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分析与对策
作者:孙成业孙贺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26期
摘要: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对此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民素质。
时代的进步,文化水平的发展,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在享受物质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隐患威胁着人们最看重的健康。
因此,国家针对这一问题在2007年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地也都严格执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文就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9(b)-0078-02
由于整体环境的改变,今天的大学生与过去大学生所面对的社会完全不同,压力不断增加,导师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身体健康情况不断下降。
除此之外,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所摄入的热量不断增加,大大影响了学生身体的亚健康情况。
标准的颁布不仅是高校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举措。
同时《标准》的实施也与“高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相一致。
因此,各大高校相继建立健康测试中心,对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检测与咨询,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激励学生进行身体锻炼,下文对其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1 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原因
1.1 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一,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标准》测试内容、方法及评价的意义认识不清,而且受到我国人口等因素的影响,每次测试都具有人员多、规模大的特征,且宣传力度不大,同时受体育教师对测试认识的不同及获取信息的不同步导致无法及时将信息传达出去,进而导致学生对其认识的不足,仅将其看作课外的一项简单任务,是为了毕业而不得不进行的工作,因此其所呈现的结果与真实相距较大。
第二,工作人员所掌握的工作方法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标准》测试人员都是从教师中抽调的,所掌握的工作方法与内容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而且面对众多的测试人员,一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些工作的,因此必然会在班级选择一些体育骨干帮助其工作,由于这些人都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对测试的仪器几乎
都是第一次使用,熟练程度较差,导致测试中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不仅会损坏仪器,同时导致测试的结果十分不准确,影响《标准》的实施。
第三,大学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从测试的情况来看,教师对评价较为重视,但对学生的反馈却一点也不重视,在完成测试后,老师将所有的数据上报,就算完成了所有的工作,这样的测试工作并没有发挥其本质意义,作用也并未发挥出来。
学生进行测试也是为了达标,而不是为了健身,对健康的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不生病等于健康,因此对锻炼不够重视,无法坚持下去。
1.2 客观因素的制约
1.2.1 高校课程设置科学性较差
从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比例较小,从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对其兴趣不高。
究其原因来看,在课程设置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尽量多课程设置,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切实发挥体育教学在国家教育中的作用。
1.2.2 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效果并不理想
当前,大多数大学并没有集体的体育锻炼,课后体育锻炼就更别提了,体育锻炼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这与《标准》要求的相距甚远,从其原因来看,除了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不足外,就是高校对体育活动的认识较差,同时国家并未出台任何的政策支持体育课外活动,导致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质量较差。
1.2.3 场地所采用的器材无法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的环境参差不齐,但为数不少的高校体育环境却都较为陈旧,设施较老,面积不大,体育馆年久失修,为学生创建的体育环境较差,而且部分体育场地还进行一定的费用收取,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室内的场馆较少,基本无法满足众多学生进行学习,而室外的体育场则要受到天气的影响,一旦天气不好就不能进行锻炼,这必然打击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2 解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问题的有效对策
2.1 加强测试全过程的监控
对学生体质情况的重视是十分重要的,其关键是通过测试来带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督促学校、教师、学生的日常锻炼活动,相关单位也尽量降低以命令的方式强硬要求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完成测试的要求。
尽量根据学生、教师、及院校的特殊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与监
督,认识到学生健康测试不仅是为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更加要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工作,对测试前、测试过程中与测试后的情况都要充分把握。
在正式测试之前必须要针对测试的内容及其知识、技能、方法等,向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体育运动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提升测试的能力。
在测试过程中,必须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改善测试的场地、环境与工作流程,使其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以良好的心态完成测试工作,提高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在完成测试后,要提升评价与干预的合理性,对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都要考虑充分,包括身高、体质等自身因素,不能过于依赖传统的评价标准,否则将有失公允,无法做到公平公正。
除此之外,也不能单单满足于将数据统计后上报给上级部门,而需要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体质较弱的学生。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积极性不容忽视,关键是如何正确发挥其积极意义,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测试让学生认识到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成绩是可以通过锻炼而提高的,认识到健康与学业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甚至于未来的生活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多数院校都采取了强制措施进体育锻炼,这只是学校体育锻炼的初期阶段,此时应当培养学生在完成社会角色转变后的健康管理与锻炼技能,这也是标准颁布的另一个重要意义。
2.2 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学生身体活动评价环节相联系
从世界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情况,每天完成一小时锻炼的人数少之又少,尤其在现代化发展高速的今天,很多孩子不再走出去进行体育锻炼,而是沉浸在电子设备中,因此,高校有必要将体质健康测试与学生的身体活动评价环节相联系,发挥其积极作用。
首先,让学生对运动有新的认识,包括运动的概念、种类及运动强度等,学生可以掌握不同的身体活动方式方法,意识到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与自身健康间的关系,从被动运动转为主动运动。
其次,将运动的信息提前告知学生与家长,给其充分准备的时间,这对学生达到规定的身体活动水平有积极意义,家长也可以督促其完成运动。
再次,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学生通过运动可以感受身体的变化,将这种体验与同学进行交流,也通过不同的测试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类型。
最后,提升学生自测水平,独立设定目标。
学生通过长期的监测,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掌握自身的身体变化,同时制定改变测,这对实现其预期的目标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实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改变先天体质的不足。
3 结语
综上所述,部分院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不足,影响《标准》的实施,对此,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增强领导意识,改变教师思想,提升学生认识,切实加强学校
体育教育的改革,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促进我国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曾志和.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6):109-112.
[2] 余代俊.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5(8):220.
[3] 吴延丰,李丽.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