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报告组长:刘莲子 1410630423 问卷设计、报告撰写、报告展示组员:李瑞玲 1410630424 问卷审查、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李彦莹 1410630421 发放问卷、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王骞笛 1410630422 发放问卷、报告撰写、ppt制作杨倩 1410630418 发放问卷、报告撰写王洪越 1410630420 发放问卷、报告撰写一、摘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加强公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其中健康素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大学生的健康素养认知与行为情况,分析相关因素,从而为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二、调查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关于健康的话题如潮水般涌向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增强公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其中,健康素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于大学生来说,健康素养是指导其科学、理性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实践,培养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前提条件。

国内的健康素养调查相对国外起步较晚,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也较少,目前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对健康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生活技能和生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欠缺。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一方面,大学本身生活较为轻松自由,没有对体育成绩有严格的硬性要求,容易从心理上放松对体育锻炼的关注,另一方面,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使用使有些学生课余时间沉迷其中,造成视力下降,缺乏锻炼,甚至是三餐不规律,熬夜等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同时,初中高中普遍忙于学业,缺乏对一些健康知识甚至常识的涉猎和了解,大学也普遍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得培养良好的健康素养显得越来越重要,拥有良好的健康素养对于大学生在其未来的社会生活中的健康发展有着良好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为此开展此次针对在校大学生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

三、调查组织1、调查时间:2016年4月10日------5月20日2、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3、报告完成时间:2016年5月30日4、小组成员:刘莲子、李瑞玲、李彦莹、王骞笛、杨倩、王洪越此次调查的数据及相关资料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调查与研究方法1、抽样方法及样本点的确定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样本抽取涵盖全国各地以及少量海外留学在校大学生。

2、问卷的设计问卷由23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个人情况、健康状况、健康习惯与生活方式、健康知识和常识等相关问题。

(注:问卷附在调查报告最后)3、数据资料整理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调查结束后首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仔细的逻辑检查,随后对数据加以整理、编码,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软件技术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得到有效问卷记录为210个,有效率为95.4%,数据质量良好。

五、结果与分析(一)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健康状况的结果与分析1.调查对象健康的现状分析图1为利用spss软件制作的人口金字塔图。

显示了调查对象的年级分布情况和身体状况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此次调查多为大二和大三学生,共有97人和29人,且认为自己身体状况“很好”和“好”的人数居多,分别为59人和57人。

图中还可以得到另一个信息:大三大四学生的身体状况略好于大一大二学生,大一大二有选择“差”的学生,共6人,大三大四学生并没有选择这个选项,人数为0人。

因而,不难看出大学生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如下:1)总体上身体状况偏好。

由于目前家庭经济条件的提高和卫生环境的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较原来有所提高。

2)年龄偏长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偏好。

由于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丰富,对于自身的健康比较了解,身体状况偏好。

3)一些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了解过于片面。

认为自身没有重大疾病状况,就觉得自身健康状况“极好”,没有考虑到潜在的“亚健康”问题。

图1 大学生健康现状2.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分析表1和表2是利用spss制作多重响应变量集合并统计频率情况,由此反映出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多选)。

由此看出,除缺失一个值不计,听讲座有30人选择,占8.2%;选择“咨询医生”的有58人,占15.9%;选择“看展览”的有11人,占3.0%;选择“看卫生节目”的有62人,占17.0%;选择“书刊”的有72人,占19.8%;选择“家庭教育”和“其他”的人数分别为61人和70人,分别占16.8%和19.2%。

选择“其他”的人多为通过网络获取知识。

由调查可得:1)“书刊”是获取健康知识途径的领头羊。

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于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视。

各高校入学开展身体健康知识普及和发放身体素质健康有关书籍,使“书刊”成为获取的主要方式。

2)“网络”紧随其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手机客户端APP的普及,网络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通过网络可以对自身不适症状自查,管理自身健康。

3)“看展览”处于弱势。

进社区等看展“展览”的带有实践色彩形式不占主流。

一是因为时间问题,二是因为路途问题。

表1 个案摘要获取健康知识途径频率响应N 百分比个案百分比途径a听讲座30 8.2% 16.8%咨询医生58 15.9% 32.4%看展览11 3.0% 6.1%看卫生节目62 17.0% 34.6%书刊72 19.8% 40.2%家庭教育61 16.8% 34.1%其他70 19.2% 39.1%总计364 100.0% 203.4%表2 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统计3.大学生作息、生活习惯的比重分析图2是利用条形图,对大学生就寝时间进行统计。

可以看出10点到12点就寝的人数居多,占60.0%;其次是12点到2点和看心情,占大约18.0%。

其余10点前和2点后的人数最少。

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作息不规律,熬夜情况严重。

图2 大学生就寝时间分布图3是利用复式条形图来统计分析大学生锻炼情况,由此可以看出,男生锻炼频率比女生高,一天一次运动的男生人数占40.0%,而不怎么锻炼的女生人数大约占35.0%,一天一次的女生仅大约占15.0%,不怎么锻炼的男生仅大约占13.0%。

图3 大学生锻炼频率分布表3是利用交叉表来分析体检频率与身体素质关系,由此看出,一年体检一次,身体素质没有下降的人数占多数,为25人;从不体检,身体素质下降的人数占多数,为36人。

无缺失值。

不难看出,有规律的体检有助于监控身体情况,能够及时地改善身体素质。

多久健康体检合计半年一年三年从不身体素质是否下降否7 25 14 28 74 是17 40 13 36 106合计24 65 27 64 180表3 体检频率与身体素质关系交叉表(二)对日常生活常识认知度的结果与分析有人会问什么是常识?了解常识有什么用?简单地说常识就是很平常的知识,它不是特定的知识,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而且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常识,也就是普通的知识。

如今,很多的大学生在了解生活常识方面都不太重视,大学生是属于二十岁的年轻人,身体素质处于最好的年龄,对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日常生活常识的认识情况,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1.大学生对医疗常识的了解度分析表4为我们调查的大学生对医疗常识的了解度分析,分别对成年人正常体温范围、成年人正常脉搏此时、被猫犬抓伤后怎么办、以及对保质期的认识四个方面进行了了解。

从中可以看出,大同学们对体温范围,脉搏次数和保质期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而在被猫犬抓伤这一题有较为模糊的答案,大部分同学分不清是注射狂犬疫苗还是肥皂清洗后再注射狂犬疫苗,这表明仍然有同学对医疗常识的认知存在误区。

所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知道医疗常识的人占5%,大部分同学有正确的医疗常识观念,少部分同学的医疗常识是错误的。

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计数计数计数计数成年人正常体温范围?35-36°4 135 536-37°21 69 21 1737-38°2 113 3 不知道04 0 2成年人正常脉搏次数每分钟30-502 9 1 0每分钟60-10022 73 24 21每分钟100-122 6 1 3不知道 1 9 3 3猫抓伤后您会?立刻去注射狂犬病疫苗 6 43 11 10 立刻用肥皂和水清理伤口,并尽快注射疫苗17 42 13 13 用水冲洗即可 2 8 3 1 民间土方处理 1 2 0 1 不知道 1 2 2 2保质期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过了保质期看起来没坏可以吃1 10 1 1 不吃25 84 28 23 过了保质期热一热还吃02 0 2 不知道 1 1 0 1表4 关于体温、脉搏、狂犬疫苗、保质期常识分析结合之前的调查分析可知,大学生不知道医疗常识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没必要学习医学基本知识。

大学生获取常识的途径主要是书刊和家庭教育,我们认为,常识不需要特殊专业的学习,但需要每个人都对其有正确的了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不止以上调查的这些,普及这些医学基本知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很多人的身心健康都很重要。

有家媒体曾经报道,北京市有50%的中学生血压偏高,高血压的危害很大,可以引起很多脏器的病变,我们应该在学生中普及高血压、体温、脉搏等的常识和异常状况,这对我国下一代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2.对健康生活的态度分析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例如下:戒烟限酒占到了80.6%,平衡膳食88.3%,与人和睦相处76.7%,多吃营养品32.8%,控制体重62.2%,多吃多睡的占到21.1%,经常运动的占84.4%,不知道的占3%。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健康生活的认识较为全面,大家都对健康生活有一个很好的态度,至于现实生活中是否实行这还有待研究,比重较小的是多吃多睡,这是一个错误选项,这也反映了大学生这个群体对健康生活认识的差异性。

$保持健康频率响应个案百分比N 百分比保持途径a戒烟限酒145 17.9% 80.6%平衡膳食159 19.7% 88.3%与人和睦相处138 17.1% 76.7%多吃保健品,营养59 7.3% 32.8%品控制体重112 13.8% 62.2%多吃多睡38 4.7% 21.1%经常运动152 18.8% 84.4%不知道 6 .7% 3.3%总计809 100.0% 449.4%表5 健康生活态度分析表大学生相对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身体素质较好,所以不需要刻意维持健康,最常见的健康生活方式是戒烟限酒和平衡膳食、经常运动。

由于大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且身体素质没有大的缺陷,所以在选择多吃保健品和营养品时比重较小。

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同学们较为统一,普遍都有正常的认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大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

下表是关于戒烟的调查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超过八成的学生认为戒烟越早越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有5.6%的同学认为烟瘾是无法戒掉的,根据问卷最后的统一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烟瘾无法戒掉的人群中男性占比达到98.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