起死回生”,整个工作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此时已是第二天凌晨六点,他已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稍作休息后他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为了解决技术难题,张国财经常吃住在矿上进行技术攻关,直到问题解决才放心回家。

张国财的技术能力和奉献精神在窑街矿区有口皆碑,为窑煤青年树立了一个完美标杆。

攻坚克难,创新提效竞一流。

张国财是一个敢于面对困难、敢于在一切困难面前“亮剑”的人。

近年来,他带领工友们研发和高质量地完成了三矿井下所有变电所电气改造安装、立风井高压变频主扇电控系统安装、斜井防跑车装置安装、选煤楼集中电控系统改造安装等30多项大型机电安装、改造工程,完成了《四号主井高压变频器散热风机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轨主提升绞车人机界面的开发设计及应用》《五五主扇机房高压降压启动控制系统改造》等技术成果100余项,其中《三矿主轨主提升绞车人机界面的开发设计与应用》荣获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职工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矿暗斜井绞车后备保护系统开发设计》荣获集团公司青工“五小”科技成果一等奖,他的多项科技成果在集团公司其他生产矿井被广泛推广应用。

“张国财电气plc系统故障处理法”已被集团公司生产矿井所熟知,并在全省煤炭行业推广应用,他潜心研究的采煤机系统故障排除法、绞车保护系统预警法、水泵智能保护功能法已广泛应用到各生产矿井中。

为企业创造价值、节约成本约2000多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在集团公司“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才培养,导师带徒呈一流。

为了充分发挥技能领军人才优势,更好地搞好科技研发、技术攻关和降本增效工作,2014年5月,窑街煤电集团公司在三矿成立了“张国财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以张国财为标杆全面展开技术研发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随着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他的工作量急剧增加。

为了发挥技术特长,他并没有选择“技不外传”“留一手”的自私作风,而是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绝活”传授给工友和同行。

以他为“塔尖”的“金字塔”式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已形成规模,自2012年他被集团公司聘为首席电气维修专家以来,以他和5名首席维修技能专家组成塔尖,中间和塔底由37名优秀技能人才和453名中级工以上的技能工人组成。

这种“以一带十、以十带百、以百带千”的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三年来,已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1300多名,同时也影响着大量青工学技术的积极性,营造出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的技术氛围。

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张国财被其他很多知名企业所熟知,尤其面对当前煤炭企业经济持续下行,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下,有多家企业开出优越条件,其中有家公司开出年薪40万元聘请他去担任技术顾问。

面对如此诱惑,张国财怀着对企业、对故土的一片赤子之心,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惑,依然默默守候在窑街煤电集团这块使他成人、让他成才的沃土上。

【篇二: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赵华全同志1972年出生,大专文化.从事井下工作多年,先后在大佛寺矿业公司综采队担任班长,运输队担任副队长,综掘队队长职务,现担任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综采一队长.2006年至2010年,赵华全同志先后被大佛寺公司、彬长集团公司授予“安全先进个人”、“安全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赵华全个人气质和管理手段的自如挥洒。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一生中能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实、做好。

如何算爱岗敬业?怎样才是干好本职工作?赵华全同志以他的实践给人们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一、努力学习,争作业务骨干参加工作以来,赵华全同志一直都勤于学习,刻苦学习,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耻下问,向领导、同事请教,一方面在努力大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订阅了煤矿开采、煤矿机械设备方面的期刊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技,为自己在担任区队管理人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方面是虚心的向领导、同事学习实践知识,并能够经常下井跟班,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下机电队、运输队进行了解配件加工、设备性能、设备维护保养等多方面的知识,为自己在设备管理、现场管理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第三方面是努力向老同志、同事学习工作做法和工作思路,学习“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作风建设年以及集团公司的各类文件、会议精神,使自己在工作上政治素质过硬,经的起考验。

通过勤奋学习,使他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理论基础更为扎实;使他从一个不懂社会的新工人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员。

二、勤奋扎实,干工作就是要干到最好越是面临艰苦生活、复杂环境,越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越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越不能动摇理想信念。

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勤奋扎实。

赵华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认为不但要勤奋工作,而且要干就干到最好,不能得过且过,无所作为。

在运输队担任副队长时,为了确保106工作面恢复生产任务按时完成,他带领运输队员工一起在井底清煤泥、堵风门,清煤泥时涌水量特别大,煤泥一清走,立刻就被水补满,煤泥清的越多水就越大,一个班全是泡在水里,全身上下都是煤泥.堵风门的时候,全是齐腰深的水,虽说穿着雨裤,可是弯下腰康沙袋的时候,水就顺着裤口灌进来了,基本上和没穿一个样子,沙袋抗到目的地了,脱下雨裤把里边水倒出来在穿上,就这样一个班奋战在井下,每次他都跑在最前头,带头扑下身子干,全身心的投入到抢险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中去,他用行动教育了员工,诠释了大佛寺煤矿的精神风貌;今年3月份,赵华全同志被任命为大佛寺矿业公司综采一队队长。

出任综采一队队长,应该说是组织上的信任,个人能力得到充分肯定的重要体现,作为他本人应该高兴。

但赵华全却无法让自己高兴起来,进入他脑海最多的是“责任”与“压力”。

因为所面临的生产状况是十分严峻的。

由于大佛寺煤矿是新建矿井,各项工作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工人占大多数,工作经验严重缺乏;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工资待遇低,职工生活不能正常改善,群众情绪很大;各项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严重影响矿井安全、高效的生产;煤层地质条件差,为高瓦斯矿井,各种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针对这种情况, 他积极的进行调研,在接手队长后的一周内,连续跟班下井8次,动态的了解职工状态和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根据了解的情况,召开了班子会,成立了综采大班维修班,加强了设备维修力度,制定了工资分配制度、职工出勤包勤制度、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各项制度;同时切合实际的开展由队干部进行传带的培训,他本人主要负责班组长的操作、工艺、设备维修维护和思想的培训,首先解决了班组长蛮干的行为,从而带动全体职工按章操作,在4月份原煤产量就超额完成了矿业公司下达的任务.但是由于4#煤层地质条件差的原因,9月份40106工作面出现了大面积突水的状况,最高涌水量达到200/m多,最低也超过100/m,困难面前不畏艰险,这是他一贯的做事风格,他从采前预报、采中现场管理、采后经验分析三方面入手,33确保40106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