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三年(2017~2019)高考政治主观题与知识考察范围归纳

近三年(2017~2019)高考政治主观题与知识考察范围归纳

2017·全国Ⅱ卷T39
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12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的职能
2017·全国Ⅲ卷T39(1)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分)
国际社会
文化生活
真题分布
设问方式
考点链接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题目类型认识说明类
2019·全国Ⅱ卷T40(1)
以其美多吉为代表的雪线邮路劳动者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的道理,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加以说明。
社会历史主体
2019·全国Ⅲ卷T39
(1)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在脱贫致富实践中兰考县委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2018·全国Ⅲ卷T39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12分)
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的职能
2017·全国Ⅰ卷T39
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12分)
全国人大及其职权、公民的义务、宪法的权威、“一国两制”等
(3)班级学习园地“如何学习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栏目征稿,请列举两个写作要点。
(1)唯物史观
(3)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创新意识等
2018·全国Ⅰ卷T40
(1)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0分)
(3)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6分)
2017·全国Ⅲ卷T39(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10分)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践行核心价值观
2019·全国Ⅱ卷T40(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请写出其中两种精神的名称。
民族精神
2019·全国Ⅲ卷T39(2)
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中华民族精神作用
2018·全国Ⅰ卷T40
企业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
2019·全国Ⅲ卷T38(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公司为何在中国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
企业经营、新发展理念
2018·全国Ⅰ卷T38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14分)
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2018·全国Ⅱ卷T38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4分)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10分)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018·全国Ⅱ卷T40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10分)
文化自信
2018·全国Ⅲ卷T40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10分)
(1)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10分)
(3)班级拟举办学习甘祖昌精神演讲会。请围绕“青春、奋斗”的主题列出演讲提纲的三个要点。(6分)
价值观的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017·全国Ⅰ卷T40(2)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2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改革的性质和作用、创新意识
2018·全国Ⅱ卷T40
(1)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2分)
(3)班级举行“学习袁隆平,放飞青春梦想”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4分)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创新、人生价值
2018·全国Ⅲ卷T40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017·全国Ⅱ卷T40(1)
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12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2017·全国Ⅱ卷T40(3)
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请围绕主题提出两个观点。(4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方略的。
不同政治生活主体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表现
2018·全国Ⅰ卷T39
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12分)
党的领导、人大制度、依法治国
2018·全国Ⅱ卷T39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2分)
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14分)
供给与需求、产品质量、品牌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政治生活
真题分布
设问方式
考点链接
2019·全国Ⅰ卷T39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9·全国Ⅱ卷T39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是贯彻落实上述六项基本原则的结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任选其中三项原则,分别阐述坚持这些原则的理由。
党的地位、坚持党的领导的作用、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政府的职能、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等
2019·全国Ⅲ卷T38(1)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10分)
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
2017·全国Ⅲ卷T38(2)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10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华文化
生活与哲学
真题分布
设问方式
考点链接
2019·全国Ⅰ卷T40(2)
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企业的经营
2017·全国Ⅱ卷T38(1)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8分)
价格变动的影响
2017·全国Ⅱ卷T38(2)
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政府宏观调控、企业生产经营
2017·全国Ⅲ卷T38(1)
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17·全国Ⅰ卷T40(1)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文化的作用、文化传播
2017·全国Ⅰ卷T40(3)
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育的功能
2017·全国Ⅱ卷T40(2)
2019·全国Ⅰ卷T40(1)
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传统文化作用
2019·全国Ⅰ卷T40(3)
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
2019·全国Ⅱ卷T40(2)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其美多吉先进事迹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爱岗敬业精神的启示。
(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10分)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018·全国Ⅲ卷T38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14分)
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7·全国Ⅰ卷T38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14分)
近三年(2017~2019)高考政治主观题与知识考察范围归纳
经济生活
真题分布
设问方式
考点链接
2019·全国Ⅰ卷T38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
考查税收、生产与消费、市场竞争、科技创新等等,属于影响类(意义类)经济主观题
2019·全国Ⅱ卷T38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该航运企业比港项目获得成功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