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分析方法》课程电子教案课程:《原画设计》
课题:动作分析方法
课时:40课时
教学目的:正确与科学的动作分析方法,使学生们学会分析与分解动作,帮助大家在原画创作中完成漂亮的动作设计。
是动作设计的思维因数。
教学重点:1原画创作的基本流程。
2 原画点的选择与概念。
3构思、分解、组合、展现。
教学难点:组合.展现
导入:
为什么说动作分析是原画的基础呢?前面已经讲过,原画创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剧情和导演意图,完成动画镜头中各类角色的动作设计,并且画出一张张不同动作和表情的关键动态画面。
因此,当原画人员明白了导演的意图和规定情景下角色的活动内容之后,不可能随便凑合几张不同的动作姿态,马上就动手将它画成原画的,必须有一个创作构思和动作分析的过程,这就是原画工作的基础,也就是常说的再创造。
然后,才能具体着手原画面的绘制
新授:
(一)如何进行动作分析
究竟如何进行动作分析?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将动作分析的方法具体分为四个步骤,用八个字来概括:构思、分解、组合、展现。
下面分别细述:
1 构思:
俗话说想动作,就是把导演对每一个镜头提出的要求,由原画进行再创造,将它具体地表现出来。
因此,首先要进行构思。
动脑筋想出最能表达规定情景下角色的典型动作,例如:《哪吒闹海》中的一个镜头其中的一段,导演所规定的要求是:“哪吒来到海面上,挥舞起手中的火尖枪,奋力劈开海水。
”根据这段文字的要求,原画经过深思熟虑。
构想出一套完整的动作设计。
具体地说:哪吒脚踏风火轮降落到海面,一个转身同时用手怒指海面,趁势挥舞手中的火尖枪,做了一个亮相的姿势,以示哪吒的神勇。
然后,挥枪高举,纵身跃起,猛地把枪身劈向海面,顿时劈开海水,浪花四溅。
这一套哪吒连续性的动作设想,就是根据画面台本规定内容,原画进行再创造的完整构思。
2.分解:
已经构思好的整套动作,又怎么将它分别画成原画呢?这就需要进行动作分析,也就是在设想好的一套完整动作之中,确定哪些地方是动作起止的关键动态,哪些是动作的重要转折。
因为,这些重要的姿态就是确定画原画的所在。
现在仍然用上面那套哪吒的动作构思,进行具体分解。
即:(1)哪吒转身一边抬手;(2)转身结束手向前指;(3)双手握枪开始挥舞;(4)枪杆换手向右画
个半弧;(5)紧接盘腿屈膝,身体半蹲,同时把枪收到腋下,做个亮相姿势;(6)开始准备挥枪上举,身体前倾;(7)纵身向后跃起,长枪举过头顶;(8)哪吒用力将枪身朝海面劈下,枪尖劈入水中,浪花四溅。
以上八个姿态,就是经过对全套动作的分析、分解后,
所确定的关键动态原画。
(图102)
3.组合:
这里所说的组合,就是把每张关键动态原画,按照动作的前后顺序连接起来,通过计算全部动作所需的时间确定动画张数,编写原画号码,填写摄影表,这样便组合成一套完整的、符合导演意图、又能体现角色性格和规定情景下行为目的的连续动作。
经过细细揣摩,如果认为某些关键动态选择不当或者表现还不够到位,便可进行修改或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4 展现:
完成关键动态原画草稿之后,可以将所有画稿按顺序叠在一起,用手反复翻看动作效果,或者将画面通过动检仪的线拍,整套原画动作就活动起来,展现在眼前。
这时,便可检验所完成的原画动作是否已经达到了自己设想的预期效果。
以上四个步骤,是原画创作中必须经过的主要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它是有机地贯穿成为一体的。
为了便于初学者的理解和掌握,将它分开进行细细讲解。
当积累了一定的创作经验之后,就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二)动作分析的要领
如何把已经设想好的动作,分别将它画成原画,这就必须掌握动作分析的要领,在一个动作或一连串的组合动作之中。
必然会有动作的起止,以及由于动作目的,动作力量、动作速度的改变产生动作专责,这都是关键动态的确定原画的选择要点。
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关键动态的定义,下面分两点来说明。
1、动作的起止。
任何一个有目的性的动作,总是由开始和结束组成。
选定这两个状态作为原画,就能达到完成这个动作的目的了。
起止状态是创作中最基本的原画。
2、动作的转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做一件事情,往往要通过几个动作来完成。
这些动作的转折。
同样是确定原画的关键。
动画镜头中的角色表演,是根据剧情的要求,通过许多连续性的组合动作来体现的。
例如《哪咤闹海》中小哪咤从铜鼎中趴出的一幕,有探头、爬、站、走等10张关键动态转折的原画组成。
再如《三个和尚》中的胖和尚的一组饮水动作,就是舀水、
托瓢、畅饮、舒坦等七张关键转折组成。
(图105)
另外在动作开始往往有一张准备的动作,结束时有缓冲的状态。
这些都是原画该画的关键状态。
如沉香踢腿的动作(图106)(三)主要动作与追随动作
上面所述,原画动作分析时,为了充分表达角色的动作目的、力量和速度,必须准确的把握关键的动态设计,这是动作的主体。
除此之外,在画原画的时候还不可以忽视因为主题的影响,角色身上各种配件的追随运动变化。
这也是动作设计的一部分。
举例来说:当表现一个身穿斗篷的角色,从站立到奔跑,然后又停止奔跑,恢复站立状态。
原画在表达这一组奔跑的关键动态时,除了设计角色奔跑和站立的主体动作外,还必须考虑由于角色向前奔跑的冲力,气流会将身上的斗篷托起,拖在身后随风飘动。
它与角色的奔跑动作,呈不同方向的曲线运动,原画就应当表现斗篷自身的运动规律。
当角色停止奔跑,身体站定不动时,身上的斗篷不会立即停止飘动,仍然以它自身的运动方式在继续,朝下飘落到逐渐停止。
假如原画设计动作时,对追随动作不加考虑,人奔跑,斗篷不扬起,仍保持下垂状态;人停止奔跑,斗篷也突然停止飘动。
那么,尽管角色奔跑的主体动作画得还可以,但是整个动作的设计忽略了追随动作,就不能算成功。
原画在实际创作中,会碰到主体动作与追随动作之间各种不同的情况。
所以,准确处理这两方面动作的协调,是原画应当掌握的技巧。
(四)画好形体动态线
想什么,画什么,像什么。
当已经设想好整套动作,并且选定了关键动态,那么,就需要准确地将设想中的角色姿态画出来。
这就是原画的基本功。
为了画好形体动态,掌握以下两点十分重要。
1.了解形体的基本特征动态线
要画出男、女、老、幼形体的基本特征,首先要把握住支撑人体脊椎的基本动态线。
例如:男人站立时的一般姿态是:含胸、收腹。
他的脊椎线应该像图例A那样。
女人站立时的一般姿态是:挺胸、撅臀。
她的脊椎线,应该像图例B那样。
老人站立时的一
般姿态是:驼背、凸肚。
他的脊椎线如图例c那样。
小孩站立时的一般姿态是:以挺肚为最明显的特征。
他的脊椎线如图例D那样。
(图108)
以上图例,对原画如何画好各种性别、年龄角色形体特征的基本动态线.将会有一定的启发。
在每一部动画片里,美术设计根据导演的要求,会对某些角色造型,设定一个形象基本姿态,作为角色的形体特征。
那么,原画就应该研究并掌握它的形体基
本动态线,作为设计固定姿态或动作时的依据。
(图109) 2.掌握各种动作的形体动态线原画为了画好每个角色的动作.特别是在运动中的各种姿态,充分表达出动作的内容和动作的力度,以求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
那么,首先要勾出动作的形体动态线,把握住角色的总体动态。
然后,再逐步完成角色形态
的细节。
这样的做法显得十分重要。
动画片的动作,充满着想象和夸张,特别是设计夸张动态时姿态更加确,并能得到加强。
(图110)
教学小结:
动作分析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要领,与之匹配的是动作表演和模仿,大家在日常学习中可以尝试将他们有机的组合起来。
对我们的原画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思考与练习:
自行创作动作一套,要求只出现原画,填写摄影表,拍摄动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