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广东省肇庆市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0届广东省肇庆市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2020肇庆三模)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标准。

这表明孟子A.系统阐发了儒学思想B.发展了“仁”的思想C.认同社会等级,主张寡欲D.重视社会教化和道德构建25.(2020肇庆三模)《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这种现象反映了汉朝A.分封带来弊端B.地方郡县势力强大C.皇权遭到削弱D.矛盾尖锐,社会动荡26.(2020肇庆三模)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披打破。

促成这一格局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A.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B.南迁北民对面食需求的推动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27.(2020肇庆三模)明朝政治制度下,虽一切事权主要集中在皇帝,但有许多事情是必经廷推、廷议、廷鞫的。

重要高官由九卿或再加上巡抚、总督开会来公开推举,是为“廷推”;凡是遇到重大政事,也常由七卿、九卿公决,是为“廷议”;倘使有重大的狱讼无法解决,也由七卿、九卿开会定讞,是为“廷鞫”。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政治制度具有民主色彩B.形成了皇权外的决策机构C.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D.政府行政效率大大提高28.(2020肇庆三模)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的外交如曾国藩所说,“朝和夕战,无一定之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外交即曾国藩所谓“守定和议,绝无.更改”“坚持一心,曲全邻好”。

清政府外交方针的转变,表明A.洋务运动推动政府施政方针的改变B.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C.传统“夷夏”思想彻底被抛弃D.学习西方的技术转向学习政治29.(2020肇庆三模)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这表明陈独秀A.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B.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C.倡导文化平民化D.认识到思想革命的必要性30.(2020肇庆三模)费正清在分析1939年初中国战区形势时说:“国民党被赶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丧失了精锐部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却正在渗入日军战线后面的广阔农村扩张势力,并赢得民众的支持。

”“日军越来越深的陷入永无尽头的消耗的泥潭中”。

由此推知,A.国民党的战略是“以空间换时间”B.中共日益积聚力量优势C.日军对华采取持久战战略D.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31.(2020肇庆三模)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

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

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

影响中国战略改变的主要因素是A.中苏关系恶化B.中美关系正常化C.经济建设的需要D.日本和欧洲崛起32.(2020肇庆三模)雅典名将阿里斯提德是马拉松战役的指挥官,战功显赫,曾担任首席执政官,办事公正,人称“正义”,这一美名后来却变成了招人嫉恨的根源。

公元前483年,公民大会决定进行陶片放逐表决。

投票结果,阿里斯提德被流放。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有较高的政治素养B.公民有效监督国家公职人员C.多数人的意志具有绝对权威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33.(2020肇庆三模)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一书中指出:“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如今在思想和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

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

……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资本主义,……至于第三股势力所走的路线,就是法西斯路线。

”“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的依据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俄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C.“新政”加强了社会保障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4.(2020肇庆三模)威廉·洛克腾堡在《罗斯福与新政》中提到:1933至1938这6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剧变,但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

作者旨在说明“新政”A.打破了传统的经济理论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C.促进了美国制度上的变革D.保障了资本主义制度35.(2020肇庆三模)下图反映了不同年份联合国成员国分布比例情况,据图中信息可以认定A.第三世界国家逐渐成为全球领导力量B.重要国际组织已能维持国际和平稳定C.联合国安理会成员构成发生重大调整D.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受此影响出现变化41.(2020肇庆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年),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他本是一位可以在传统学术道路上左右逢源的大学者,却将智慧和精力投入应用科学的试验和总结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理论研讨,“无迂疏之病,亦无空谈之弊”。

他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他以一种虚心扬榷的胸怀去“会通”中西科技的精华。

他着意于中西数学的比较,敏锐地注意到西方科技长于理论思维,而这一点恰是中国科技的阙失。

在《农政全书·田制》中,他运用数学方法对历史和现实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较早提出人口增值率的概念。

在科学研究中,他高度重视实验手段的运用,《农政全书》在牧录古代和当代农业炙献同时,也附有他亲自观测和试验的大量见解或评论。

由于比较自觉地把实验方法、归纳方法与数学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徐光启等人突破了“中古型”科学范式的包围,直扣近代科学之门。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材料二伽利略(1564~1642年)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1590年,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以实验上的、可证实的事实反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家的传统名言。

伽利略还做了力学实验,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609年,他制造了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月球的表明凹凸不平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他还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等现象,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观念发生变化。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徐光启和伽利略科技成果特点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

(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带来的影响。

(12分)(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人共有的科学精神。

(3分)42.(2020肇庆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最初是用来描述16到19世纪西方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同时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新旧结构的更替,因而呈现出立体型的多元运动趋势。

据此,有人认为19世纪中期开始的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在机器轰鸣声中兴起,因政治制度僵化而迟滞;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成功发展的关键恰恰是制度的保障。

——改编自胡瑞琴《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杨斌《中国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综述与政策建议》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2020肇庆三模)【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仓储建设是明朝社会保障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明朝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对粮食仓储制度加以完善,设立了种类众多的粮仓,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预备仓、济农仓、常平仓。

洪武元年,朱元璋“今天下立预备仓,籴谷收贮以备赈济。

”预备仓设置在居民聚集的地方,任用当地德高望重、家境殷实的人进行管理,每年户部掏出来两百万贯从老百姓手里买粮,然后储存在这些预备仓里面,如果碰上灾年的话,就开仓放粮赈灾。

济农仓是用来救济农民的,“各州县以官钞籴米入仓,仓米供兴修水利、荒年赈济及抵补漕运拖欠之用。

皆为借支,秋成抵数归仓。

”常平仓,古代为调节米价而设置的一种仓廪,《明实录》记载:“今后宜令各府州县设常平仓。

每遇秋成,官出钱钞收籴入仓。

如遇歉岁,平价出粜。

盖米价不踊则物价自平,如此则官不失得,氏受其惠矣。

”明朝政府十分重视储积,曾多次下达整顿仓储诏令,“命遣官巡视州县储备仓,有慢令及欺蔽者罪之”;又规定地方存粮的数量,并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指标。

正是得益于这些种类不同的粮仓的建设,明朝在救灾方面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摘编自崔凳《明代的备荒仓储》(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备荒仓储建设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备荒仓储制度的作用。

(9分)46.(2020肇庆三模)【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本次测试暂不命题47.(2020肇庆三模)【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爱祖上行医影响,到北京设立医馆“知一堂”,他医病不为前人所困,用药独到,治愈不少疑难病症。

在临床实践中,受西医影响,发现古人关于脏腑的论述有误,他不甘人云亦云,决心更正。

他深入瘟疫之地的荒野乱坟中对破腹露脏的尸体进行仔细的观察,又常临刑场研究剐刑罪犯,历经42年之久,将观察结果和研究心得,绘成二十五幅脏腑全图并配以文字说明,撰成《医林改错》一书(上部)。

书中对许多内脏器官的描绘和说明与现代解剖学相对照,基本上是正确的。

《医林改错》于1830年出版后多次再版并被翻译介绍到西方国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梁启超评论“王勋臣……诚中国医界极大胆革命论者,其人之学术,亦饶有科学的精神”。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清任医学成就取得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清任医学成就的历史价值。

(9分)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41.(25分)(1)异:徐光启的成果多为传统科技的集大成,总结多于创造,伽利略则有突破性、创造性的科学成果;徐光启的成果吸收了前人的成果,也会通了中西科技精华,伽利略成果主要是受前人成果的影响;徐光启的成果注重实用,伽利略侧重理论化,规律化。

(4分,答对2个对比点即可)同:都运用近代科学方法(或重视数学方法的运用;重视实验方法)(2分)背景:晚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晚明儒学走向衰败(晚明儒学体现经世致用精神);西学传入,外来文化科技的压力以及民族命运的需要;徐光启振兴自然科学的历史主动精神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