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烧结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DB34_178-2012)解析

烧结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DB34_178-2012)解析

安徽省地方标准J12313-2012 DB34/ 178-2012烧结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Acceptance s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firedperforated brick masonry2013-××-××发布2013-××-××实施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烧结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Acceptance s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firedperforated brick masonryDB34/ 178—2012主编部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3年×月×日2013年合肥1前言本规程根据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1年度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1]739号)的要求,由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34/178—1999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本规程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修订后共分6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原材料质量要求、砌筑砂浆和混凝土、砌体施工、砌体工程验收。

修订的主要内容:1将原“规程”更名为《烧结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2规定“烧结多孔砖”产品是指以煤矸石、页岩等非粘土材料为原料,经焙烧而成的墙体材料;3增加“砌体工程验收”章节中的主控项目和一般控制项目内容;4增加《烧结多孔砖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调整并修改相关条款。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送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邮编:230001)。

本规程主编单位: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本规程参编单位:合肥市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办公室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章茂木廖绍锋丁昌杰帅兵吴亚俊章家海冯兰芳丁翰文宣亚云孙云飞本规程主要审查人:李善志李长青董燕囡邱立龙丰建国詹煜坤2目次1 总则 (4)2术语 (5)3 原材料质量要求 (6)4 砌筑砂浆 (7)5砌体施工 (8)5.1施工准备 (8)5.2施工技术要求 (8)5.3构造柱 (11)5.4安全措施 (12)5.5冬期施工 (12)6砌体工程验收 (14)6.1 主控项目 (14)6.2 一般项目 (15)6.3工程验收 (16)附录A《烧结多孔砖砌体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7)本规程用词说明 (18)附:条文说明 (19)31总则1.0.1 为使烧结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抗震设防烈度在7度及以下的地区,以烧结多孔砖作为墙体材料进行砌体工程施工、验收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

1.0.3 在烧结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时,除遵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的规定。

42术语2.0.1 烧结多孔砖fired perforated brick以煤矸石、页岩等非粘土材料为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小于25%,孔形为圆孔或非圆孔。

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适用于承重部位的砖,简称烧结多孔砖(P型),砖主规格为240㎜×115㎜×90㎜;配砖有半砖120㎜×115㎜×90㎜、七分砖180㎜×115㎜×90㎜。

2.0.2 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2.0.3 一丁一顺 a vertical a horizontal一皮砌丁砖,一皮砌顺砖2.0.4 梅花丁plum flower masonry同在一皮中,一块砌顺砖,一块砌丁砖2.0.5 “四一”砌筑法“four one”masonry method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添一刀头缝灰2.0.6 交接处junction纵墙与横墙相交处2.0.7 预拌砂浆ready-mixed mortar由胶凝材料、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由专业厂生产的湿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2.0.8 相对含水率percentage of moisture content含水率与吸水率的比值。

2.0.9见证取样检测evidential testing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2.0.10 实体检测inspection at original space由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采用标准的检验方法,在工程实体上进行原位检测或抽取试样在试验室进行检验的活动。

53 原材料质量要求3.0.1 烧结多孔砖的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烧结多孔砖》GB13544进行见证取样检验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0.2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安定性进行见证取样检验,检验批按同一生产厂家、同品种、同等级、同批号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砌筑水泥》GB/T 3183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0.3钢筋的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进入施工现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施工前,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0.4砂浆用砂宜采用过筛中砂,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2 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硫酸盐,及氯盐含量(配筋砌体砌筑用砂)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的规定;3 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3.0.5 构造柱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标准规定要求,不得含有污物、杂物。

3.0.6 石灰膏使用前应充分熟化,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

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和消石灰粉。

3.0.7 施工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0.8 制作砂浆或混凝土所采用的粉煤灰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有关规定。

63.0.9 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试配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计量使用。

有机塑化剂的产品,应具有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砌体强度型式检验报告。

配有构造筋的砌体,砂浆中严禁使用氯盐。

4砌筑砂浆4.0.1 砌筑砂浆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4.0.2 砌筑砂浆应满足《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标准的规定要求,并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包括稠度、流动度、和易性、分层度等),砂浆稠度宜控制在50mm~70mm,分层度不大于30mm。

4.0.3 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当材料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4.0.4 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使用。

4.0.5 砌筑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确保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配料精度控制:水泥及外加剂±2%,其他±3%。

4.0.6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自投料完起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120s;2 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180s;3 掺增塑剂的砂浆,其搅拌方式、搅拌时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砌筑砂浆增塑剂》JG/T 164 的规定;4 预拌砂浆的搅拌时间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或按产品说明书采用。

4.0.7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如施工期间最高温度超过30℃,必须分别在拌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4.0.8 当采用预拌砂浆时,其砂浆的运输、储存、使用和见证取样检验等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预拌砂浆》JG/T230标准的规定要求。

4.0.9 砌筑砂浆试块取样应取自搅拌机出料口。

同盘砂浆应制作一组试块。

74.0.10砌筑砂浆强度等级的评定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的规定执行。

4.0.11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或砌体强度进行实体检测,并判定其强度:1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2 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3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4发生工程事故,需要进一步分析事故原因。

5砌体施工5.1施工准备5.1.1 建筑物的标高,应依据标准水准点或设计指定的水准点。

5.1.2 砌体工程应在地基或基础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有冻胀环境和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应采用烧结多孔砖。

5.1.3 基础施工前,应用钢尺校核房屋的放线尺寸,其允许偏差不超过表5.1.3规定。

5.1.4 堆放烧结多孔砖的场地应平整,周边应设置排水措施。

搬运8装卸烧结多孔砖时,严禁碰撞、仍摔或翻车倾卸,垂直吊运应采用带有网罩或围栅的吊盘。

5.1.5 烧结多孔砖进入施工现场,应按品种、规格、型号和强度等级堆放,设置标志。

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堆垛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5.1.6 常温条件下,烧结多孔砖应提前1d~2d浇水湿润,砌筑时的烧结多孔砖的含水率宜控制在10%~15%。

严禁干砖上墙或砌筑时临时浇水湿砖或处于吸水饱和状态的砖砌筑。

5.1.7 砌体施工前,应在砌体的阴阳角处设立皮数杆,皮数杆应标志烧结多孔砖的皮数、灰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圈梁和楼板部位的标高,皮数杆间距不宜超过15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