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项目项目描述

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项目项目描述

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项目”项目描述一、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闵行区成功创建为2016-2020年全国科普示范区,闵行的科普工作在上海市科普工作考核中长期名列前茅,总体上看,近年来闵行区科普工作突出“全”、“实”、“新”三大特点,具有综合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三个鲜明特色,在提升社会公众科学素质、营造良好创新文化环境氛围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闵行区科普工作全年预算1526.8万元,在科普阵地建设、科普项目建设、科普活动开展、科普宣传、科普信息化、科技馆建设等各方面都有投入,科普项目预算633.2万元,占整体预算的41.5%。

根据《闵行区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要求,闵行区科普工作力争“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复合式科普工作体系,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鼓励以高校、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幼学校、学(协)会等单位,组织实施科普项目,区科委科协择优对相关项目进行资金资助,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创新科普工作,提高科普服务能力,争取超过“十三五”末闵行区公民科学素养达标率23%的目标。

闵行的科普项目从2009年正式开始实施,项目整体是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集中申报、网上受理、专家评审、全程监督、绩效考核”的科普项目申报制度,并制定了《闵行区科普项目三年期预算管理暂行办法》、《闵行区科普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

闵行科普项目的申报体系也走在全市的前列。

目前,区级科普项目分为三大类,即科普阵地类项目、科普活动类项目和科普作品类项目。

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由相关部门推荐,经专家评审后择优资助,并由专家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评审。

根据《闵行区科普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资金资助标准:经专家评审,分数低于60分的,不予立项;大于等于60分、小于75分的,可根据年度预算和科普工作覆盖面、项目的创新性等予以立项,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30%;大于等于75分、小于90分的,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40%;分数大于等于90分的,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50%。

另外,对学(协)会、民间科普组织、事业单位等纯公益性组织申报的项目,资助金额可以不受项目投资总额的比例限制。

科普活动类项目最高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科普作品类项目最高资助金额不超过15万元;科普阵地类项目最高资助金额不超过30万。

享受过其他机构补助的项目不再进行资助,与其他政府专项项目不重复享受资助。

区科委科协每年发布一次项目验收通知,各项目单位根据《闵行区科普项目申请/计划任务书》中所列的完成节点,向区科委科协提交验收申请表及相关指证材料。

项目单位若未能按期完成项目,须以书面形式向区科委科协提出延期申请,经区科委科协行政办公会讨论后决定是否同意其延期。

区科委科协根据项目实施情况,邀请专家及有关方面进行网上验收、现场验收或集中汇报验收(由区科委科协根据实际情况三者择其一)。

项目单位若暂缓通过验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整改后再次申请验收,若再次未通过,区科委科协将停拨剩余的30%项目经费。

2、依据充分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国发[2006]7号)、《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国办发[2016]10号)和《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科协发普字[2016]20号)等文件明确:“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拓展科普资金来源渠道。

通过众筹众包、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引导社会机构、企业、个人投入科普事业”。

同时,《上海市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完善科普社会化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同受益的科普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调动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科学普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科技、科普基金会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投入格局”。

2016年,《闵行区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闵府发[2016]27号)提出:“充分借助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复合式科普工作体系,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

”《闵行区科普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闵科普联办[2016]4号)提出“完善闵行区科普项目运作管理,鼓励社会资源进行申报,为企业和民间科普组织提供经费支撑,扶持科普项目开展”3、项目必要性和重要性科普工作需要全社会的投入,仅靠政府部门的投入,无论是资金面还是影响面,都是不够的。

以高校、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幼学校为主的基层单位及各专业学协会人才济济,科研成果丰富,实验设备齐全,进行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为了更好地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参与,调动其积极性,闵行区率先在全市以科普项目化引导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加入科普宣传的行列,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活动,真正营造大科普氛围。

项目主要解决的问题:(1)创新科普投入多元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普,争取项目资助逐年递增。

(2)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吸引社会资金,发动企事业单位等建立科普工作专项资金,建设特色科普基地或者开展主题科普活动。

(3)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复合式科普工作体系,推动工作社会化。

(4)到“十三五”末,区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达到23%。

4、项目的可行性由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闵行区财政局共同制定了《闵行区科普项目管理办法》,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2019年,项目管理工作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全程参与管理。

按照办法规定,拟申报的科普项目必须有经费预算明细,安排好本单位相应的配套资金,并应具备项目实施条件。

因此除了区级财政投入外,还有相应的其他资金匹配,带动一定量社会资源的注入。

项目计划于2019年6月发布到期区级科普项目验收通知,6-9月,到期项目单位网上填写《闵行区科普项目验收申请表》,区科委科协进行形式审查;8-10月邀请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评审,并对验收合格项目下拨尾款(30%的资助经费)。

2018年11月发布2019年区级科普项目申报指南和通知,科普项目进行网上系统申报,12-1月对网上申请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并邀请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网上立项评审;对调整预算的项目进行审核;项目立项后,区科委科协下发70%的首付资助经费。

二、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1、项目的总体目标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创新科普工作,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科普质量,调动基层单位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扩大公众的科普受益面,使科普活动社会化,加强科普宣传推广力度,推动闵行区的科普建设,争取超过“十三五”末闵行区公民科学素养达标率23%的目标。

2、项目的具体目标通过对各相关单位的项目化资助,引导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委办局、街镇、莘庄工业区、各高校和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幼学校等单位发挥各自特色,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促进科普活动社会化,增强区域科普能力,争取“十三五”末闵行区公民科学素养达到23%的目标。

2019年度具体目标如下:1)区级科普项目立项数量大于60个,是本年度计划立项项目的数量。

2)申报项目筛选率大于20%,在项目评审立项过程中,对于不具创新性、示范引领性的项目,与科普相关性较弱的项目不予通过立项。

3)项目验收一次性通过率大于 90%,反映受资助的科普项目实际完成的质量。

4)撬动社会资金提升率达到1%,反映区财政资金投入所撬动社会资金规模的情况。

5)公民科学素养达标率为 23%,考察公众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方法和过程及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达标情况。

6)第三方长效管理机制建立,通过第三方机构参与到本项目的管理,跟踪资助项目的开展情况和进程,保障项目完成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项目长期健康有效的发展。

7)受众满意度和项目单位满意度分别达到 85%,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调查受众群体对区级科普项目的满意度。

3、阶段性工作目标2018年11月,发布2019年区级科普项目申报指南和通知,科普项目进行网上系统申报;2018年12月-2019年1月,对网上新申请的科普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并邀请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网上立项评审;对调整预算的项目进行审核,收集立项材料;2019年6月,区科委科协发布到期区级科普项目验收通知;2019年6月-9月,到期的项目单位网上填写《闵行区科普项目验收申请表》区科委科协进行形式审查;2019年8月-10月,完成验收项目材料收集工作,分批邀请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评审;2019年10月-11月,完成验收合格项目的尾款下拨。

三、项目投入情况1、项目总投入和构成情况:2019年“科普项目”预算安排为633. 2万元,其中:项目辅助服务费用16.2万元、市级科普项目匹配费用67万元、区级科普项目(镇级)25万元、区级科普项目525万元。

详见下表:2019年度申报预算明细表(单位:元)预算编制说明:a.项目辅助服务费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在项目的立项、验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方面提供辅助性服务,根据工作内容,市场询价得出项目辅助服务费用。

b.市级科普项目匹配费用市级科普项目立项后,区科委科协根据上海市科委要求给予一定比例匹配费用。

c. 区级科普项目分为2块内容:2018年到期科普项目的30%费用和2019年科普项目70%首付费用;2018年科普项目30%的尾款经费,对验收通过的65个项目拨付尾款经费,共计1546290元。

2019年科普项目70%的首付经费,根据《闵行区科普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专家评审立项,给予可相应的资助资金。

d.区级科普项目(镇级)分为2块内容:2018年到期镇级科普项目的30%费用和2019年镇级科普项目70%首付费用;2018年镇级科普项目30%的尾款经费,对验收通过的3个镇级项目拨付尾款经费,共计60210元。

2019年镇级科普项目70%的首付经费,根据《闵行区科普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专家评审立项,给予可相应的资助资金。

根据《闵行区科普项目管理办法》,科普项目分为阵地类、活动类、作品类3类申报。

项目资金资助标准:经专家评审,分数低于60分的,不予立项;大于等于60分、小于75分的,可根据年度预算和科普工作覆盖面、项目的创新性等予以立项,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30%;大于等于75分、小于90分的,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40%;分数大于等于90分的,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50%。

另外,对学(协)会、民间科普组织、事业单位等纯公益性组织申报的项目,资助金额可以不受项目投资总额的比例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