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委员会:E傕制度黄梅县人民医院关于调整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员的通知各科室、眼科分院:因人事变动,经研究决定,对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现将调整后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主任:何峰常务副主任:宛鹏程副主任:喻为人汪义雄任弘委员:王玲周巍方梅英王斌石成虎白亮雷龙刘燕晴张昆胡胜先戴立东钱晓斌陈赟石李金余亚伟张广超叶林朋沈慧琴钱小娟黄佳林和临床合理使用行使监管和指导作用,并根据工作需要下设如下机构:一、药剂科:下设办公室、药库、门诊药房、住院药房、临床药学室、药品质量监察室、制剂室、ADR、MDR监测报告室主任:戴立东副主任:雷龙、法律法规、制度与职责落实教育宣传监督工作小组组长:喻为人成员:戴立东钱晓斌方梅英陈赟刘燕晴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对医院药品采购供应三、医院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制定工作小组组长:胡胜先成员:王玲戴立东张昆雷龙沈慧琴黄佳林四、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评估、督导工作小组组长:喻为人成员:钱晓斌戴立东陈赞石李金余亚伟五、用药风险分析、评估和不良反应、药害事件监测报告工作小组组长:宛鹏程成员:周巍戴立东石李金叶林朋张广超六、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监测、评价、督导工作小组组长:胡胜先成员:戴立东陈赞刘燕晴钱小娟石李金七、特殊管理药品安全应用监测、督导工作小组组长:汪义雄成员:白亮张广超方梅英雷龙钱晓斌八、药品遴选、新药申购、药品品种供应企业调整研究审核工作小组组长:宛鹏程成员:戴立东雷龙陈赞石李金张昆九、国家基本药物宣传教育、推广应用监督管理工作小组组长:宛鹏程成员:钱晓斌王斌雷龙方梅英陈赞附:黄梅县人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章程黄梅县人民医院2016 年3 月9 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架构图法律法规、制度与职责落实教育宣传监督工作小组 组长:喻为人 成员:戴立东 钱晓斌 方梅英 陈赟刘燕晴 特殊管理药品安全应用监测、督导工作小组 组长:汪义雄 成员:白 亮 张广超 方梅英 雷龙钱晓斌 药品遴选、新药申购、药品品种供应企业调整研究审核工作小组 组长:宛鹏程 成员:戴立东 雷龙陈赟石李金 张昆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主 常务 任:何峰F 副主任:宛鹏程副 主任: :喻为人 汪义雄 任弘胡胜先 戴立东 钱晓斌委 员: :王玲 周巍 方梅英陈赟 石李金 余亚伟张广超 王斌 石成虎白亮 叶林朋 沈慧琴钱小娟 黄佳林 雷龙刘燕晴 张昆>医院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制定工作小组 组长:胡胜先 成员:王 玲 戴立东 张 昆雷龙 沈慧琴 黄佳林 > 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评估、督导工作小组 组长:喻为人 成员:钱晓斌 戴立东 陈赟石李金 余亚伟 用药风险分析、评估和不良反应、药害事件监测报告工作小组 组长:宛鹏程 成员:周 巍戴立东石李金叶林朋 张广超 >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监测、评价、督导工作小组 组长:胡胜先 成员:戴立东 陈赟刘燕晴 钱小娟 石李金 药剂科 主任:戴立东 副主任:雷 龙国家基本药物宣传教育、推广应用监督管理工作小组>组长:宛鹏程成员:钱晓斌王斌雷龙方梅英陈赟附件:黄梅县人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章程黄梅县人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的精神,医院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
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指导本机构科学管理药品和合理用药。
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二条设立主任一名,由医院院长担任。
第三条设常务副主任一名,由分管药学副院长担任。
第四条设委员若干人,由医务科长和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行政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五条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成立后,其组成人员由院长审批签发聘书。
第三章职责和任务第六条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
并向全院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
第七条指导和监督临床合理用药,推广应用临床用药指南,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第八条审定本院药品申购计划,由主任委员签字生效,由药学科执行;根据本院医疗范围和专业设置,制(修)订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集。
第九条组织专业人员评价新老药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提出淘汰药品品种的建议。
第十条定期组织检查全院药品质量,重点检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贵重药品、国内外赠送药品及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支持临床药学及新药临床研究工作,指导和协助医院制剂的开发和应用。
第十二条组织医院药学学术活动。
第十三条及时调查本院医疗用药中的重大问题和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医疗事故,提出解决办法。
第十四条讨论和决定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计划,确定和调整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
第十五条药剂科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办公地点设在药剂科办公室。
第四章会议制度第十六条每季度或每半年召开一次药事管理委员会,遇重大问题由主任委员决定,适时召开。
第五章常设机构第十七条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药剂科负责。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章程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并从通过之日起执行。
第十九条本章程内容的修改和解释权归医院药事委员会。
药事管理工作制度1、为加强对医院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院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黄梅县人民医院药事管理规范。
药事管理是以医院药学为基础,以临床药学为核心,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本院药事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本院应设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和药剂科。
2、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监督、指导本院科学管理药品和合理用药。
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由行政管理、药学、临床医学和医院感染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药剂科负责。
3、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职责是:(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按照《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院有关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2)确定本院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3)审核本院拟购入药品或配制新制剂及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的申请;(4)制定本院新药引进规则,建立新药引进评审专家库,随机抽取组成评委,负责对新药引进的评审工作;(5)定期分析本院药物使用情况,组织评价本院所用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提出淘汰药品品种意见;(6)组织检查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7)组织药学教育、培训和监督、指导本院临床各科室合理用药。
(8)负责本院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工作和药品价格管理工作。
4、药剂科在院长和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本院药事管理,按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监督、管理本院临床用药和各项药学服务。
药剂科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药物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经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药剂科负责从合格的公司购进合格的药品。
其他科室不得从事药物配制或药品购售工作。
5、临床药学管理:临床药学工作应面向患者,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实行医药结合。
临床药师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建立重点患者药历,实施治疗药物监测,开展合理用药研究;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建立药学信息系统,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
其主要职责是:(1)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2)参与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3)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4)协助并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5)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6)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7)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
6、药剂科负责本院的药品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方可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处方调剂、调配工作。
7、对从事药品质量管理、检验、验收、养护、保管等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对患有传染病、皮肤病等可能污染药品的人员,应立即调离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
8、必须制定和执行保证药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药品购进管理;药品验收管理;药品储存管理;药品养护陈列管理;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特殊药品的购进、储存、保管和使用;有关人员培训;各项卫生管理等。
9、对保证药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实施情况定期检查和考核,并做好记录。
药剂科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或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采购药品,不得购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超范围生产和经营的药品,禁止从其他渠道采购药品。
医院采购药品时,必须审核供货单位的合法性,并索取以下资料:(1)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的复印件,企业GMP 或GSP 证书复印件;(2)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章的销售人员授权委托书;(3)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4)合法票据。
购进进口药品时,除应向供货单位索取上述资料外,还应索取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
10、药剂科购进药品,必须执行检查验收制度,逐批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
必须建立真实完整地药品购进验收记录,做到票、帐、物相符。
药品购进验收记录应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进日期及验收结论等内容。
购进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 年,但不得少于两年。
11、储存药品应设置与所使用药品相适应的药房、药库,并与生活区、诊疗区和治疗区分开,药房、药库的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应光洁、平整,门窗应严密。
12、药房、药库应配备保证药品质量的下列设施设备:(1)便于药品陈列摆放的设施设备;(2)保持药品与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的设施设备;(3)避光、通风设备;(4)检测和调节温、湿度设备;(5)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施;(6)防尘、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等设施。
13、储存药品,应当根据药品的质量要求,在常温、阴凉、冷藏和适宜的湿度条件下储存,防止药品污染、变质、失效。
其中常温为0 —30 C,阴凉为2 —20 C,冷藏为2 —10 C。
相对湿度保持在45% —75% 之间。
14、应做好药库和药房温、湿度的检测和管理。
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对药房、药库温、湿度进行记录。
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节并予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