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厂水泥质量保证能力评价方法

出厂水泥质量保证能力评价方法


重量。移动平均值 Xi 的标准差 SX 为:
%m !
#X"i-

$2
SX"=
i=1
n- m
( 6)
式中: X 是移动平均值 Xi 的平均值:

X&=!X"i
( 7)
i=1
20 袋总重的保证系数按下式计算:
t= X&- kmin
( 8)
SX"
式中 kmin=1 000/20=50kg。
计算单袋净重平均值、标准偏差, 20 袋总重移动
2.1.1 双边约束条件下的合格率
若一组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的质量指标 ξ, 平均
值为x 、标准偏差为 s, 目标值为 M, 合格范围为±Δx, 可以按下式求数据落在( M- Δx, M+Δx) 内的百分比。
! " ! " P( M- Δx<ξ<M+Δx) =# M+Δx- x - $ M- Δx- x (1)
76 中国水泥 2008.9
率的作用。例如笔者曾经多次利用式( 1) ~式( 3) 发现
质量指标的异常影响因素。使用式( 1) ~式( 3) 计算合
格率的前提是质量指标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 不服从
于正态分布的数据有很大可能性是不合格的。如果存
在较多的不服从于正态分布的数据, 则式( 1) ~式( 3)
指标保证系数与控制界限的差值成正比, 与标准偏差
成反比。单边约束条件下, 不同标准偏差, 质量指标保
证系数- 平均值与控制界限差值绝对值的关系见图
1。不同平均值与控制界限差值绝对值下, 质量指标保
证系数- 标准偏差的关系见图 2。
图 1、图 2 均为双对数坐标。图 1 显示, 在双对数
坐标中质量指标保证系数随平均值与控制界限差值 的绝对值呈线性递增; 图 2 显示, 在双对数坐标中质 量指标保证系数随标准偏差呈线性递减。
k- μ
$ ! " P( - ∞<ξ<k) = 1 #2π
σ -∞
exp

t2 2
dt
! " =$ k- x
( 2)

( 2) 求数据落在( k, ∞) 内的百分比
数据落在( k, ∞) 内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
! " P( k<ξ<∞) =$ x - k
( 3)

式 ( 1) ~式 ( 3) 计 算 的 合 格 率 称 为 概 率 统 计 合 格
4结论
( 1) 以计数统计合格率评价出厂水泥质量保证能 力存在很大缺陷。为此, 提出使用质量指标保证系数 评价出厂水泥的质量保证能力。
( 2) 质量指标保证系数不仅可以得到与计数统计 接近的合格率, 其内涵远比合格率更加丰富, 可以反映 质量指标的安全程度, 发现可能出现的不合格趋势。
( 3) 从质量保证能力评价角度, 出厂水泥质量指 标保证系数 t≥3.0 可以作为合格的界线。从质量控制 的角度, 出厂水泥质量指标保证系数 3.5≤t≤3.0 时, 质量指标已存在或接近出现不合格数据的危险, 应该 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不合格发生。□


2.1.2 单边约束条件下的合格率
若一组于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的质量指标 ξ, 平均
值为x 、标准偏差为 s, 控制界限为 k。合格范围为 ξ<k 或 ξ>k, 求数据落在( - ∞, k) 或( k, ∞) 内的百分比。
( 1) 求数据落在( - ∞, k) 内的百分比
数据落在( - ∞, k) 内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
( 5) 当 2.0≤t<2.5 时, 已有少量质量指标不合格。 出厂水泥的质量指标应严禁出现此种情况。
( 6) 当 t<2.0 时, 已有相当数量指标不合格。 除水泥袋重合格率以外, 所有出厂水泥定量质量 指标均可以使用保证系数评价其质量保证能力。为了 保证出厂水泥合格率达到 100%, 必须始终保持出厂 水泥质量指标保证系数>3.0。从合格评定角度, 质量 指标保证系数>3.0, 则可以认为出厂水泥质量指标合
RESEARCH & APPLICATION 应用研究
出厂水泥质量保证能力评价方法
张大康
( 拉法基瑞安( 北京) 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 400010)
自上世纪 80 年代的行检行评, 到现在的化验室 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审查, 对质量指标的合格评定, 一 直延续一种以计数统计合格率为基础的评价方法。这 种方法存在明显不足。首先不能区分合格率均为 100%的两组数据质量保证能力的差别; 其次, 不能区 分单个不合格数据的不合格程度。更重要的是, 合格 率只是事后的观察, 在出现不合格之前没有预见能 力。来自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 的检查, 对水泥厂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明显的导向作 用。如果这些检查的内容和方法缺乏科学依据, 则会 对水泥厂的质量管理产生负面影响。事实上这种负面 影响已经普遍存在了。对于水泥厂的质量管理, 同样 需要具有发现出厂水泥不合格趋势和危险性的方法。 建立科学、实用的产品质量水平和保证能力的评价方 法, 对提高水泥厂的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 文结合新发布的通用水泥标准, 讨论了出厂水泥质量 评价的内容, 对定量质量指标, 提出了以统计学原理 为基础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方法。
表 2 数据显示, 不溶物的保证系数为 2.9, 接近于 可接受的水平, 计数统计合格率为 100%。Na2Oeq 的 保 证 系 数 为 2.5, 不 可 接 受 , 计 数 统 计 合 格 率 为 96.3%。其余质量指标的保证系数均在3.3 以上, 可接 受。表明单纯使用计数统计合格率评价出厂水泥质量 指标的局限。对于不溶物和比表面积, 计数统计合格 率均为 100%, 无法区分质量保证的可靠程度。质量指 标保证系数显示, 不溶物的保证系数为 2.9, 比表面积 的保证系数为3.1, 均已存在出现不合格数据的危险, 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不合格发生。
平均值、移动平均值的平均值和移动平均值标准偏差
时, 应对每台包装机连续抽取 50 袋以上分别称重。
单袋净重和 20 袋总重移动平均值计算的保证系
数均>3.0, 则认为袋重合格。
3 实际生产数据验证
对某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厂某月的 27 个出厂编号
P·Ⅱ42.5R 水 泥 , 以 GB175- 1999《硅 酸 盐 水 泥 、普 通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为判断依据, 按照上述方法 进行了质量指标保证能力的统计见表 2。
使用式( 5) 计算保证系数。下面讨论20 袋总重的质量
保证能力评价方法。
对 n 袋水泥的袋重 X1, X2, X3, …, Xi, 按步长 m=20

m+1
! ! ( n>m) 计算移动平均得到: X1= Xi, X2= Xi, …,
i=1
i=2

! Xn-m+1= Xi, 移动平均值 Xi 为连续 20 袋水泥的平均 i=i=nn-mm++11
( 5)

双边约束且目标值 M 两则约束范围 Δx 相等, 即
数 据 落 在 ( M- Δx, M+Δx) 内 的 质 量 保 证 系 数 为 式 ( 4)
或式( 5) 计算值的二分之一。
质量保证系数的大小, 反映了质量指标的安全程
度。其值越大, 安全程度越高。式( 4) 、式( 5) 显示, 质量
22.0 42.5
7.3
7.0
100
100
格; 从质量控制角度, 质量指标保证系数接近3.0 提示
已存在或接近出现不合格数据的危险, 应该采取预防
措施。
2.3 袋重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
GB175- 2007 对袋重的要求为, 单袋净重>49.5kg,
20 袋总重>1 000kg。单袋净重与其它质量指标一样,
单边约束不同质量保证系数对应的概率统计合 格率见表 1。
对于出厂水泥, 不同质量保证系数时的质量指标 安全情况判断如下:
( 1) 当 t≥6.0 时, 质量指标保证能力非常可靠。有 些质量指标( 例如强度) 如此高的保证系数可能会增 加质量成本。
( 2) 当 t≥3.5 时, 质量指标保证能力足够可靠。可 以继续保持。
计算的概率统计合格率与计数统计合格率会有较大
差异, 此时提示质量指标可能存在异常的干扰因素。
2.2 质量保证系数
若一组于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的质量指标 ξ, 平
均值为x 、标准偏差为 s, 控制界限为 k。单边约束时质
量指标的质量保证系数 t 为:
t= kmax- x
( 4)


t= x - kmin
( 3) 当 3.0≤t<3.5 时, 从质量保证能力评价角度, 质量指标保证系数 t≥3.0 可以作为合格评定的界限。 从质量控制角度, 质量指标已存在或接近出现不合格 数据的危险, 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不合格发生。
( 4) 当 2.5≤t<3.0 时, 有 极 少 量 质 量 指 标 已 出 现 不合格, 或接近出现不合格, 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法依据统计学原理更加合理, 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2.1 质量指标合格率
质量指标的合格率可以使用计数统计方法计算,
也可以根据正态分布拉普拉斯函数计算。多数情况下
质量指标是在众多微弱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 近似服
从于正态分布。若已知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即可根据拉
普拉斯函数求得质量指标在一定范围内的合格率[2]。
300
5.0
45
390
2.9 21.1 23.2
2.5
3.1
12.4
8.8 11.8
100 100 100 96.3
100
100
100 100
抗折强度( MPa)
3d
28d
6.0
8.8
0.26 0.28
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