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龙镇中心小学校志编纂提纲

双龙镇中心小学校志编纂提纲

双龙镇中心小学校史编写委员会
主任:陶红生
副主任:田东浩
委员:李峰、樊延锋、蔡海涛、梁明、
王恒
执笔:冉大伟
统筹:樊延锋
双龙镇中心小学校志编纂提纲(目录)1932年----2013年
前言
也叫叙(绪、序),请有名望、又是本校毕业的人或是很关心学校教育的行政领导写,也可以请原在校工作而且有成效的人来写。

前言应体现编纂校志的历史性、现实性,重要意义和必要意义。

正文编好后书写。

概述
简要叙述双龙中心小学发展过程,是志书的总纲。

纵述历史,横陈现状,述中有议,议中有述,由现状展望未来。

概述也是在志书编好后写。

凡例指导编写志书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时限——办校起始时间;编写原则等有关内容。

图地图、照片(上级领导来校视察照片及题词、名人学者照片及题词、正页刊题词。

照片占题词正页一角,一人一页。

未题词的领导来校视察、督导等照片放在题词人的后面。


大事记按时间分年、月、日先后记事,好事、坏事均记。

还原小学发展历史。

目录
第一章沿革与发展
第一节校址变迁及学校体制变更校址变迁:学校创办时间、校址变迁原因、地点、时间;校名变更时间、原因、先后校名。

学校体制变更:(如公办、民办、民办公助等).
第二节校园建设校园占地面积、校舍面积;校舍种类及用途,室内设备设施;校舍逐年扩建维修情况(六配套、危房改造、灾后重建等);用于校园建设资金来源(集资捐款、教育统筹、教育附加等);固定资产大约总数多少元(设施、设备在内)。

第二章管理体制变革
第一节校长史“文化大革命”前小学校长一定是中共党员,中学是党支部领导下分工负责。

“文化大革命”中期,学校学习军队编制,政治思想上过关的校长担任政治指导员,副职担任连长。

“文化大革命”后期,城市学校进驻工宣队(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农村学校进驻贫宣队(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学校由宣传队代表、革命领导干部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教育革命委员会,革命领导干部代表担任校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实行校长分
工负责制,以后是任命制、聘任制交替;班子成员设置: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等;岗位职责。

第二节党支部支部建立时间、支部职责、活动制度;支委成员及分工;工作概况与业绩(说明被评为何级先进支部次数、被评为优秀党员人数和次数);党员名单:姓名、性别、入党时间。

第三节处室科校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务)处、教研处、总务处、保卫科等人员设置;岗位职责。

第四节历任领导更迭表
第三章思想教育
第一节教育网络概况学校、社会(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家庭的结合;政教处、班主任、教师以及少先队等组织的结合。

第二节工作制度、内容、方法及成果(详写各个时期主要制度名称,不抄条款;适当摘抄部分现行的重要制度。


第三节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节班级管理班主任职能、班委会职能、班会课、有关活动。

第五节安全保卫值周、值日、教室、寝室、厨房。

第四章教学教研
第一节管理制度(要求同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课程设置设置课程依据、各时期课程设置不同的原因。

第三节教学管理教学目标、计划、各处室管理的分工范围、职责。

第四节教学研究学生作业考试评分标准变更;改革课题,改革前后学生的素质、成绩对比;教师的教学体会、学术论文在何级刊物上
发表,获何种奖励。

第五节学生考试小学升初中;小学升初中考试取消;中考、高考考点设立。

第六节电化教学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等)、教学内容、教学效果。

第七节特殊教育如聋哑残疾儿童学校。

第五章体、美、音、劳教育
第一节体育体育课、课外活动、晨练、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运动会、器材管理、场地设施。

第二节美术绘画、书法、剪纸、手工等。

第三节音乐如兴趣小组。

第四节劳动基地实习、农场、林场,校内劳动(如建校、打扫卫生等)。

第五节综合实践活动如电化教育、社会实践。

第六章后勤管理
第一节岗位设置与职责财务、会计、门卫、清洁工、保管员等。

第二节管理制度详写各个时期主要制度名称,不抄条款;适当摘抄部分现行的重要制度。

第三节勤工俭学及改善办学条件工厂、农场、林场、商店、小秋收、师生参与建校劳动等内容、方法、时间安排、收入及用途。

第四节财会工作财经管理、财会分管、精打细算、服务师生。

奖学金、助学金发放;两贴一补。

第五节财产管理校舍兴建与维修、教学设备采购与维修、课桌椅的采购与维修、水电管理等。

第六节卫生管理集体卫生、环境卫生、厨房卫生、个人卫生。

第七章社会团体
第一节工会、教代会工会性质、任务及所发挥作用。

第二节民主党派各党派人数、党派宗旨。

第三节少先队、学生会组织情况、活动。

第四节文化艺术团体如文学社、诗社、书画协会等。

第五节家长委员会成立时间、职能、活动。

第八章教师
第一节队伍构成分出教师、职工,每年师生比例列表表示;人事制度改革竞聘上岗。

边远山区、老区支教;民师转正,时间、次数、人数。

第二节教师素质教师队伍状况:历年教职工人数、各种学历人数、男女性别人数,分年度列表;教师职称评聘:历年各层次职称评聘办法及人数。

第三节福利待遇工资改革、医疗保障、社会保障。

第四节培训提高学历提高、业务培训。

第五节现任教工名单姓名、性别、职称、政治面貌、教龄。

第六节历任教工名单姓名、性别、职称、政治面貌、教龄,40年教龄教师名单单列其后。

如去世的,加去世时间。

第九章学生
第一节学制设置写出如文革前期,小学四二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两年;中学三三制,即初中三年。

第二节班级设置班级数、班委会组成、班级类别,如普通班、重点班等。

第三节在校生数分年度、年级、性别列出在校学生数。

第四节历届毕业生名单最好按年度、班级、姓名、性别、班干职务,升入何校。

第十章校园文化
第一节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绿化、亮化、美化;校园网络建设;图书馆、室建设。

第二节文艺活动组织名称、活动时间、内容,如歌咏朗诵会、文艺表演、节日活动等。

第三节学校刊物刊物组织名称,出版期数、活动内容、时间,专栏等。

第四节图书馆、室建设
第十一章荣誉奖励
第一节集体获县级以上学校、党支部、工会、共青团等。

第二节教师获县级以上的优秀领导、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称号。

获县级以上教育、教学教研以及其它方面活动奖励;县级以上各种学会、协会会员;
第三节学生获县级以上奖励,如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少先队员等。

第十二章教育与社会
第一节政治运动反右斗争、社教、文化大革命等。

第二节农村文化夜校扫盲、两基工作等。

第三节基本建设修公路、挑长河、修水库、炼钢铁等。

第四节支援农业如送肥、双抢、秋收冬种等。

第十三章优秀人物
第一节教师特级教师、名师简介。

生前在教育教学上有突出贡献者,可写小传,每篇可在400字左右。

其他原则上是生不立传,每篇简介100字左右。

第二节学生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留学生、从政者、经商者、务农者、在乡村任职者等,只要是在工作中有比较突出贡献的都要介绍出生时间、出生地、性别、工作单位、工作业绩。

篇幅控制在100以内。

第三节教师世家连续三代以上者,注明任教学校、文化程度、教龄、退休时间(如去世的写明去世时间)、以及世家成员关系。

叔、伯、姑辈及其子女,兄弟、姐妹夫妇及其子女也可列入世家范围。

断代不为世家。

第十四章附录
第一节部分校友通讯录
第二节诗文辑录后记此校志编成时间、过程、编辑人员、寄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