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小池》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池、惜”等6个生字,理解“惜、露、树阴、晴、柔”在诗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3.初浅理解《小池》的内容,感受诗中美丽的意境。
重点难点1.初浅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加深对词的识记。
2.在多形式诵读古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积累课外诗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温故知新,导读揭题。
1.复习旧知:孩子们,开学初咱们就走进春天,积累了描绘春天的词汇,欣赏了描写春天的儿歌,聆听了关于春天的故事,更品读了优美的春天的诗——(播放多媒体课件)①(师说:听着清脆的鸟鸣声,看着零落的花瓣。
)你会想起——《春晓》跟着旋律读——(幻灯:古诗《春晓》)②(杨柳风筝图)看到这样的风景,想到哪首古诗?——《村居》你来读——关于美丽的春天,诗人总有写不完的话题,可一转眼春天过去了,迎来的是什么季节?(夏天) 关于它,宋朝诗人杨万里也给咱们带来一首优美的古诗——(看老师写课题:小池,“池”——师边写边解字。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出示古诗:观赏《小池》,诗人写下了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孩子们,发现了吗?诗中带点的都是这课要认的字,现在请拿出笔在书中圈出这些字,拼一拼,先读准字音,再把诗歌连起来读一读。
3.读完了吧,考考你,行不行?(抽读生字卡)①“惜”——组个词:爱惜、疼惜、怜惜,怎么记住这个字?小结:用心去疼,用心去爱,这就叫“惜”。
所以旁边是个竖心旁。
②(出示:“阳”、“阴”:这两个字不同在哪?)把“日”换成“月”就是——“阴”。
小结:阳光下亮堂堂,月光下阴森森,熟字换部件,一下记两个。
③“晴”——阳光灿烂“qing,qing,qing”见“青”后鼻韵qing,qing”“柔”——舌头卷起“rou,rou,rou ”温柔、柔和、柔软④“露”——谁会编个字谜?(路上有雨组成露。
)⑤(课件出示六个生字:池、惜、阴、晴、露、柔)看,这六个生字宝宝要归队了,上下结构的字宝宝是谁?剩下的都是什么结构?现在快速认读,有把握吗?5.记牢生字,现在谁来读读这首诗?(出示不含拼音的古诗)。
6.诗就像歌一样有节奏,(出示划分节奏的古诗)瞧,这会儿划分了节奏线,谁还会读?三、创设意境,品读感悟。
1.指名朗读。
(个别——全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跟着朗读的节奏,我们来到了小池边,看——(课件播放)这是个怎样的小池呀?(干净、清澈——池水清澈。
这可是小池的特点呀,真会说。
)(再看看周围,这个小池还有什么特点?——安静、宁静、美丽)3.孩子们,杨万里的诗里每一行都是一个美丽的画面。
画面里都给咱们展示了不同的景物。
(1)我们先看第一行诗:“泉眼无声惜细流,”①诗中写了什么景物呢?(板书:泉眼、细流)②看,这冒着泉水的小洞就叫——(泉眼)泉水就从里边流出来了,你觉得这里的泉水怎么样?③哦,诗中把这细细的泉水叫——(板书更改:细流),细细的泉水总是这样慢慢地流着,谁能读出细水慢流的感觉?这细水慢流还能从哪个词感受到呢?(无声)嗯,泉水悄悄地从泉眼里流出来,步子很轻,全班读——这轻悄悄的泉水可是泉眼妈妈的宝宝呀,宝宝要出门了,妈妈心里会——诗中哪个词写到泉水妈妈的不舍?(板书:惜)还会读出这份不舍?④小结:“细”、“无声”都给我们展示了泉水细流的画面,可只有读懂了“惜”字,才能明白诗人的情感呀。
我们一起再来感受感受,读——(齐读)过渡:泉水慢慢地流着,流到哪呢?(出示图片)猜猜看,哪一行诗写了这个画面?(出示:“树阴照水爱晴柔。
”)(2)这行诗里写了哪些景物呀?(树阴、池水)谁能上来找一找图上的树阴在哪儿?哦,树阴就是树的影子。
影子都这么清晰了,可见小池里的水非常——(清澈)看,一缕缕柔和的阳光透过绿树照射在清清的池水里,美不美!美得连绿树也投进它的怀抱了,这就叫“________爱_________。
”(板书:爱)学到这,咱们发现,小池就像刚才咱们说的那样清澈、宁静。
难怪诗人如此“惜”,如此“爱”。
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吧。
(生: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指导朗读:池水在夏日的阳光下,静静地躺着,爱它就别把它吵醒。
点评:你这样轻声细语,就不会破坏小池的宁静了。
看来你跟树阴一样爱小池。
(指名1-2个)过渡:小池都是这样安静吗?我们一块儿读一读后两行诗歌。
(课件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你觉得这时的小池跟刚才一样吗?多了什么景物呢?(板书:小荷、蜻蜓)小荷是什么?(对,没展开的荷叶)小蜻蜓就停在上头。
池塘里就这一只蜻蜓吗?看——(出示句式:小蜻蜓飞来了,有的_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___)小结: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蜻蜓,池塘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过渡:娇嫩的小荷姐姐碰上这群活泼的小蜻蜓,你会怎么读这两行诗句?①读出对比的:(安静害羞的小荷是你,调皮的蜻蜓也是你,能读出对比,真了不起!)②读的平平的:a小荷姐姐正紧闭着叶片呢,多害羞呀!读——b有点像害羞娇嫩的小荷姐姐,蜻蜓也这么害羞吗?再读读!(有点调皮了,再读——)小结:一个害羞、一个调皮,读出对比了!(全班)(4)拓展谈话:这会儿,小蜻蜓立在上头,跟小荷姐姐在干什么呢?①说悄悄话:说什么呢?悄悄告诉我——他多信任小荷姐姐,正说着贴心话儿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他俩多亲近呀!②打招呼:来,跟小荷姐姐我打打招呼——不够热情,我不理你了。
真够热情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他俩多亲热呀!③唱歌:一早就给姐姐带来好听的歌,多友好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④休息:飞累了吧,在我这休息舒服吗?,那就多歇一会儿!他俩多亲密!孩子们,你眼中的小蜻蜓有调皮的,有热情的,有粘人的,可以有自己的读法。
来一块儿再读读这两行吧——(自由读诗句)小结:孩子们,泉眼惜细流,树阴爱水,那小蜻蜓和小荷姐姐那么亲密。
这是为什么呢?的关系呢?(板书:喜欢)过渡:他们亲密地说着聊着,给宁静的小池带来了热闹,带来了生机。
带上感情,连起来读一读吧!(全班)小结:小池虽小,却处处充满生机,充满乐趣——(齐读全诗)(5)诗歌带上旋律更美,更动听,和着乐曲声,咱们再读——(6)现在闭上眼睛,你能想起诗中美丽的画面吗?来,看着板书的提示,咱们有滋有味地背一背,齐——四、余味延伸,积累巩固。
杨万里不仅带领我们欣赏了小池宁静,感受了小池的趣味,还让咱们记住了那棵害羞尖角的小荷。
关于夏日的荷塘,那真是多姿多彩。
看(出示组图:初夏一过,池塘里不仅荷叶满满,还有许多——(荷花),这婀娜多姿的荷花才是盛夏池塘的主角呢,她让杨万里诗兴大起,提笔写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配乐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总结:美丽的夏日荷塘,让我们记住了杨万里的《小池》,也领略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孩子们,夏日荷塘还留下了哪些名诗名句呢?回去上网好好找找!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补充在课文里!板书设计小池泉眼 (惜)细流树阴 (爱) 水小荷(喜欢)蜻蜓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小池》公开课教案(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从诗中感受到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今天我们就追随着诗人去欣赏一方池塘里夏天的美景。
二、初读诗,感受意境。
1.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
美吗?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4.听录音范读。
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学生自由试读。
你能试着读一读吗?6.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
(惜露蜓。
强调lǜ字的读音)师(刚才老师听同学读,有几个字不太准,在这里再强调下。
)7.生再读。
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8.指生读。
三、理解诗,领悟意境。
1.整体提问: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2.理解一、二句古诗。
读中悟情。
(1)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泉水的出口)。
泉水是怎么流的呢?(无声、惜细流)无声指泉水流得很慢。
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2)宁静悠美的景色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舒缓,爱惜……)找生试读。
(3)泉眼在作者的头脑中想象得如此舒缓而美丽,那作者又是怎么想象池塘边大树的呢?树阴照水爱晴柔,借助注释理解一下。
(生自由说二句意思,理通顺后,师小结)爱指喜欢,谁喜谁呢?(4)这样柔和的美景谁能来读出?(读出柔美、喜爱……)找生读,师指导读。
3.理解三、四句诗,体会“立”的深意。
(1)同学们读得不错,后两句谁能来试着读一读。
找一生读。
(2)你能从读中体会诗的意思吗?很浅显,同桌间交流下。
(3)汇报,师相机纠正。
(4)在评议中随机体会“立”巧妙用法。
①你认为哪个字最好,为什么?师强调“立”字的用法,使诗句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蜻蜓的可爱。
②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落、停、站……)③蜻蜓立在了小荷之上,你能想象一下它们会交流什么吗?(谢谢你,看到你真高兴,我等你好久了……)(7)谁能把后两句读一下。
读出高兴、欣喜等语气。
4.齐读全诗。
作者把泉水,大树,荷花和蜻蜓编织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并表达了他对夏日池塘边美景的喜爱,带着高兴,喜爱的语气,品读一下全诗。
四、赏读诗,内化意境。
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2.个别读。
3.同桌互读,背诵读。
4.想象读:你觉得在这个池塘边还会有哪些景色?(小草、小鱼、小鸟……)这么多景色作者只抓住了四种,却把整个夏天的美景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值得我们学习。
在你脑海里能想象着更多的美景读一读吗?要读出你对景色的喜爱之情,你试试。
5.全班齐读(情感共鸣)五、指导书写。
六、教师总结涓涓细流,浓密的树阴,小巧的荷叶,顽皮的蜻蜓,让这宁静,优美的小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情画意令人陶醉,不仅这些,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美,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享受美吧。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小池》公开课教案(三)一、看图激趣,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课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