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美术第五课

五年级美术第五课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把握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完成一件高质量的艺术作品非常重要。正是有了这些精心设计的比例关系,人们才创造出一件件艺术精品。比例最早出现在数学中,美术中的比例是指造型各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在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都存在着比例,不同尺寸和数量变化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本课即是要引导学生掌握“黄金分割比”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1、确定花瓶的外形以及各部分比例。2、用对折法剪花瓶。3、装饰花瓶。
【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将本课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作品展评
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并从外形、比例、装饰几方面进行点评。
五、小结
通过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大家学会了设计花瓶,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运用“黄金分割比”让生活变得更具美感。
教学设计方案
年(班)级
五年级
时间
执教人
学科
美术
课题
第五课 美术中的比例
第(1பைடு நூலகம்课时
三维目

1、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引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了解人体比例关系。
(1)人在站立和伸展四肢时,有何比例关系? (2)人体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比例关系?
5:8,因此在美术作品中我们的作品接近2:3,3:5,5:8就可以了。(2)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试着在《巴黎圣母院》中找出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
【本环节通过对对国内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充分的理解和感受比例知识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突破本课的难点。】4.深入探究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二、讲授新课
1.中国画中是怎样运用比例的《出示溪山行旅图》:
(1)画上画的什么? (2)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画家成功的运用了人、树、山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现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突出了大山的高耸气势。总结出画山水画的比例法则:丈山、尺树、寸马、豆人。2.欣赏达·芬奇的《维鲁维斯的人》
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手工纸、画笔、剪刀、胶棒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尝试实践,老师指导
4、作品展评
五、小结
一、导入新课
在数学课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长与宽的比、面积与面积的比等。在美术中其实也存在着比例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1)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存在着黄金分割比呢?量一量身边的物品书本、门窗、国旗的长与宽、都体现着黄金分割比。(2)欣赏花瓶,想一想花瓶中存在哪些比例关系?
【让学生了解到比例关系随处可见,从而引发他们思考比例的含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在学习比例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三、尝试实践,老师指导
作业:运用今天学习的比例知识,设计一个美观独特的花瓶。制作方法与步骤
作业设计
根据所学到“黄金分割比”知识,设计一个比例关系适宜且美观的花瓶。
板书设计
美术中的比例
黄金分割《溪山行旅图》围炉维斯的人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