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适应社会完善自我(A)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适应社会与完善自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了解社会适应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适应社会需要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期待、做情绪的主人,懂得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过程与方法:采用“现场采访”、典型事例分析等教学形式,领悟适应社会与完善自我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自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总结《实践与探究(三)》小组活动的成果。
2.教师准备:收集在困境中适应社会、,完善自我的人物事例及视频。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在上一框的教学中,我们知道了只有全面了解社会和自我,不断提高自主自立的能力,才能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
因为在社会中既存在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各种挑战。
许多人在社会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成功,也有人在社会中未能实现自身价值,有极个别人甚至被社会所淘汰。
那么,如何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探讨的话题。
在新课教学前,我想让同学们一起来回顾一个曾经震动全国的案件——马家爵杀人案。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人们开始探讨为什么一个大学生最终会犯下如此惨绝人寰的罪行,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马家爵的蜕变轨迹。
【多媒体显示】马家爵杀人案。
故事简介:从小学到高中,马家爵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初中参加数学竞赛还获得全国二等奖,在那个较为封闭落后的山村,马家爵是那里的焦点人物,习惯受到别人的赞许。
然而,云南大学不是马村小学,在精英云集的大学校园里,开学时雄心勃勃的马家爵很快发现自己的平凡。
他的高考成绩在班上所处的位置是中等偏下。
一段时间,他十分认真刻苦,想在学习上有所作为。
尽管刻苦努力,但每次英语考试都只是60多分的水平。
学习上无法出彩,马家爵试图在其他方面有所突破。
大一新生学生会改选,马家爵参选,首轮就遭淘汰。
他也试图在人群中做个活跃分子,但蹩脚的表达,使得他的交际圈小得可怜。
高中与大学生活的极大落差,使得马家爵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他开始逃课,通宵上网,对学习的目标,已变成“为拿毕业文凭”,曾经的追求和激情,在时光中一点点消失。
因为贫穷,马家爵内心本来就自卑,再加上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他开始对周围人的态度越来越敏感,他时时都感受到来自旁人的歧视。
就是这种受歧视感,最终导致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师:马家爵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过度的自卑感使他的心理发生了严重的扭曲,最终导致了他走向犯罪。
师:他产生自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高中的优秀与大学的平凡产生的反差,还有家境的贫寒使他感到自卑。
师: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原本的优势不再存在。
……但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困境是不是只有马家爵遇到过?生:略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同学们课前收集的事例。
(学生分析课前收集的案例:略)师: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困境。
有的人在困境面前以积极的心态完善自我、适应社会。
而有的人,如马家爵就没有摆正心态,积极改变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反而选择了逃避和憎恨,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心理扭曲,走上了犯罪道路。
师:只有具备了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
是否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适应社会与完善自我也是相辅相成的。
要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着重讨论如何适应社会,完善自我。
【多媒体显示框题】第二框适应社会完善自我(板书)师:在不久前上实践与探究(三)一课时,同学们利用假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可谓有“乐”也有“苦”。
下面就让我来采访几位同学。
【课堂活动】现场采访A同学。
师:在你们组的这次活动中,你被推选为最佳组员,可以跟大家说说你承担的是什么工作吗?A同学:我们组这次去一所辅读学校进行参观采访,本来我是想要担任采访工作的,因为我非常喜欢记者这项工作。
但是大家觉得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另一位同学好,所以组长没有把这项任务交给我,后来我争取到了活动小报的编辑工作。
师:没有得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有没有影响到你的情绪?生:开始确实感到有些沮丧。
但是既然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我也能够理解。
虽然担任小报的编辑属于幕后工作,我仍然可以做得很出色。
师:的确,在你的努力下,你们小组的活动小报是全班最精美的,能否跟大家谈谈你是如何设计和制作活动小报的?生:为了使小报更精美,我把小报中的照片进行电脑处理,看上去更清晰、美观。
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我还特意请我们的语文课代表进行了修改。
最后拜托妈妈用专业设备打印,使得小报的色彩非常鲜艳,字迹清晰。
师:你这次当选为最佳组员,可以跟大家谈谈本次活动的感想吗?生:虽然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许多不如意,但我们一定要积极面对,如果放弃,那么就连一丝一毫的机会都没有了;而如果努力尝试着去做,就有可能会成功。
师:说得非常好。
在这次活动中,A同学令我最钦佩的就是她的积极生活态度。
在活动中,虽然她想成为记者的愿望由于自身条件比不上别人,并没有实现,但她并没有沮丧,而是调整了自己的目标,争取到了小报编辑的工作。
在工作中她开动脑筋,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把活动小报做得非常专业,为小组活动锦上添花。
可见,在适应社会、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积极的自我期待。
1.积极的自我期待(板书)师:自我期待就要确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激励。
有积极的自我期待的人,会确定明确合理的目标,并激励自己努力实现目标。
师: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人物。
【多媒体显示】明星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施瓦辛格在自传小说中说:"我知道我是一个赢者,我知道我一定要做伟大的事情。
"阿诺德·施瓦辛格不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他有着鸿鹄之志。
在健美界频频夺冠时,他便被人邀请去拍几部电影,虽然并不是很成功,人们看中的也只不过是他的肌肉。
然而他却不这么想,虽然不能成为英俊小生,但别人也成为不了像他那样的动作硬汉。
于是阿诺开始真正放弃健美事业,全身心投入电影事业。
他并非专业演员出生,于是他开始进修表演、对话和纠正口音这三门课。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成为了好莱坞一流的动作明星。
不过施瓦辛格并不满足于电影上的成功,于是他开始广泛参与公益事业等社会活动。
1990年他被布什总统任命为国家健康顾问委员会主席。
1991年布什总统为他颁发了“国民领袖奖”,表彰他在公益事业以及青少年培养上作出的巨大贡献。
然而这并不是施瓦辛格努力的终点,他总是在自己成功之后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经过了艰苦卓绝的竞选,2003年施瓦辛格打败134名竞争者就任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第38任州长。
师:从健美冠军到电影明星再到美国州长,是什么造就了施瓦辛格一个又一个成功?生:略师:施瓦辛格总是对别人说“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实现”。
就是在对自己不断提出更高目标的过程中,他努力完善自我,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实现了人生的一次又一次跨越。
【多媒体显示】(1)要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争取实现自己的目标。
(2)受条件限制,目标不能实现的时候,要适时调整,提出新的自我期待,确定新的努力目标。
【课堂活动】现场采访B同学。
师:作为第二组的组长,听说在本次活动后,你们组的组员给你起了一个绰号叫“爆龙”,是吗?为什么呢?B同学:因为我的脾气不好,有时会大吼大叫。
师:请第二组的组员们说说,他为了什么事对你们发脾气?生:我们组开展的活动是卢湾区革命遗址寻访活动。
在活动一开始就为走访路线产生了分歧。
大家都觉得他设计的路线并不合理,于是向他提出了意见,他便发脾气。
师:这对于你们的活动有什么影响吗?生:当时就让我们内心很不服气,这影响了我们后面的合作。
后来矛盾越来越大,有些人要往东走,有些人要往西走,小组寻访活动几乎无法进行。
师:下面我们请组长来介绍当时的情况。
生:活动刚开始,当我提出活动路线时,他们就有很多意见,其实我设计的路线自有我的考虑,但他们还没有理解我的意图就开始提出很多不同的意见,当时我很生气,我觉得我设计的路线是正确的,他们这样对我是对我的不认可,于是就冲他们发火了。
师:冲动的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恰恰相反,只会伤害组员之间的感情,影响了小组的合作,你说对吗?据我所知你们小组最终还是完成了既定任务。
下面我想问问组员,你们最终为什么没有分道扬镳呢?生:开始大家都很激动,提出要分开行动。
然而这次他却心平气和地让我们每个人把自己设想的路线和理由都说出来。
最终他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大家觉得都能够接受,于是活动得以继续进行。
师:请组长谈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呢?B同学:我想再争吵下去,这次活动的任务就无法完成。
所以我决定先坐下来好好向他们解释我的想法,同时也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在交流后,他们基本认同了我的看法,我感到他们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于是就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获得了大家的支持。
师:经历了这次的活动,你有什么感悟呢?B同学:沟通和交流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冲动的情绪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师:说得真好。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人类的基本情绪有四种: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人有情绪的变化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情绪变化无常或过度,就会造成伤害。
这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身心健康,更糟糕的是它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甚至伤害到别人的感情。
所以,我们要适应社会,完善自我,实现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就要善于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2.做情绪的主人(板书)师:完善自我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善于主动调整自己的情绪。
在我们过分激动的时候,我们怎么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讨论、交流】(略)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教材上“成长提示”——“如何平息自己的愤怒”也提供了我们一些制怒的方法,同学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借鉴。
【学生活动】现场采访C同学。
师:在这次活动中你们小组好像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作为组长请为全班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活动经过好吗?C同学:是的。
我们这次组织的活动是参加社会服务队活动。
我们的设想是到社区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
可是我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由于没有事先联系,到达敬老院后,被告知敬老院有活动而不能接待我们。
于是我们又去了社区居委会,想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我们服务的,结果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忙工作,也没空接待我们。
师:这个时候全组同学的情绪如何?C同学:非常低落。
他们走了一天非常累,可是什么事也没有干成。
这时有的同学开始抱怨,为什么不事先联系好再行动。
师:这时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C同学:当时我也感觉很累,但是却觉得不能放弃。
没有事先联系好,确实是我的错,我决定再去试试。
后来我打听到了一位孤老的住址,我们就上门去为孤老打扫了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