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教案

课题:练习二第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系统整理所学知识,沟通各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巩固图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以及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知识间的联系。

3、借助生活情境,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能整理知识形成网络。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图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给图形进行分类、进一步认识了各种三角形和四边形,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了解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现在请同学们系统地整理出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2、揭题:接下来老师要检查同学们对这些知识是否已经牢固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板书:练习二)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一)基础知识练习
1、出示教材第31页“练习二”第1题,提出要求:
(1)先把有直角的图形圈起来,再把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圈起来,最后把四边形圈起来。

(2)哪些图形被圈起来的次数最多?说明了什么?
2、出示教材第31页“练习二”第2题。

(1)观察图形,找出不一样的地方。

(2)想一想:哪种做法不容易变形?为什么?
3、出示教材第31页“练习二”第4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师生交流。

①能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是哪个图形?可以怎么分?
②能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的是哪个图形?可以怎么分?
③能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的是哪个图形?可以怎么分?
(二)综合应用练习
1、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二”第5题。

(1)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是锐角三角形?
(2)已知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怎么计算?请同学们独立计算,完成填空。

(3)全班交流计算结果,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的。

2、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二”第7题。

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1)摆1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
(2)摆2个三角形要增加几根小棒?需要几根小棒?
(3)摆3个三角形要再增加几根小棒?需要几根小棒?
(4)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每多摆出一个三角形,需要增加2根小棒。

3、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二”第8题。

引导学生思考:
(1)一个三角形中没有钝角,可能有什么角?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2)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小棒能围成等腰三角形?
(3)①有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有直角,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课堂作业
《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