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总复习—数的认识和运算(3份) (1)

小升初总复习—数的认识和运算(3份) (1)

小升初复习课 题数的认识(数的意义及分类) 学 习目 标1.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整数、自然数、正数和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及分类。

2.了解计数单位、数位、十进制计数法、数的分级。

3.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知识点一:数的意义及分类⑴0,2,4008,85,1000都是( )数,也都是( )数。

⑵把1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全长的( ),其中的5份是( )米;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全长的( ),1份是( )米。

⑶最高位是亿位的整数是( )位数,最低位是千分之一的小数是( )位小数。

⑷最小的六位数是( ),最大的六位数是( )他们相差( )。

⑸kg 43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也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

知识点二:计数单位及数位:⑴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从右数起,它的第六位是( )位,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整数是( )位数,最低位是千分位的小数是( )位小数。

⑵3480.862是由( )个一,( )个十分之一,( )个百分之一,( )个千分之一组成。

⑶大于0.68而小于0.70的小数有( )个。

⑷6.34是( )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分成练习:1、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 )里。

1468 -23.5 1.67 54 97.2% ⑴长春市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

⑵六(1)班有( )的同学喜欢读书。

⑶张老师的身高是( )m.⑷某大型玩会参加的人数是( )人。

⑸期中考上六(2)班的数学成绩的优秀率是( )。

2、找规律。

⑴12除7的商化成小数后,小数点右边第2004位上的数字是( )。

⑵在循环小数2.087181881的某一位上再添上一个循环点,使新的循环小数尽可能大,则这个新循环小数是( )。

3、一个四位数,在它的某一位数字前面加上一个小数点,再和这个四位数相加,得数是2000.81,这个四位数是多少?4、如果将6放在一个两位数的右端,所得的三位数比原两位数大294,求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错误反思:课题数的读、写法及大小比较学习目标:1.大家应该学会整数、正数和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2.我们会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和求小数的近似数。

3.大家还应该学会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和比较数的大小。

知识点一:数的读法和写法⑴5070086504读作( )。

⑵三百零四亿零九十万零三十写作( )。

⑶4627032是一个( )位数;8208.08是一个( )位小数,这个小数从左面数第一个“8”表示8个( ),第二个“8”表示8个( ),最后一个“8”表示8个( )。

知识点二:数的改写:⑴把756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⑵6481560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⑶=1621:( )= 0.375 = 12:( )= ( )% = 9÷( )。

⑷把0.204万改写成以“一”为单位的数是( )。

⑸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7.68,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知识点三:数的大小比较⑴用“>”连接起来。

⑵用“<”连接起来。

.75.0 53 ..75.0 57% 0.576 ∏ 3.14 .41.3 722 ..4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成练习:1、填空⑴三亿零四百五十万五千米写作(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⑵由7个1,8个0.1和5个0.01组成的小数是( ),它表示( )。

⑶在五折,0.56,0.5,0.55,95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和( )大小相等。

2、一个自然数四舍五入后是5万,这个数原来最大是( ),最小是( );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20.0,这个两位小数原来最大是( ),最小是( )。

3、判断。

⑴所有的整数都大于小数。

( )⑵比87小而比85大的分数只有一个。

( ) ⑶0.007读作:零点零七。

( )⑷4095600元=501万元。

( )⑸近似数小于准确数。

4、在76,65,54,43,32中最小数与最大数的比是( )。

学习反思:课 题 数的性质学习目标1.大家应该知道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

2.我们会应用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大家还应该学会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知识点一:分数的基本性质⑴ 8( )÷60=0.4=40=( )%。

⑵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⑶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 )。

⑷65的分子加上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 )。

知识点二:小数的基本性质 ⑴在小数6.305,6.350,6.035,6.3500中,去掉小数中的0,小数大小不变的是( )和( )。

⑵不改变0.6的值,把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

⑶在0.5的末尾添上3个0,它的大小( ),但它的计数单位由( )变为( )。

知识点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⑴把12.5先缩小到原来的101后,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

⑵一个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得247,则原来的小数是( )。

分成练习:1、填空⑴一个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合数,分母比分子的2倍少1,如果把分母加上1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

⑵有一个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是115,约分前分子、分母的和等于48,约分前的分数是( )。

⑶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2倍,分母不变,分数值就( )。

2、判断。

⑴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⑵2.1和2.10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⑶一个数先缩小到原来的10001,再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它的小数点的位置实际没有变化。

⑷一个数的末尾添上2个0,该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 )3、乙数比甲数多29.7,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正好等于甲数,甲数与乙数的和是多少?4、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90,化简后是32,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 学习反思:课题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学习目标1.大家应该知道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我们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3.大家还应该学习过程中寻找数学规律。

知识点一:因数和倍数⑴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30,这个数是( )。

⑵在24和26,13和39,15和21这四组数中,(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⑶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有()个因数,这个数的最大因数是()。

⑷一个整数(0除外),最少有()个因数。

知识点二: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⑴在20以内,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20以内所有的质数的和是()。

自然数中()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⑵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奇数是()。

⑶105的质因数有(),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⑷把15写成两个质数的和是()+()=15知识点三:2、3、5的倍数的特征⑴有因数2,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

知识点四: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⑴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42,这两个数是( )和( )或( )和( )或( )和( )或( )和( )。

⑵如果A=2×3×5,B=3×5×7,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⑶m和n都是非0的自然数,m÷n=10,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分成练习:1、判断。

⑴一个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⑵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⑶因为24÷6=4,所以24是倍数,6是因数。

()⑷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⑸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⑹互质数的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2、学期末,老师要把35枝铅笔和42本练习本平均奖给六年级的三好学生,结果铅笔缺1枝,练习本多2本,得三好学生奖的最多有多少人?3、小云每5天去浴室洗一次澡,小风每3天去洗一次澡,如果2010年2月5日两人同时去浴室,那么下一次她们相遇是在什么时间?学习反思:课题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大家应该知道四则运算中每一种运算的意义及运算法则。

2.我们会应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3.大家还应该学会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意义⑴ 根据3.5×2.7=9.45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3.5×27=( ) 0.35×0.27=( ) 3.5×270=( ) 0.35×2.7=( )9.45÷2.7=( ) 94.5÷0.27=( ) 945÷35=( ) 0.945÷3.5=( )⑵在○里填上“>”“<”或“=”。

99.023⨯○0.99 01.1411÷○2.75 2.141⨯○56 4332÷○32 1.059-○58 3.5+5.5○10 132⨯○032⨯ 2772⨯○331⨯ 知识点二:四则运算的法则⑴直接写得数。

54+68= 260-180= 26×30= 910÷70= 45-0.16= 2.5×0.8==÷3221 3243-= =+4349 2.7÷45%= 36×50%= =÷4121 ⑵估算。

587×8≈ 6285÷7≈ 412×297≈ 4.92×061≈ 87÷0.48≈ ⑶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7.8-25.19= 12.8×36= 12.48÷1.6=⑷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用竖式算)0.38×0.54 33.12÷13.4 5.78×1.026知识点三: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⑴在一个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8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9倍,积扩大到原来的( )。

⑵在一个减法算式里,差是16,如果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4.7,差是( )。

⑶在一个加法算式里,和是66,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6,另一个加数减少6.5,和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