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

生态(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

主导的农产品生产应建立在该区域水、土、生物 与气候资源潜力和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应该是 一个通过植物性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循环、 系列加工增值,实现物质循环利用的无或少废弃 物生产系统;也应是一个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 与养殖业复合生产系统。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首先包含依据生态适宜性、生 物多样性原则及比较优势等生态、经济学原理进 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软”技术。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 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 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 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 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 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十一五规划:新农村建设目标
农村:20字 农民:9字 农业:10字
三、我省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探讨
1、农业生产的生态安全与高产优质高效的关 系问题 2、我省粮食安全与农业高效的问题 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融入发展 现代生态农业理念的问题 4、碳交易与生态农业
1、农业生产的生态安全与 高产优质高效的关系问题
农业生产发展的提法:
80年代前高产; 80-90年代初,高产、低成本、高效(两高一
4、碳交易与生态农业
碳循环
人类活动对 碳循环的影响
工 业 革 命 以 前 , 大 气 中 的 CO2 浓 度 平 均 值 约 为 280×10- 6 ppm,变化幅度大约在10×10-6以内,平 均而言,这一时期的自然碳收支处于很好的平衡态。 工业革命之后的几百年里,大气中的CO2 浓度增加31 % ,1995 年 大 气 中 的 CO2 浓 度 达 到 360×10- 6 ppm 。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收支失衡不断增长、积累, 碳循环的平衡开始被破坏。
中国生态农业的倡导者一开始就强 调追求高的土地生产力。因为按照生
态学原理,只有首先做到第一性生产(植物光合作 用)尽可能大,才能有足够的能量进入到整个农业 系统,从而才有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为此, 绝不排斥必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较多量的投入。但
同时,中国生态农业也特别强调大幅
度提高投入的利用效率,以便一方面
降低成本、减轻对外部投入的过分依赖,另一方 面又从根本上排除化肥、农药、厩肥等残留污染 土壤和水的可能性。
更为重要的区别还在于西方的生态农业只是针对 单个农户或小农场进行的某种农作的生态设计, 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中国生态农业则强调 以生态经济原则指导农林牧副渔各业,并对整个 农业乃至农村及农村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 因而,它小可以指导单个“生态农户”或“生态 村”的建设,大可以指导一个县域或市(地区)域 的以农业为中心,涉及其他各行业发展的建设, 例如,“生态县”、“生态市”等。因而它具有 的广泛的群众参与性是西方生态农业根本无法比 拟的。
4、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属于生态农业中的部 分。
生态农业:时空布局,能量多 级利用,物质多重循环,产业 链的延伸等
(二)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
农业生态系统原理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原理 生物种间相互关系原理 生态位与限制因子原理 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态农业的经济学原理
生态农业的经济学原理
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 土地流转的现状 把农户从极小规模且高度分散的农田上解放出来
高效节约化庭院生态农业 多农户集中的庭院生态农业村庄规划与设计
农户流转释放的土地向农业专业化生产的业主集 中,形成规模化
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种植业)企业遍布 农村,以高效集约化庭院生态农业组装的农户新 村镶嵌其间的农村新格局。
3)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程序在1997年曾比较了中国的生态农业与西 方的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本质 区别,认为中国的“生态农业”与西方的 “生态农业”有着本质的不同,名称的雷 同完全是一种偶然巧合。两者之间并无任 何内在联系。
西方的生态农业从一开始就强调低投 入,这显然同其已有的物质投入水平 过高有关系。但更主要还是倡导者宁 可牺牲农业的生产力,也要追求回归 自然的思想在起作用。
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 “二十一世纪是实现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 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要把 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与 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国生态农 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页)
1、生态农业概念
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下,总 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和农业科技 成果,按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 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
这种体系具有结构合理、功能持续、经济可行, 能有效地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种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要求: 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 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把 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我国 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 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 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 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叶谦吉给(中国)生态农业下的定义为,生态农业
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 理和生态经济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 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 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遵循 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 系。
我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的粮食生产只能保证 安全,但无法提高效益。唯一的办法粮食生产专 业化、规模化和企业化
在平原区或其它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应以土地流 转为契机,促成大型粮油生产农场或企业形成, 保证粮食安全;流转出土地的农户,可以发展以 庭院经济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
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融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理念的问题
具体表现
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的技术方法
运用双赢对策进行农业技术组装 技术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详细见下页
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方法
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并与多产业配 套的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发挥生态经济系统高 生产力功能,才能具有较强的系统稳定性、抗干 扰能力。
2、西方生态农业和中国生态农业
1)西方生态农业
20世纪60-70年代末期作为“石油农业”的 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被认为是继石油农 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各种替代农业的出现
其正式的定义为:
建立和维持一种生态上能自我支持、 低投入;经济上有活力的小农经营系 统,在不引起大规模和长期性环境变 化,或者在不引起道德及人文社会方 面不可接受的问题的前提下,最大限 度地谋求增加净生产。
开发接口技术是目前生态农 业技术开发的核心
二、生态农业技术内容
1、 高效立体种养技术 2、 节水农业技术 3、 生态优化植保技术 4、 化肥高效利用与控制技术 5、 农业微生物利用技术 6、 健康安全食品的生产技术 7、 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8、 农牧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9、 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 10、生态农业信息技术
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纲
一、生态农业理论 二、生态农业技术 三、生态农业问题探讨
一、生态农业理论
(一)生态农业概念及其由来 (二)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农业及其由来
1、生态农业概念 2、西方的生态农业与中国的生态农业 3、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 4、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
3、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
1)可持续农业是统领各种替代农业(包括 生态农业)的大旗
2)中国生态农业与国际可持续农业在本质 上趋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持续发 展道路。理论上讲,它应该是国内现有众 多农业类型的统领。
近30年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的巨大成就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生态农业建 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已从初期的生 态农业户、村、乡,发展到目前 30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 示范市等。
1)生态农业技术的定义 2)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1)生态农业技术的定义
能够因地制宜,有效地协调农业生物、 技术和环境之间关系,提高能量转化和 物质循环效率,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 益良性循环的一类方法和技艺,称为生 态农业技术。
2)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概念: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是运用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实现高 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
运用双赢对策进行农业技术组装
农业生态系统是多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 为因果综合形成的一个统一有机整体,每一成分的 表现、行为、功能及它们的大小均或多或少受其他 成分的影响,往往是多种成分的合力,是其他成分 与它的因果效应,系统的功能并非各组分的行为、 功能的简单叠加或机械的集合。由于农业生态经济 系统的复杂性,仅靠单项技术无法满足农业持续发 展的多目标要求。
2、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构成与一般农业技术 的区别在于主要包括农业系统结构生态合 理化及系统生态功能强化的技术构成。其 结构生态合理化及系统功能强化的技术构 成框架可见图 1、图2。
生态农业结构生态合理化技术构成
生态农业系统功能强化技术构成
技术集成的生态系统设计是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主线
西方生态农业是英国学者M.凯利-沃辛顿于20世纪80年初倡议的,其出发点在于追求小规模的、 封闭式农业系统的生态循环合理性。这一学说对西方盛行的大规模、高投入农业模式具有强烈的 针对性和批判性。1993年M.凯利—沃辛顿对其倡导的生态农业按照可持续农业的精神作了部 分修改。
2)中国生态农业
1982年10月,在全国第一次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 论会上,农业经济学家叶谦吉提交了题为生态农 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的论文,指出: “农业的未来要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主宰一切的 人,必须善于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立 足今日,放眼未来,多起积极维护作用,尽量少 起或不起消极破坏作用,避免以至根除恶性循环, 力求促进和维护良性循环,为我们这代人以及子 孙后代创造一个理想的、经常保持最佳平衡状态 的生态系统。对此,我们称之为高效生态系统, 即生态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