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器分析试题

仪器分析试题

《仪器分析》复习题
光学分析法
一、选择题
1. 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A. 频率
B. 波长
C. 波数
D. 传播速度
E. 周期
2. 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A. 能量越大
B. 波长越大
C. 波数越大
D. 频率越高
E. 以上A.B.C.D.都对
3. 同一电子能级、振动态变化时所产生的光谱波长范围是
A. 可见光区
B. 紫外光区
C. 红外光区
D. X射线区
E. 微波区
4. 红外光谱是
A. 分子光谱
B. 原子光谱
C. 吸收光谱
D. 电子光谱
E. 振动光谱
5. 下面五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者有
A. H2O
B. CO2
C. HCl
D. N2
E. CH4
6. 用发射光谱进行元素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比较标尺的元素是
A. 钠
B. 碳
C. 铜
D. 铁
7. 有下列性质的感光板
A. 反衬度大的
B. 展度大的
C. 惰延量大的
D. 展度小的
E. 惰延量小的
在下列不同情况下,应该选用哪个
⑴进行元素的定性分析时,宜选用;
⑵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时,宜选用。

8.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内标法的基本公式为
A. I=AC b
B. R=KC b
C. lgI = blgC+lgA
D. lgR = blgC+ lgK
E. ΔS=γb lg C+γblgK
9. 测量光谱线的黑度可以用
A. 比色计
B. 比长仪
C. 映谱仪
D. 测微光度计
E. 摄谱仪
1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
A. 原子
B. 激发态原子
C. 基态原子
D. 离子
E. 分子
所吸收,由辐射特征光谱线被减弱的程度,求出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11.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能量
B. 在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射连续光谱
C. 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振辐射
D. 产生紫外线
E. 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12. 在原子吸收分子中,待测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及干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 空心阴极灯
B. 火焰
C. 原子化系统
D. 分光系统
E. 检测系统
13. 有下列燃料气体和助燃气体,其中火焰温度最高的是
14. 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A. 分子吸收
B. 背景吸收
C. 光散射
D. 基体效应
E. 物理干扰
15. 原子吸收分析中,在下列不同干扰情况⑴、⑵,宜采用
A. 减小狭缝
B. 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
C. 更换灯内惰性气体
D. 另选测定波长
E. 用化学方法分离
16. WFX-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线色散率倒数为2nm/mm,在测定钠含量时,若光谱通带为2nm,则单色器狭缝宽度为
A. 0.1nm
B. 0.1mm
C. 0.5mm
D. 1mm
E. 10mm
二、 填空题
1. 某化合物14500nm 220man man =,ε=λ己烷
,若L =1.0cm ,C =1.0×10-4mol/L ,则透过百分数%T = 。

2.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光源,下面三种光源各适用于哪个光
区?
A. 钨灯用于 ;
B. 氢灯用于 ;
C. 能斯特灯用于 。

3.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有下面三种不同材料的
容器,各适用于哪个光区?
A. 石英比色皿用于 ;
B. 玻璃比色皿用于 ;
C. 氯化钠窗片吸收池用于 。

4.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检测器,现有下面两种检测器各适用
于哪个光区?
A. 光电倍增管用于 ;
B. 热电偶用于 。

5. 用热能或电能激发试样所产生的发射光谱,主要是 而不是 的特征。

6. 发射光谱分析是根据各种元素激发后产生的 来进行定性分
析的,是根据 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7. 原子在高温时被激发,辐射某一波长的谱线,由于周围较冷的同种原子或处于较低能级
或基态原子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这种现象称为 。

8. 棱镜摄谱仪是利用棱镜对不同波长光的 不同进行分光的;而光
栅摄谱仪是利用光的 现象进行分光的。

9. 摄谱仪主要由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组成。

10. 感光板的两个重要特性是 和 。

11. 乳剂特性曲线在光谱定量分析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反映了
之间的关系。

12. 在罗马金-赛柏公式中I=AC b
,b 表示与 有关的常数,当b =0时表
示 ,当浓度较大时,b 值 ,在低浓度时,b 值 ,表
示 。

13. 各种元素谱线中,最容易激发或激发能低的谱线,称为 。

14. 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光谱定性全分析时,狭缝宽度宜 ,目的是保证有一定
的 ,而进行定量分析时,狭缝宽度宜 ,目的是保证有一定
的。

15.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定义是能产生1%的吸收时所对应的元素浓度,单位用表示。

16. 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线,称为。

由于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所吸收的能量不同,所以这种吸收线又称为。

1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利用处于基态的待测原子蒸气,对从光源辐射的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

18.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为了定量地描述谱线的轮廓,习惯上引入了两个物理量,即和。

19. 影响谱线半宽度的诸因素中,对于温度在1000~3000K,外界气体压力约为0.1Mpa时,吸收线轮廓主要受和变宽的影响。

20. 空心阴极灯的阳极是,而阴极材料是,管内充有的情况下;它的操作参数是。

21.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原子化的方法是
和。

22.原子吸收分析定量测定的基础是,但这是在假定和的情况下。

2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了消除喷雾系统和火焰系统带来的干扰,宜采用
进行定量分析,若被测元素灵敏度太低,或者共振吸收线在真空紫外区,则宜采用
进行定量分析。

为了消除基体效应的干扰,宜用进行定量分析。

24.原子吸收分析法与发射光谱分析法,其共同点都是利用,二者在本质上有区别,前者利用的是现象,而后者利用的是
现象。

2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常用作检测器,它具有很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和信噪比,并在原子吸收的波长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光谱灵敏度。

26.某物质经入射光照射后,吸收了入射光的能量,从而辐射出比入射光波长较的光线,而当入射光停止照射后,这种光线也随之消失,这种光线称为。

27.荧光分析法不是测定的强弱,而是测定的强弱。

28.在光谱定量分析中,法没有应用到比尔定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