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
b=120、150、180、200、220、250、350、 450、…(mm)(当梁高h>800mm)
梁高度,高宽比h/b=2.0~2.5 h=250、300、……、 750、800、900、…(mm)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预制的T形截面梁: 高度:h/l=1/11~1/16,跨度较大时,取用偏
小比值 宽度:b=150~180mm 翼缘悬臂端厚度≥100mm 翼缘根部厚度≥h/10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2 钢筋构造
➢梁的构造要求
绑扎钢筋
架立钢筋
箍筋
弯起钢筋
纵向钢筋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2 钢筋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受弯构件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
F (kN)
IIa II Ia I
IIIa III
w (m m )
3.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梁正截面上的混凝土应力分布规律
F (kN)
III IIa II Ia I
I阶段:混凝 土处于弹性工 作状态,拉应 力和压应力基 IIIa 本为三角形分 布。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板厚:人行道板≥80mm(现浇整体), ≥60mm(预 制);空心板≥80mm(顶板和底板) 为统一模板尺寸,便于施工,通常采用:
梁宽度 b=120、150、180、200、220、250、300、 350、…(mm)(当梁高h≤800mm)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内容: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Flexure Strength)— —根据已知截面弯矩设计值M,确定截面尺寸和计算 纵向受力钢筋;
——本章内容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Shear Strength)—— 按受剪计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V,计算确定箍筋和弯 起钢筋的数量;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板的构造要求
中横隔梁
周边支承的板 (桥面板) 悬臂板(桥面板)
端横隔梁 主梁梁肋
单向板:l2(长边)/l1(短边)≥2 双向板: l2/l1<2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板的构造要求
h
as
200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受力主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或8mm,间距不大 于200mm 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或6mm,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F (kN)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III IIa II Ia I
IIa阶段:受拉 钢筋应力达到屈 服强度,应变达 到屈服应变,是 计算My的依据。
IIIa
w (m m ) 3.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
F (kN)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III IIa II Ia I
3.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
F (kN)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III IIa II Ia I
II阶段:混凝土 受压区应力不再 是三角形分布, 拉区混凝土退出 工作,钢筋承担 裂缝处的混凝土 拉力,中和轴位
IIIa
置向上移动,是 计算裂缝、刚度 的依据。
w (m m )
3.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三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3.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 3.3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原则 3.4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 3.5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 3.6 T形截面受弯构件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箍筋 ≥15mm
≥20mm c
水平纵向钢筋 ≥40mm >1.25d
主钢筋 c
焊接骨架主钢筋竖向 不留空隙,层数一般不 宜超过3层;
为防止梁过高而引起 的混凝土开裂,在梁竖 向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他构造要求见左图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3.1.1截面形式和尺寸
➢为什么要有不同的截面形式? ➢不同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如何计算?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结构中常用的梁、板是典形的受弯构件 现浇单向板为矩形截面,高度h取板厚,宽度 b取单位宽度(b=1000mm) 预制板常见的有空心板、槽形板等 梁的截面形式有矩形、T形、工字形、箱形、 Г形、П形
III阶段:受拉
钢筋应力不变,
而应变增加很快,
受压区混凝土应
力图形的非线性
更为明显,裂缝
IIIa
急剧开展,挠度
逐渐增大。w (m m )源自3.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
F (kN)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III IIa II Ia I
焊接钢筋
斜筋
弯起钢筋
架立钢筋 斜筋
纵向钢筋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箍筋 主钢筋
c
Sn
c
为保证RC结构的耐 久性、防火性以及钢筋 架立筋 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 能,钢筋的混凝土保护 层(Cover)厚度一般 布小于钢筋公称直径d 和30mm;
净距Sn
绑扎钢筋骨架中,钢 筋净距,小于三层时, 不小于30mm和钢筋直 径d;三层以上时,不 小于40mm和1.25d
——第4章内容
(3)正常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和挠度变形验算;
——第9章内容
返回
3.1 受弯构件的形式与构造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
3.2.1 试验研究
b×h=100mm ×160mm; 2φ10钢筋 fc=20.2MPa fs=395MPa
3.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
w (m m )
3.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
F (kN)
第3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III IIa II Ia I
Ia阶段:混凝 土受压区应力 基本为三角形 分布,而受拉 区应力图形为 曲线形,拉应 IIIa 力即将达到抗 拉强度,裂缝 即将出现,是 计算Mcr的依 据。
w (m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