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广电视角
一、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的特点
(1)受众需要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
随着近几年时代的变迁,节目多样性逐渐被我们所发现,从最初传统的新闻播报,到现在充斥在黄金时段的电视剧以及真人秀节目,以《奔跑吧,兄弟》为例都是时代变迁的最好证明,受众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只关心时事政治财经报道到现在的关注娱乐八卦,选择电视剧作为学习工作之余的消遣。
(2)节目理念得到逐渐更多认可。
综艺节目是否可以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主持人本身是否适合主持这样一档节目,比如说主持人的言谈举止、性格以及其自身的一种气场,是不是可以和这档节目的主题特色不谋而合。
例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就是一档将主持人和节目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综艺节目。
何炅的大局作用,维嘉的补充和带动气氛的作用,海涛的活宝形象,谢娜的搞怪气质,以及吴昕的乖巧。
这种搭配都是突出了快乐的气氛,这就是节目理念逐渐得到升华,被人认可的深层体现。
二、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遇到的困难
(1)节目原创度低,常被网友指责指模仿。
从各大电视台播出的综艺节目类型和相关的节目规划来看,其同国外知名的综艺节目确实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例如,《我是歌手》和《中国最强音》,这两个节目的相继登场可以说是典型的电视台之间的模仿案例,无论是比赛模式,比赛内容,还是参选的选手类型,甚至是导师的评审,也都是相似的。
相似的案例也有《中国达人秀》和《中国梦想秀》这两个平民梦想实现类节目。
从最初的赛制到最后的表演形式,这些都是非常相似的,原创度太低。
更有同类型不同场地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在一段时间内接踵而来,这些其实都是综艺节目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原创度低,难以有电视台节目组自己创新的内容,这对于吸引观众以及赢得较高口碑都是不利的。
(2)节目形式内容单一,创新点少。
通过分析2014~2015年度我国综艺节目内容,可以看出户外真人秀节目的主题形式较为单一,集中表现为户外体验和梦想秀两种。
例如,《爸爸去哪儿》以及《星跳水立方》等,其中也包括上文提到的梦想秀等节目。
同时风靡各大电视台的还有歌唱比赛和歌手比赛等,虽然看似节目类型比较新颖,但是多为购买版权后再加以改进的成果。
例如,毁誉参半的《中国好声音》以及褒贬不一的《我是歌手》,这两个节目至今为止已播出到第三季,虽然邀请的歌手塑造出来的新人形象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但是究其本质,都是借鉴参考了国外知名的节目,也就是说这两类节目,包括前文提到的户外真人秀均依托原节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创新点并不多。
虽然这些节目在短时间,甚至是一段时间内都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和追捧,但是从长期的收视率以及网友评论中可以发现,这些节目不被看好,其主要原因是形式单一,内容不够新颖,从大致的节目流程上看,和国外知名节目相比十分相似,而且整体的流程相差无几,但是从细节上看,节目的创新点基本是少之又少,表面上看虽然顺应了电视媒体的主流发展,但是实际上并未能够很好地迎合观众们的胃口。
三、2014~2015年国内综艺节目优秀改革案例
(1)提高节目审美情趣,树立正确价值观。
电视综艺
节目其主要的功能在于满足大众的娱乐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节目的策划和制定就要脱离主流文化,剑走偏锋。
前几年比较流行的网络文化以及网络语言虽然可以博得更多观众的眼球和关注,但是其中衍生出了不少低俗文化,这是和主流思想所背离的。
例如,逐渐低龄化的选秀节目,策划团队在制作节目的时候需要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力求通过节目向广大观众们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取向。
《中国梦想秀》等真人秀节目的播出,让更多的民间艺人或者是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走入了大家的视线,让更多人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为什么能够成为热门话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树立了正确价值观,让观众都认可,这样的形式才能够提高节目审美情趣,让节目深入人心,成为三观正的优秀种子节目。
(2)将版权购买借鉴变为去粗取精。
在制作电视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制作部门难免要借鉴欧美地区或者是港澳台地区的优秀节目,或者是比较受大众欢迎追捧的综艺节目,但是盲目的抄袭照搬对于文化的传播毫无意义,甚至在不经意间还会引领错误的方向,所以制作部门应大力的整改制作方式,将单纯的模式内容借鉴变为经验借鉴,并且在借鉴分析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将其中精华的部分保留下来,同时根据我国的发展状况以及观众们的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2014年的《中国好声音》,通过版权购买借鉴了荷兰知名节目的同时,结合电视台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主持人的特点,打造了华少这一“快嘴”形象,提高了节目的可观赏性和娱乐性,给广大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融入传统文化,创新形式。
现有的综艺节目大多是借鉴外国综艺节目,其内容的制作和选择也都是偏向于欧美文化或者是现代文化,而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其实更应该被我们选择作为综艺节目的内容来源,通过现代的节目形式来向广大观众们呈现传统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同时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其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就是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及一种更写实的拍摄手法来为广大观众们呈现了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从整个制作流程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宣传记录,不仅仅宣传弘扬了中国饮食文化也让世界范围内的观众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饮食文化背后的故事。
四、结语本文根据对中国2014至2015年间播出频率较高的真人秀以及歌唱类综艺节目进行整理对比分析,并在分别阐述现有不同类型的综艺节目发展策划的特点以及节目本身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对我国综艺节目改革方案进行总结,结合了具体的优秀节目案例进行分析,并且给出了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1] 姚战.当前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走势[J].电视研究,2000(09).[2] 石登山.浅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J].中国电视,2013(06).[3] 张超.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6).浅析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以2014~2015年国内综艺节目为例
唐绍凤
(辽宁大学 广播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摘 要:本文选择根据2014~2015年度中播出的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分析和整理,阐述了综艺节目目前为止发展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问题,综合分析后为综艺节目后期的发展和改革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综艺节目;国内综艺节目;真人秀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2-00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