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用油画笔油画笔在油画绘制过程中发挥着最基本的功能。
得心应手的画笔,能给艺术家的工作带来情趣。
油画笔的选用取决于作画手法。
不同质地、形状、型号的画笔,其作用也有所不同。
(1)质地与作用鬃毛画笔:多为猪鬃,弹性强、结实、有强度。
着色时常会留下鬃毛印痕,能挑起浓稠的颜料。
可搓、擦、刷,一般不会出现笔毛粘在一起的现象。
多用于厚实的有笔触肌理的画法。
貂毛或獾毛画笔:属于高级油画笔,软硬适中,着色时较柔和、均匀,没有笔触痕迹,适于画面的细部刻画。
松鼠毛、猴子毛油画笔也属于软毛画笔。
牛毛和骆驼毛画笔:属于软毛油画笔,多用于罩色。
人造毛画笔:具有貂毛、獾毛等高级油画笔特性。
人造毛可制作出不同形状的画笔,这种笔既能柔和局部颜色,又能进行细部刻画。
但它不能放入水中浸泡,其毛在水中易变形。
①圆形画笔:最古老的一种油画笔。
它有一个钝的笔尖,可用来制造较圆润柔和的笔触;小号圆形油画笔可用来勾线,侧锋使用能出现大面积的模糊的色晕,也可用于点彩技法。
②平头画笔:扁身平头油画笔直到19世纪才出现。
用于制造宽阔、拖扫式的笔触;可用平头侧边画出粗糙的线条;转动笔身进行拖扫式用笔,可出现粗细不均的笔触。
③榛形画笔:扁身圆头,又叫“猫舌笔”。
兼有圆头、扁平两种画笔的特性,但难以控制。
在表现曲线状的笔触时,它是一种更优雅、更流畅的画笔。
④扇形画笔:属于新型特制油画笔,笔毛稀疏,呈扁平的扇状。
用于湿画法中的轻扫与刷,或柔化过于分明的轮廓。
喜欢薄画法的画家常使用这种画笔。
使用扇形笔揉色时,必须保持清洁否则会妨碍它的灵巧性。
(3)型号与作用画笔型号与用途的关系最为明确。
大型号画笔通常用于制作大笔触肌理和铺大色块,而小型号画笔通常用来画细线与色点。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画笔型号不统一,不同品牌、质地的同型号画笔差异很大。
并且型号的划分也不一样,有0~24号、0~12号、0~16号等。
鬃毛等硬质画笔大小型号齐全,貂毛等软质画笔一般没有大号笔,而扇形画笔(多为鬃毛或人造毛)没有小号的。
①板刷:特别适宜画大幅画,有时小板刷可替代大号画笔使用。
板刷另外一个作用是给干透的画面上光。
②油画滚子:用来铺开颜色和创造质感。
使用油画滚子从刚画过的地方轻轻滚过可以将笔触压平,并使颜色扩散开来,产生其它绘画工具难以达到的效果。
油画笔的选用与画家的作画习惯有很大关系。
现代画家常常只用一种笔型(多用平头笔),或仅用一只大号笔从头画到尾。
但专家们仍建议油画写生者拥有下列笔型(型号按0~24号区分):4号貂毛圆头笔1支 4号鬃毛平头笔1支6号人造毛圆头笔1支 6号獾毛平头笔2支6号鬃毛榛形笔1支 8号鬃毛平头笔3支12号鬃毛平头笔2支 14号鬃毛棒形笔1支20号鬃毛平头笔1支油画是怎样分类的一般意义上的油画分为三类:人物画、风景画和静物画。
(1)人物画是把生活中具体的人作为表现对象,揭示具体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社会生活风貌。
欧洲的宗教题材作品都是以人物为描绘对象。
圣母、基督等形象都来源于生活中的人物形象。
15世纪,油性颜料的兴起,使画家能够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人物皮肤和服饰的特质与光线和环境气氛的细微差别。
贝里尼、达·芬奇、拉斐尔、提香等绘画大师的人物画作品,其真实感如见其人。
17世纪的人物画,其形象更为自然、逼真、富有魅力。
18世纪人物画技法更为娴熟。
19世纪到20世纪,人物画的风格出现多样化。
人物画又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和军事画。
①肖像画包括头像、胸像、半身像、单人像、双人像和群体像等。
就性质而言,肖像画又分为纪念性人物肖像、盛装人物肖像、生活人物肖像、自画像等。
自画像是众多画家惯用的题材。
荷兰肖像画巨匠伦勃朗一生以肖像画作为自己艺术活动的主要目标,并且作了大约七十余幅自画像。
③风俗画是以表现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风俗画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最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
如法国米勒的《拾穗》、《晚钟》等。
③历史画主要表现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意义的事件,其中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现代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
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达维特的《马拉之死》。
④军事画是以表现战争为主题的作品。
如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布列达之降》。
(2)风景画作为一种独立体裁是17世纪荷兰画家始创的。
在此之前,景物的描写多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
油画风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以及现代象征性风景等几个阶段。
法国画家柯罗、库尔贝,俄国画家列维坦均是优秀的风景画家。
(3)静物画多取材于日常用具、花卉、水果、食品以及猎获物等。
画家以物写情,通过对静物的描绘反映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
最早可以归入静物画范畴的绘画出现于罗马的庞贝时期,而作为独立画种始于17世纪的荷兰画派。
艺术史上,对静画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画家有:卡拉瓦乔、柯尔内斯、夏尔丹、马奈、塞尚等。
油画通用内框尺寸用于绷装画布的内框本应根据画家构图的需要来定制,欧洲绘画大师的许多作品即如此。
大约17、18世纪、画布制造商和画商们为了市场交易的需要,编制了国际通用画框尺寸表,用于绘制商品油画。
现今许多画家使用标准画框只是为了方便,从事油画创作时仍然常常自行设计画框尺寸。
在通用内框尺寸中,人物、风景、海景的内框比例各不相同。
风景与海景画框要比人物画框扁长,这是为了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有些画家也常采用方形画框,如60×60cm,80×80cm等。
大陆画家更多采用欧洲通用画框尺寸。
欧洲、美国、日本、台湾通用画框尺寸如下:半油性底子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如何半油性底子又称半吸收性底子,这种底子通常是用乳剂涂料刷制,故又称乳剂底子或坦培拉底子。
有用动物胶、乳胶、干酪素胶或蛋黄为乳化剂的多种做法。
(1)使用动物胶的传统做法:用7∶100胶和水混合溶液刷一层胶底,干燥后用一份大白粉或石膏粉,加上等量的锌白,再加上等量的胶水溶液充分搅拌,然后加入熟亚麻仁油,其加入量是大白粉量的1/2至1/3。
这样调成的底涂料流动且又粘稠,在涂过胶的画布上涂刷一至三遍即可使用。
(2)使用乳胶的做法:用刮刀将现成的乳胶均匀地刮到绷紧的画布上,如果是兑水的乳液要多刷几遍。
待干后用砂纸轻轻打磨,再用丙烯颜料(多用白色)加松节油和少量调色油涂于画布。
或者在乳胶底层上用白油画色、立德粉、乳胶混合而成的底涂料涂或刮于画布上。
(3)干酪素胶底子:①干酪素胶液的调制:干酪素50克+温水125毫升+15克碳酸铵。
注意:先用温水搅拌干酪素,同时用极少量的水溶解碳酸铵,并把溶解的碳酸铵倒入搅拌中的干酪素液中。
待干酪素充分溶解之后再加入125毫升温水搅拌成浆糊状,然后,加入3克氯化钠(防腐),同样先用水溶解,再倒入胶液里搅匀。
②取合成干酪素胶液1份+水1~3份刷第一层胶底。
③待第一层干后,再刷涂料剂即成。
涂料剂的配制:1份大白粉+1份钛白或锌白粉+1份水+1份干酪素胶液,再取熟亚麻仁油半份滴入数滴氨水后震荡成乳状,然后使二者搅拌混合在一起即可使用。
(4)鸡蛋底子:在胶液中打入蛋黄或全蛋,然后慢慢滴入一些亚麻仁油,用搅拌法或震荡法形成“水包油”的粘稠乳液。
白粉与水预先调成浆状,再与含油乳液搅合一起(可加一些蜂蜜),在涂过稀胶的画底上涂二至三层即可。
胶液从前多用精制的骨胶或鳔胶,今天可以用乳胶、纤维素胶和107胶等。
目前国内美术商店出售的油画布,其性质多属于半吸油性画布。
半吸油性画布的特性介于胶底与油质底子之间。
为什么亚麻是油画布的首选材料16世纪以后,画布成了油画的主要依托材料,在众多的麻、棉织物中,纯亚麻布是最理想的优选画布。
(1)除合成纤维外,亚麻布是纺织品中最结实的一种。
其纤维强度高,不易撕裂或戳破,可任由调色刀在上面刮、压。
(2)由经纬线交叉编织而成的密实亚麻布,有着良好的着色性能。
(3)亚麻布是经亚麻捻成线织成的,表面不像化纤和棉布那样平滑,具有生动的凹凸纹理,画家常常利用亚麻布这一微妙有趣的材质美感。
(4)亚麻布与亚麻仁油取自同一植物,有着相同的化学特性,能相互支持。
(5)亚麻布有单线织(SW)和双线织(DW)之别,易于处理成不同厚度、不同粗细、不同纹理的多种规格。
粗纹理亚麻布适合用大笔、刮刀作画,是呈现大刀阔斧、酣畅淋漓笔意的理想画布。
中密度亚麻布平整,纹理均匀,最适宜写实风格中揉搓罩染的表现方法。
细纹理亚麻布多用小幅作品,适于细密绘画风格。
(6)在保存和修复方面,布面油画优于其它支承物上的油画,其中亚麻布居首位。
亚麻一般生长在阴冷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比利时和爱尔兰即是亚麻的主要产地。
成熟后的亚麻从根到叶完整地收割,让其腐烂,留下坚实的纤维,然后纺织成布。
由于纹理和厚实程度不同,出售的亚麻布从幅宽一米左右到三米多不等,特制品幅宽达四米多。
纯亚麻价格较高,因此有半亚麻和棉麻混纺等廉价品种。
由于棉和麻随湿度变化而涨缩,因此,混纺织品不适合做大幅画布。
制作油画肌理的材料与方法有哪些油画常借用肌理来充分表现物体的外在特征。
肌理能使画面产生可触摸的特殊艺术效果,是平涂着色难以达到的,它包括画布的纹理、粗糙的底子、笔触的变化、刀法的应用以及添加物的使用。
古代油画作品不乏利用肌理的典范,伦勃朗的肌理制作是其技法的一部分。
古典绘画大师多数运用自己调和的白色制作肌理,然后用透明画法一层一层地画上去。
现代画家通常利用大白粉调和乳胶在底子上做肌理或直接用白油画颜料制作肌理。
比如画家艾轩用白颜料调快干油(日本产的快干油,与白颜料调和使用24小时内干透),使用大号狼毫油画笔在画面需要的地方运用揉搓等表现方法铺设有蓬松感的肌理。
画家何多苓则用“Modeling”塑造软膏(具有可塑性强、易干等特点)来制作肌理,根据物象的质感变换笔意。
如何鉴定亚麻布的质量市场上出售的优质纯亚麻布价格较高。
价格也能体现亚麻布的质量。
廉价的亚麻布大都以麻絮织成,纤维较短。
个别商家把半亚麻布、棉麻布混同亚麻布出售,我们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加以区分。
(1)透光检看经纬线的粗细是否均匀。
如果经纬线过于均匀,可能是棉类织物。
(2)拉紧布纹检看编织的密实度。
(3)优质原色亚麻布呈棕色,有光泽感,吸水均匀。
麻质不好,被处理成柔顺纤维的亚麻布,吸水不均匀,弄湿后会变黑。
(4)外精纺亚麻布,表面毛绒越少越好。
(5)半亚麻布的纵横松紧度不同。
(6)扯一根线头,如果两端有弯曲和分叉现象,该线为棉线。
被扯断的亚麻线,两端应是平滑的,否则不纯。
(7)如把烧碱水涂于画布,那么亚麻会呈现棕黄色,棉布呈浅黄色。
如何防止绷装画布时画框走形画布绷好以后,画面不平、画框走样变形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内框本身质量不好,四角的接合不规范。
二是画布歪斜。
画布如果用手撕很容易走样变形,致使画布四边与内框四边不平行。
三是绷装画布时用力不均。
解决办法:如果是内框的问题,那就更换一个质量好的,或者在四角钉上大一点的直角三角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