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8(满分100分)

化学8(满分100分)

4月25日化学周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所述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Na、Mg、Al还原性依次增强
B.HCl、PH3、H2S稳定性依次减弱
C.NaOH、KOH、Ca(OH)2碱性依次减弱
D.S2-、Cl-、K+、Ca2+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离子所带的电荷的符号和数目与原子成键时得失电子有关
D.阳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而阴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4.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B.在氯化钠中,除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钠与氯反应生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5.某金属元素X,其原子的质量数为52,已知X的离子中含有28个中子、21个电子,由这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XNO3
B.X2(SO4)3
C.XCl2
D.KXO4
6.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W 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ray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R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与R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R2
B.M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比R元素的原子半径大
C.M与R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溶于水
D.M与R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体一定不导电
8
A.a和c D.c和g
9.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10.X元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Y元素的原子和X元素的原子次外层都有8个电子。

在X与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NaF B.MgCl2C.NaCl D.CaCl2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只含非金属元素
C.离子化合物均能溶于水
D.离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分子
12.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d>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b、a、d、c、e B.e、b、a、d、c
C.b、a、e、d、c D.c、d、e、a、b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
13.有A、B、C三种元素,已知①4 g A元素的单质与水作用,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2.24 L;②B元素可与A元素形成AB2型的离子化合物,且知A、B 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③元素C的气态氢化物可以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1 mol该盐含有42 mol电子。

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2)A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气态氢化物反应时有________________现象发生,
生成物属于________化合物。

14.a、b、c、d、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e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
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

(1)a、b、c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用分子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的化学式为________,d、e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一定量的d
2c
2
与ac
2
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0.8 mol稀盐酸完全反应,
并收集到0.25 mol气体,则用物质的量表示该固体物质的组成为 _______、_________。

答题卡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3.
(1) 。

(2) 。

(3) 。

(4) ,。

14.
(1) ,,。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