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汽车乱停乱放的建议
车辆乱停乱放一直以来都是市政管理的棘手问题,如何才能有效改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还是要制定法规,依法根治才能保证城市良好的交通秩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日益突出,既影响道路安全畅通,也影响城市的文明形象。
特别是在市区主要街道两旁,有些车辆随意停在人行道上,将盲道完全占压;有些车辆停在非机动车道上,导致骑电动车、自行车的市民纷纷驶入机动车道,做成交通拥堵。
之所以城市经常交通拥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为的因素,是驾驶员随意停车,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也给其他车辆和市民出行造成危害,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经常发生。
第一、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的几种主要表现
1.商场、超市、汽车站、医院、银行、行政机关门口、特别是酒店等公共场所,因受场地限制,停车位置少,车辆随意停放在公路两侧,影响道路通畅。
还有部分出租车为等候旅客、抢揽生意,把车辆随意停放在路口,妨碍交通。
2.学生上下学时间,在幼儿园、中小学、大专院校门前,由于受场地限制,导致许多接送学生车辆随意停放在公路上,更有甚者,将车辆停放在人行道上,造成交通的拥堵。
3.集贸市场,由于缺乏固定的停车场所,哪里停车最方便,就想停在哪里,致使交通秩序混乱。
4.驾驶员乱停乱放者主要存在几种心理:一是“图方便”,不愿舍近求远;二是“图省钱”,不愿停放爱收费停车场;三是临时停车位不足,汽车占用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四是出租车揽客“招手停”,车主只顾赚钱忘了安全。
第二、机动车乱停乱放的危害性
1.直接影响城市形象。
乱停乱放行为导致城区秩序混乱、城市品位和形象的下降,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提升。
2.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
随意停车、占道停车会占用目前有限的道路面积,因而会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效率,使道路交通运行的速度下降,损害了广大交通参与者合法的通行权。
3.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机动车随意停放,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机动车驾驶人的突然停车常常使其他交通参与者无法及时反应,而导致追尾事故、相互碰撞事故的发生,有的驾驶老旧报废车辆,一旦有紧急情况,刹车失灵,易发生交通事故。
既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又损害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机动车乱停乱放,造成该路段道路不畅通,且机动车乱停乱放的地点经常是靠近学校、单位、饭店、商店、集贸市场等集中的地方,由于占用车辆通行道路,容易形成堵塞点,导致道路出现堵塞现象。
甚至导致道路交通长时间、大面积“瘫痪”。
第三,如何应对
1、应该出台专项的法律法规,对乱停乱放者加大处理力度,使驾驶员从内心认识到危害性,减少乱停乱放。
2、要合理规划城区停车场的设置。
在学校、医院、车站、商场、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的主要街道两侧合理设置停车场站,在不具备条件的街道两侧施划停车位。
2.规范出租车、区间客运车辆的管理。
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出租车的管理,杜绝乱停乱放行为。
3.加强对城区主要道路两侧单位、门店的管理,落实门前管理责任制,督促及时清理乱停乱放行为,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交通法规意识。
城市形象的提升、道路交通秩序的好转与市民素质是密不可分的。
强化交通管理社会化,各级政府、村、组,各社会团体、单位、社区、学校、厂矿企要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交警部门要积极主动深入到辖区企事业单位以及临街业主进行宣传教育。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播发公益广告,在繁华路段设立交通
安全大型公益性广告,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使之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
5.加强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工商、城管、环保、交警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大违法停车的处罚力度。
要加大对车辆违法乱停的行为的执法力度,调派警力强化重点路段的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的源头管理,采用巡逻纠章、重点时间治理等机动灵活的形式,严查严纠机动车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
为增强治理工作的震慑作用,集中优势警力、人力,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违法行为严管重罚,形成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从而起到震慑作用,积极消除交通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