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物体和质点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a.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b.平动的物体
注:质点是理想化模型
二、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另外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用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变得简单、方便为原则。
研
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三、坐标系
1、定义: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一维坐标系:选某一位置为坐标原点,以某一方向为正方西,选择适当的标度建立
一个坐标轴,就构成了一维坐标系;
二维坐标系: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组成,又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维坐标系: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组成,又称为立体直角坐标系。
§1—2 时间和位移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
时间间隔: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两点间的线段表示
二、路程和位移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箭头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位移的物理意义: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
联系:⑴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⑵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区别: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三、矢量和标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路程、质量、长度、时间等
标量的相加遵从算数加法的法则
矢量的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位置:用坐标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位移:用坐标轴上的一段有向线段表示 12x x x -=∆
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t
x v ∆∆=
3.单位:()1/-⋅s m s m 或、km/h 等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
5.速度是矢量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t x v ∆∆=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平均速度t
x v ∆∆=
,t ∆越小,运动的描述越精确。
当0→∆t 时,质点在这段时间内
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的,求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质点通过该点的瞬时速度。
求瞬时速度我们采取无限取微、逐渐逼近的方法。
三、速度和速率
(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平均速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要点总结:
1.速度(包括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是矢量;速率(包括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都是标量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对应的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该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2.无论速度方向如何,瞬时速度的大小总等于该时刻的速率(也叫瞬时速率) 3.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只有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其他情况下,平均速度均小于平均速率。
二者的关系类似于位移和路程。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一、打点计时器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时间信息的仪器
(2)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为6 V 一下,当接通电源时,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振针周期性上下振动。
如果电源的频率为50Hz ,它每隔0.02s 在纸带上打一个点。
(3)电火花计时器: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接通220V 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入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过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周期性产生火花放电。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 时,每隔0.02s 在纸带上打一个点。
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 清楚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的类型,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 以下的学生交流电源;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 的交变电压。
2. 实验前,应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好,以免拉动纸袋时晃动。
3.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袋。
打
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时间太长,打点结束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4.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之间。
5.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应在纸带上打出清晰的小圆点,如打出的点是短横线或双点,
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或调低电压。
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⑴计算平均速度:用刻度尺量出某两个点间的距离x ∆,数出点子的个数n ,求出打这两点的时间间隔t ∆,由t
x v ∆∆=
算出平均速度。
⑵计算瞬时速度:先测量包括某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用来代替..该点的瞬时速度,这两点离该点越近,平均速度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四、用图象表示速度
以速度v 为纵轴、时间t 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坐标系中描点。
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描述纸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t v -图象) 在确定坐标系横轴、纵轴的单位长度时,要根据实验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合理选取,使描绘的t v -图象能充满坐标平面的大部分空间。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一、加速度
1.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 定义式:t
v a ∆∆=
或t
v v a 0
-=
3.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2/s m 或2-⋅s m
4. 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 5.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二、从t v -图象看加速度
⑴t v -图象反应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⑵在t v -图象中,从图线的倾斜程度就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比值t
v ∆∆就是加速度的数
值。
倾斜程度(图线与横坐标轴的夹角)越大,加速度越大。
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