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管工作流程

顶管工作流程

非开挖型管道(顶管)管理办法
一、具体实施方案
1、规划和勘查设计阶段:
设计单位组织充足的人员对需建设的管道路由进行详细的勘查,编写详尽的勘查报告,对路面的情况、相关的参照物、交叉的相关管线资源、施工的重点难点、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工程注意事项、工程风险对应措施等内容需有详细描述,并在设计图中体现;设计单位务必获取其他管道单位的详细竣工图纸和信息。

设计单位应在提交的设计中包含以下图纸:
市政规划部门的规划图纸
顶管出入口坑照片。

顶管轨迹剖面图
顶管路由断面图
顶管作业基坑定点图
2、前期准备阶段:
(1)顶管施工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进行路由复勘工作。

(2)路由复勘要求现场全面核查涉及各通信运营商、电力、天然气、煤气、供水、市政、国防通信等相关单位的管线情况,并用导向探测仪进行探测后现场标明路由走向及深度。

(3)路由复勘时,发现路由走向不明的要求通知涉及各通信运营商、电力、天然气、煤气、供水、市政、国防通信等相关单位进行确认。

(4)根据复勘结果,施工单位做出顶管施工方案及流程,方案中要求具备现场勘察路由情况图、施工开工和完工时间、项目经理、顶管设备型号、测试仪器型号、安全工作承诺书、施工人员及安全管理员联系人和电话号码,安全应急预案措施及流程等。

(5)路由复勘示范图:
3、施工进场阶段:
(1)路由复勘及方案审批后,施工单位向顶管路由涉及到的涉及各通信运营商、电力、天然气、煤气、供水、市政、国防通信等相关
单位发《工作联系函(管道)》(见附件1),知会其他相关单位维护人员,做好相关安全措施之后,设备方可进入施工现场,进行设备固定及器材装卸工作。

(2)施工人员按照工程规范进行基坑开挖,不得随意更改出入口坑的位置。

(3)顶管设备操作现场要求做好安全隔离带、安全警示标示牌,涉及机动车道要求做好交通行驶标示牌,夜间在施工区域悬挂安全警示灯。

电力电缆附近施工作业,作好电力保护措施,保障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电力电缆运行安全。

(4)出钻口位置要求做好安全隔离带、安全警示标示牌和道路交通指示牌,夜间进行顶管操作的要求悬挂安全警示灯。

(5)施工人员要求穿反光警示衣和防滑绝缘胶鞋。

(6)安全工作做好之后方可开启设备。

4、施工阶段:
施工进场:
(1)路由复勘及方案审批后,设备方可进入施工现场,进行设备固定及器材装卸工作。

(2)工作坑及装配式后背墙的施工允许偏差(mm)
注:1.H为装配式后背墙的高度(mm);
2.L为装配式后背墙的长度(mm)。

(3)设备操作现场要求做好安全隔离带、安全警示标示牌,涉及机动车道要求做好交通行驶标示牌,夜间进行顶管操作的要求悬挂安全警示灯。

(4)出钻口位置要求做好安全隔离带、安全警示标示牌和道路交通指示牌,夜间进行顶管操作的要求悬挂安全警示灯。

(5)施工人员要求穿反光警示衣和防滑绝缘胶鞋。

(6)安全工作做好之后方可开启设备。

设备施工流程:
(1)顶管施工时,首先需要检查探头和导向探测仪是否正常,测试数据精确无误。

(2)顶管施工中的测量,应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处。

(3)采用起重设备下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正式作业前应试吊,吊离地面10cm左右时,检查重物捆扎情况和制动性能,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
B.下管时工作坑内严禁站人,当管节距导轨小于50cm时,操作人员方可近前工作;
C.严禁超负荷吊装。

(4)设备操作人员和导向探测人员要求经过专业考核有操作证方可进行操作。

(5)设备现场操作人员和导向探测人员要求无饮酒和疲劳进行设备运转操作。

(6)检查设备器材是否安装牢固,水压罐水位是否充足。

(7)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8)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为:
A.轴线位置:3mm
B.顶面高程:0~+3mm
C.两轨内距:±2mm
(9)设备现场操作人员和导向探测人员要求佩戴对讲机,进行现场交流。

(10)安装后的导轨应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并应经常检查校核。

(11)设备现场操作人员发现有异常现象,要求马上停止设备运转,并与导向探测人员进行再次核查,确认后方可进行再次设备运转操作。

(12)管道扩孔要求设备运转操作正常,扩孔器连接是否到位,固定是否牢固。

(13)设备钻孔和扩孔时排水要求排放至就近下水道,排水中
要求做好过滤,严禁将淤泥直接灌入下水道,导致下水道堵塞。

(14)顶管穿越铁路或公路时,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并应符合铁路或公路有关技术安全规定。

(15)管道顶进应连续作业。

管道顶进过程中,遇下列情况时,应暂停顶进,并应及时处理;
A.工具管前方遇到障碍;
B.后背墙变形严重;
C.顶铁发生扭曲现象;
D.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
E.顶力超过管端的允许顶力;
F.油泵、油路发生异常现象;
G.接缝中漏泥浆。

(16)工具管开始顶进5~10m的范围内,允许偏差应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

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采取措施纠正。

(17)PE管焊接时要求管口平整,焊接牢固。

(18)管道两端露在工作坑中的长度不得小于0.5m,且不得有接口;
(19)管道顶进过程中,工具管的中心和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采用手工掘进时,工具管进入土层过程中,每顶进30c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c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纠偏时应增加测量次数;
B.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轴线位置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相对高差;
C.测量记录应完整、清晰。

(20)3孔以上PE管回拉时要求每15-20米进行绑扎,绑扎用3.0铁丝,保证PE管的顺直。

(21)工程完成PE管后,现场做好安全保护措施,方可将设备撤离现场。

(22)顶管施工流程示意图:
四、监理单位控制措施
1、设计单位出版设计图纸后,监理单位及时地对设计图纸进行预审,并参加设计图纸会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提高设计图纸指导施工。

2、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路由复勘工作,施工单位提交路由复勘图至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审核。

3、监理单位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顶管施工组织方案》,出具顶管施工组织方案审核意见表(见附件2)。

4、施工进场前,监理单位向施工单位下发《监理安全生产通知书》(见附件3)和《顶管施工安全(交底)检查表》(见附件4)。

5、施工前,监理人员必须和顶管施工队、施工队安全员、导向员一起对顶管方案的路由进行再次确认。

监理人员要在现场控制施工必须向其他管线维护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确保其他管线维护人员亲自在安全交底表上签名确认。

6、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采取全程旁站监理工作方式;严格按照监理制度和流程指导工程施工,做好现场管理和签证工作,现场控制重点是导向探测人员是否按要求每隔5米探测钻头的深度及方向,确保与其他管线交越处的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对施工单位不按已批准的顶管方案施工的需勒令停工整改后方可继续施工。

7、施工时,如设计图纸不统一、或现场不能按图纸施工或遇到风险大时,应先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防止发生事故。

同时拍照记录并电话通知设计单位到现场查勘(补发监理联系单)。

设计变更图纸需提交工程主管审核,重走审批流程。

在修改的图纸未完成审批流程前,不得进行施工。

附件1:工作联系函
附件2:顶管方案报审表
附件3:监理安全生产通知书(范本)工程名称:项目编号:
备注: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可增加其他安全管理要求。

附件4:顶管施工安全(交底)检查表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日期:20年月日星期天气状况:□晴天□阴天□小雨□大雨
此表一式二份,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附件1:工作联系函(管道)
附件2:顶管施工组织方案报审表附件3:监理安全通知书(顶管)附件4:顶管施工安全检查表
附件5:顶管施工流程图
附件6: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