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 开国大典(第2课时)

7 开国大典(第2课时)

点灯笼、放礼花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 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 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这一句是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 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 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 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 岁!”“同志们万岁!”
你能仿照原文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
蚂蚁搬家, 表明 天快下雨了。 天空出现彩虹,表明 不久前下过雨。
点礼炮 升国旗的时候,礼炮也响了起来,这个时候
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 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人们十分庄严、激动、热烈的心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
参加人员: 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
体代表、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 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课文的第4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群众从四 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 其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找出来, 读一读。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围,烘托事物。 如课文第12自然段。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 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夸张,既表达了人 民群众对于子弟兵无比 信赖与热爱的思想感情, 也说明了人们欢快、激 动的心情。
这一句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表达了 什么?
阅兵结束后又举行了哪些活动?大家又是 怎样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的?
此时万分激动和
兴奋的心情。
快速读课文第5-14自然段,理解“大典中” 的情况。找一找大典中都有哪些项目?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升国旗,奏国歌,点礼炮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阅兵仪式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
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
大典前——盛况空前,隆重庄严

国 大
大典中

宣布成立 升旗鸣炮 宣读公告 阅兵仪式
游行浩荡
声势浩大
大典后——光明充满北京城
[十大元帅] 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
衔的十位军事家,分别是:朱德、彭德怀、 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 前、聂荣臻、叶剑英。
7 开国大典
盛况空前 豪情冲天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多么令人激动!今天我们 一起走进课文,重温那热闹、庄严、振奋人心 的场面吧!
快速读课文第1-4自然段,理解“大典 前”的情况。大会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举行?参加的人员有哪些?
时 间:1949年10月1日。 地 点: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
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
一齐投向主席台。
“一齐投向”
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群众对领 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宣布成立
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后,典礼开始了,他 说了什么使全场的人都欢呼了起来?
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振奋人心,开启新篇章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
2.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 话的意思。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 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 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如果你在天安门广场看升国 旗,你会想些什么?试着说一说。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 的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诞生的 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的 领袖风采。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 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 以下问题。 1.开国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哪里? 2.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的意思。
1.开国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哪里?
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成员多, 到会群众范围广;来得早;人数多;热 情高;秩序好……
主席、人民同欢
这句话一方面说明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 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 伟大形象。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 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 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举国同庆,游行庆生
你知道“红流”指的是 什么?“光明”在这里有几 层含义?
这句话运用了借喻、双关。“红流”是 人们带着灯笼火把形成的人流;“光明”有 两重含义:一是指当时人们举着灯笼火把照 亮整个北京城;二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以后前途一片光明。
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
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说明这宣告 对人民的意义 非同一般。
表明了毛主席的宣 告声音传播之广,产生 的反响巨大。
升国旗
宣告完后开始升国旗,五星红旗的升起来了,
表明了什么?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
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旗
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 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 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 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 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人民急切、激动、 兴奋的心情。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人的的海海洋洋, 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夸张和比喻
这一句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人们
阅兵 文中对阅兵式的哪些兵种进行了具体描写?
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 文中运用场面描写向我们介绍了“海军、步
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这些兵种。 不仅能感受到人民军队的威风凛凛、纪律
严明,也有人民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本文写作特点注重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对这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
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作用:可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氛
宣读公告
仔细阅读课文第10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 当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时,广场上的人们会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
因为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 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 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所以当听到选举了 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