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中职德育课“活”起来

让中职德育课“活”起来

让中职德育课“活”起来
摘要:本文从生活化、故事化、情境化、幽默化四方面来谈让中职德育课充满活力。

关键词:生活化、故事化、情境化、幽默化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德育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感觉乏味,提不起兴趣,达不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与要求。

那么,如何使中职德育课“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1、生活化:即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择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新闻、时事及热门话题,以此引领学生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内容生活化,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让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从而使课堂“活”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

因此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一些与
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事件、新闻等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在讲《依法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时,运用《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这一事件:2008年9月,我国爆发了婴幼儿奶粉事件,由于奶粉中含有三聚氰氨,引发婴幼儿肾结石症,为此国家启动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级响应预案。

用于制造塑料的毒性化学物质三聚氰氨被混入牛奶,据卫生部的通报,全国共有29.4万名婴幼儿因食用问题奶粉患泌尿系统结石,重症患儿154人,死亡11人。

导致6244例儿童罹患泌尿系统结石,158人肾衰竭,3名婴幼儿死于肾脏疾病,问题奶粉给这这些婴幼儿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痛苦。

2009年1月22日,社会关注的三鹿系列刑事案件,分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无极县人民法院等四个基层法院一审审判,其中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被告人张玉军、耿金平被判处死刑,其他18名被告人各获刑罚。

被告单位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罚金人民币4937.4822万元。

一些受害者家属表示无论什么样的惩罚,都换不来患儿的生命与健康。

然后设置问题:该案例中问题奶粉事件中的生产者主要违反了哪些法律?他们都受到了何种
法律制裁?企业应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承担什么责任?让学生讨
论回答,由此调动其积极性。

2、故事化:即把教学内容与故事挂钩,学生都对故事感谢兴趣,百听不厌,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教学,会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兴趣。

因此,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教材内容,精选与之紧密联系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调节学习情绪,调控课堂纪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在讲《诚实守信》时,讲述郑板桥为一点心店题写店名的故事:史书载,清代有个叫李沙庚的人,在南昌城开了个点心店,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盈门,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

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其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写了“李沙庚点心店”六个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细看是“心”字少了一点。

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冷淡,正是因为少了这一点。

”李沙庚醒悟了,知道了诚实待客的重要,从此,痛改前非,赢得了人心,赢得了顾客。

然后再讲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和作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情境化:建构主义者布朗认为:“情境创设”是学习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即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尽可能地激发学习者的联想。

因此,教师应重视个人与情境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环境中,掌握所学知识。

由此可见,情境创设得好,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可使课堂“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如在讲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后,创设各种见面的情境,进行“介绍、握手礼”等技能训练。

在情境演示前,让学生温习、巩固有关的理论知识,在演示中,让学生分组演练评比,并让每组学生在全班内进行技能表演,相互观摩,取长补短,最后教师做总结,学生通过实际操练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以此带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

4、幽默化:就是用生动、形象、诙谐的语言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

语言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风趣、幽默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法国著名演讲家海茵兹雷曼麦曾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为人所接受。

”因此,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可恰当地运用一些风趣的比喻、耐人寻味的顺口溜等,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使课堂“活”起来,引起学生兴趣。

(作者单位:河北省井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