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感
刚进入大学,我内心是迷茫的,经过十几天的军训,真正开学后面对课表并不知道
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
当上到周四的管理课前,觉得管理离自己很远,那是一件高层
做的事情;上完第一节管理课,对管理有了浅层次的认识,管理学就是对人、物和信
息的管理。
而且管理就在我们身边,就像老师上课举的例子减少食堂浪费,这也是管理。
当因为作业去读了皮的德鲁克的《有效的管理者》,使自己对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书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书中指出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
具备五个要素:1知道他们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
2致力于对外界的贡献。
3重视发挥长处。
4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以便以优秀的管理产生卓越的成果。
5最后是做出有效的决策。
但当我读第一遍的时候我是困惑的。
虽然是每个方块字的组合,然而我什么实质内
容都没看懂,记住的只有组织、管理、有效性……这些名词。
很多书只有反复的读反复的体会才能慢慢学会,也许这就是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的原因吧。
这本书讲的是如何
管理自己,提高自己的有效性,使我受益匪浅。
书中最常提到的一个词是有效性。
我觉得有效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生活中我经常看见一些无效的或者说浪费资源
的事情。
比如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实施后,经常会有高速公路堵车的报道。
我觉
得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减轻了人们的出行的成本,也让刺激了
大家出行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消费,但同时也造成扎堆上高速,擦碰事故多发,而且
一群人因为堵车耽误出行的时间,延误行程并不值得。
我觉得有有效性概念的人呢会权衡一下利弊,一些短途旅游的人觉得可以选择提早出行,即使你付了过路费但你的
时间成本却减少了,而长途出行的私家车应该合理规划路线,因为免收费是指凌晨12点后上下高速都免费,车主完全可以预估时间,提前出行,这样既省了钱又节约了时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大家出游的机会和意愿越来越强烈,
节假日高速免费是一项利民政策,更应该人性化些,适当提早,延迟免费开放的时间,也许可以缓解拥堵的情况,使大家在路上的时间减少,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而《有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告诉我们管理者的有效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效性
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关键,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是现代社会充实和完善的关键。
而管
理者就是组织里的知识工作者,他有责任心,能运用他的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做出
实质性的贡献,影响该组织的经营并使该组织的工作有成果。
那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
都有可能成为管理者,而身为管理者的我们对组织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管理,可
以尽可能的使组织工作成果利益最大化。
所以在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中,管理者扮演
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个管理者的好坏,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
就像一个班
级中,班长和团支书就担任着管理责任,从班长和团支书的领导和管理,就可以看出
这个班级是否是好的班集体,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班集体最重要的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集体的优秀远比个人的优秀难的多,而这就需要班长和团支书的协调,管理,同班里
每个人的沟通,平衡每个人的利益,或者说能满足个人对集体的要求,其实我感觉这
就是管理。
当他们有效的管理班级,让班级有秩序的运行下去,使班级发挥最大的力量,这就是管理的成果吧。
本书中,我感触最深的一个观点是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要做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自己的时间,知道我们的时间实际上都用在何处,然后系统管理时间,砍去浪费时间的事。
进入大学以后我经常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经常熬夜,而一
天下来并不认为自己干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经常问自己时间去哪了。
我觉得也许
因为大学的学习生活并不像小学初高中的生活,有固定的上课时间,生活中最重要的
任务就是学习,没有别的事情要处理,而大学更多的就是生活,除了学习外我们还要
做很多琐碎的事,而我刚进入大学,对很多事都不太熟悉,不知道那些事必须的,哪
些事是浪费时间的。
看了本书后我觉得我可以尝试着记录我每天干了那些事,花了多
少时间在这件事上,然后进行分析,然后看看时间分配的是否合理。
我觉得书中有句
话说的很对人们通常都过高的估计而不是过低的估计自己的重要性,其实你并没如此
重要,很多事情并不是非你不可。
当以后我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会想想我是否真的
如此重要,必不可缺,面对一些浪费时间的事情,那就别去做了。
如果不能清楚的认
识你自己那就清楚的去认识自己的时间吧。
这本书还告诉我有效的管理者的宗旨在于贡献,贡献主要在直接成果,价值的再发
现和实现,未来人才培养和发展这三个方面。
感觉这就同从小老师教导我们做一个有
责任感,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一样。
管理者如果以努力为宗旨强调对下级的权威,那么
他只是一个下级人士;反之如果一个人以贡献为宗旨,对成果负责,那么他是一位名
副其实的“高层次管理者”。
因为他以整体的成绩为己任。
大到国家,如果每个人都
有对社会做贡献的想法,并为之而奋斗,然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定是优秀的,就
像我们看9.3阅兵式时有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想这种
情感的产生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
小到班集体,如果以贡献的态度服务于班级,那我
觉得这个班级是无敌的,强大的凝聚力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基础。
当然从书中学到不仅仅是这些。
我还从书中学会了怎样保持有效的人际关系。
从小
我们就与许许多多的人打交道,而每一个阶段我们与人交往的方式是不同的,人越成
熟交往的方式也越成熟,进入大学我对与人交往是有些恐惧的,我不知道自己交流的
方式是否合适,而书中举例了三个有最佳人际关系的人:马歇尔将军,曾任通用汽车
公司总裁的史洛安先生,和史洛安先生的一位助手杜瑞斯特。
他们性格各不一样,但
他们非常忠于职责,和他们一起工作的人都感到他们是真正乐于近人的。
我突然就觉
得与人交往有时只要怀有真诚的心,别人会看的见,即使有时会有误解但日久见人心。
在与人交往时我更多的注重这个人与我合不合的来,而一个管理者却不能这样,管理
者更应该注重这个人有没有贡献,而不是自己的喜好。
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可以从书中学会交往时更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放大被人的优点,而不是抓着小毛病不放。
我觉得我以后也许不会成为管理者,但读了这本书对我管理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比
如做好优先重要的工作这点我觉得很有用。
因为我们常常会面对时间紧迫的那题,有
很多事情要干,却没有足够的时间,而当我们延缓办理一些事情的时候有时等于永不
办理。
所以确定一件事情主次很重要。
其次我们应该专心的去做事情,一次只集中解
决一件重要的工作,只有具备这样的专心我们才能成为自己时间的主宰。
最重要的是我们更应该注重自我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是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自我的发展是内
在和外在的发展,上大学时我问自己为什么而来,那时我想的答案是为知识而来,看
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回答是为丰富自己而来,从内到外的提升自己,锻炼自我约束力,
形成自己与人交往的方式,合理利用时间……
书中最后一段话这样写到:今天的社会有两种需要:组织希望得到个人贡献的需要
和个人希望组织能成为他达到成就和目标的工具的需要。
我的理解就是组织和人才互
相需要。
而组织留住人才,人才愿意为组织做贡献,那么这个组织才会蒸蒸日上。
就
像阿里巴巴的员工激励制度,将员工和公司捆绑在一起,员工的考核和培训让大家看
到了前进的目标。
这句话也告诉我,努力去成为人才,就像是金子总会发光一样,能
力总能被发现,才华总会被发觉,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如努力的充实自我。
最后我希望我以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并没有什么崇高之处。
因为这和千万其他人一样,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希望我以后能时常想起这句话,希望我能成为一个能有效管理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