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水反应堆》PPT课件

《压水反应堆》PPT课件

• 压水堆压力容器布置非常紧凑,运行在很高的压力下,容器内布置着堆芯和若干其他内部构件。 压力容器带有偶数个(4~8)出入口管嘴,整个容器重量由出口管嘴下部钢衬与混凝土基座(兼作屏 蔽层)支承,可移动的上封头用螺栓与筒体固定,由两道“O”形密封圈密封,上封头有几十个贯穿
件,用于布置控制棒驱动机构、堆内热偶出口和排气口。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8
• 堆芯是反应堆的核心部分,是放置核燃料,实现持续的受控链式反应,从而成为不断释放出大量 能量,并将核能转化为热能的场所。它相当于常规电厂中释放出大量热量的锅炉。此外,堆芯又 是强放射源,因此,堆芯结构设计是反应堆本体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 压水堆堆芯由核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固体可燃毒物组件、阻力塞组件以及中子源组件等组成 ,并由上、下栅格板及堆芯围板包围起来后,依靠吊篮定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冷却剂进出口管
时的中子增殖状况。中子源有初级中子源和次级中子源两种;初级中子源提供首次装料后 反应堆启动所需的源强,次级中子源在反应堆运行中被活化而成为中子源,此后为反应堆 启动提供中子源。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感谢下 载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2
• 典型的燃料管理方案(大亚湾157个组件)
为使堆芯的释热比较均匀,初始堆芯采用三种不同富集度的 燃料分区布置。富集度最高的燃料装在堆芯的外围,称为3 区,另外两种较低富集度的燃料以国际象棋棋盘的方式布置 在堆芯内区,称为1区和2区。各区所装燃料的富集度及组件 数如下: 1区:53个燃料组件,富集度为1.8%; 2区:52个燃料组件,富集度为2.4%; 3区:52个燃料组件,富集度为3.1%。
可燃毒物棒用于第一燃料周期,目的是补偿堆芯的部分后备反应性,使堆冷却剂中的含硼浓度 可以减少到使慢化剂温度系数为负值,保证反应堆具有固有安全性。可燃毒物棒的总数为896根 。在第一次换料时全部卸出。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6
• 中子源 中子源棒束组件用于在临界增殖之前就产生一个可测量的中子通量,以便监测接近临界
的下方。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9
• 反应堆堆芯位于压力容 器内低于进出口管嘴处 ,由157~193(相应于900 ~1200MWe)个几何上和机 械上都完全相同的燃料 组件构成(大亚湾157个) 。燃料组件不设元件盒 ,冷却剂可以发生径向 交混。堆芯周围由围板 束紧,围板固定在吊篮 上。吊篮外固定着热屏 ,用以减少压力容器可 能遭受的中子辐照。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3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4
• 换料方式及特点
采用分区倒料与棋盘式相结合的换料方式。即每次换料 时将三分之一堆芯新燃料组件(富集度为3.2%)放在堆芯四 周(也即外区),将内区燃耗较深的(即富集度为1.8%)三分 之一燃料组件取出,而将外区的燃料组件(富集度2.4%和3. 1%)移向内区。
由于倒换到内区的燃料组件已经在外区使用过,缩小了 新旧燃料组件之间富集度的差别,因此有较高的燃耗深度和 较低的功率峰因子。
核反应堆的这种装卸料方式构成了它所特有的运行和控
制的复杂性,在一炉燃料的运行周期之初,核燃料所具有的
产生裂变反应的潜力(称为后备反应性)很大,而新堆初始装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 燃料组件由燃料棒、下管座、上管座、控制棒、导向管、定位格架、压紧弹簧等几个部件组成。 • 元件棒一般按14×14、15×15、17×17方式排列成正方形栅格,每个组件设有16~24根控制棒导
向管,燃料组件中心设有一根堆内通量测量管。其中约三分之一燃料组件的控制棒导管内,布置 有控制棒组件。控制棒组件可以从上部插入堆芯实现停堆。组件中心的仪表管允许从压力容器底 部将堆内通量测量探头伸入组件内任意高度。凡不布置控制棒、可燃毒物棒或中子源棒的燃料组 件,均有节流组件安插在导管上端以减少冷却剂旁流。 • 堆芯支承结构由上部支承结构和下部支承结构(及吊篮)组成。吊篮以悬挂方式支撑在压力容器上
15
料的后备反应性就更大,必须妥善地加以控制。
• 反பைடு நூலகம்性控制:控制棒+硼酸+可燃毒物
通过在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为水中加硼酸的方式可以控制部分后备反应性,在运行中还可以通 过调节硼浓度来补偿反应性的慢效应变化
为了补偿由于负荷、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反应性的较快变化,以及提供反应堆的停堆能力,控制棒 组件是不可缺少的。棒束控制组件用于反应性控制,棒束控制组件又分为功率控制组件,平均温 度控制组件和停堆组件。反应堆紧急停堆时,控制棒组件依靠重力落入堆芯。
第三章 压水反应堆
王建军 2020/11/28
3.1 压水反应堆结构概述
压水堆
反应堆中冷却剂采用高压水的反应堆 反应堆堆芯内可能存在沸腾(最新设计) 是世界范围内最主流的反应堆堆芯(60%)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堆芯设计基本要求
堆芯功率分布应尽可能均匀,以提高功率输出 尽量减少堆芯内不必要的中子吸收材料 有最佳的冷却剂流量分配和最小流动阻力 有较长的堆芯设计寿命,以适当减少换料次数 堆芯结构紧凑,换料操作简单方便
部支承凸缘上。吊篮与压力容器之间形成环形腔称为下降段。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1
• 冷却剂流向以及堆芯冷却剂流量分配:
主要部分用于冷却燃料元件,另一部分 旁流冷却控制棒和吊篮以及冷却上腔室和上 封头,这非常重要,它用于冷却控制棒导管 区和上封头,使该处水温接近冷却剂入口温 度,防止上封头汽化。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3
压水堆动力装置基本配置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4
上封头



堆芯吊篮


本 上隔板 体 堆芯
结 围板
构 下隔板
堆芯支撑部02件:15
下封头
控制棒驱动机构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压力容器
5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6
02:1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7
• 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放置堆芯和堆内构件,防止放射性外泄的高压设备。它的完整性直接关系到反 应堆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而且它在高温、高压、强辐照的条件下长期工作,它的尺寸大,重 量重,加工制造精度要求高。因此是压水堆的关键设备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