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的内容
3.1.1.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4)按规划时间分 与环境规划一样: 短期(年度):具体、定量、准确 中期(5-10):定量+定性 长期(>10):宏观,多定性---中短期目标的
制定依据
3.1.1.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5)按空间范围划分 按空间范围划分为国家、省区、县市 也有跨行政区的对特定的森林、草原、流域、
(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分析环境规划实施所需的资金保障,若资金
有问题,应做调整。P51 注意运用社会资金
3.1.1.6 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2)技术力量分析 P51 环境管理技术---协调、监督、管理 污染防治技术---采用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 技术人才与技术推广---是否具有环境管理、污
---直接反映环境、经济、社会现象,并描述环 境规划内容(目标、措施、管理)的指标。 ***环境调查\环境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目 标\规划实施 ---不仅仅用于规划目标.
3.1.2 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3.1.2.2 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 P53 整体性---完整、全面---反映整个复合生态系统和环境
应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社会上满意 应能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目标制定后,规划应围绕目标进行 规划实施过程中成了环境管理的方向、目标、依据。
3.1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3.1.1环境规划的目标
3.1.1.2 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 (1)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具体(时、空)、客
染治理技术人才
3.1.1.6 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3)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 调查核实现有削减能力 分析潜在削减能力---加强管理、增加设施 (4)其他分析
环保意识分析---环保意识高则规划容易实现; 法规的执行情况---是否有法不依
3.1.2 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3.1.2.1 概念 环境规划研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
环境质量要求的目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允许排放量、污染物
削减目标。
3.1.1.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3)按规划目的分 环境污染控制目标:污染源控制目标、环境
污染控制目标 生态保护目标:生态保护目标和建设目标 环境管理目标:(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
要环境管理)包括环境保护的组织、协调、监 督、宣传、教育等目标
观、可计量 (2)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 两方面目标都可以达到---协调型环境规划 如环保受经济的制约,为确保经济的发展必须降低环
境目标---经济制约型 如确保环境目标,限制经济发展或调整工业布局、产
业结构---环境制约型
3.1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3.1.1环境规划的目标
3.1.1.2 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 (3)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
3.2.1环境评价(自阅) 环境调查和评价,是环境规划的前期准备工 作之一,通过调查,监测、评价,了解规划 区的环境质量现状特点.
力; (2)找出环境中现存的问题; (3)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
3.2 环境评价和预测
3.2.2 环境预测 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未来环境质量状 况和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和分析。
可达性和可操作性(可时空分解、便于管理、 监督、检查和实行) (4)保证目标的先进性 ---不能太低。
3.1.1.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1)按管理层次分 宏观目标---总体要求 详细目标---针对各环境要素、各功能区的具
体规定。
3.1.1.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2)按规划内容分 环境质量目标:反映大气、水、噪声、生态
3 环境规划的内容
3.1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3.2 环境评价和预测 3.3 环境功能区划 3.4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 3.5 环境规划的实施
3.1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3.1.1环境规划的目标
3.1.1.1环境规划的目标概念 ――是对规划对象在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的发展方 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3)应当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 规划目标应高于人们生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时效性 规划目标应高于生产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4)应满足现有技术经济条件 规划目标应符合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
(5)能作时空分解和定量化 尽量定量化,目标应能时空分解---方便管理、监督、 检查和执行。
3.1.1.5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常用的方式
规划全过程 科学性---正确选择、制订 规范性---保证指标精确性和可比性---对各种指标进行
分类和规范化处理。 可行性---有用、能用 适应性---考虑实际(环境统计)条件和工作量,戒多 选择性---选择现实性、独立性和必要性的指标
3.1.2.3 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
(1)环境质量指标 ---是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了实行总量控制而采用的
海域和山区的环境规划目标 ---区域环境规划
3.1.1.4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
(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 环境特征性质: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容量决定污 染排放目标 环境功能:根据环境功能决定环境质量目标
(2)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 ----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1.1.4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
定量确定---尽量定量化 定性确定---难以定量化和无明确数量化的要
求时---常用于中长期规划---方便表述 半定量确定---介于定量定性之间,如:二类
水质标准,达标率,运转率
3.1.1.6 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制定目标后,还要对规划目标进行可达性分析 并及时反馈,对目标进行修改完善。
一系列指标---表3-1,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是为环境 质量指标服务的。 (3)环境规划措施和管理指标---为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 标和环境质量指标而设的支持性、保证性指标。 (4)相关性指标---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搬来的和 环境规划密切相关的指标。 ――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
3.2 环境评价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