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工程施工特点及措施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再限于一个简单的栽花栽草的美化,而是需要置身于一个融汇着自然、文化、艺术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因此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应放在首位,通过对景观植物的科学设计,满足人们对绿化的生理和心理上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精益求精、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
文章从分析当前综合性园林工程的施工现状和工程特点入手,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保证实现预定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围绕实现园林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园林综合工程、特点、进度、质量、投资一、综合性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园林绿化事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工程规模从单一化(纯绿化)、小规模向多元化(综合性)、大规模发展,造价上千万的综合性广场、公园、小区工程已随处可见,特别是国外著名设计公司积极参予国内园林设计市场的竞争后,给中国园林带来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使综合性园林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施工实践,发现综合性园林施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范围广,涵盖专业多。
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测量、地形整理、排水系统、给水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小品工程(假山、雕塑、喷泉等)、建筑工程(如古典建筑)、装饰工程(铺装)、钢结构按装工程、绿化及养护工程、休闲体育设施及标识等。
涵盖专业包括建筑、市政道路、装饰、给水、排水、电气、钢结构、绿化等。
2、工程量少,施工工艺复杂。
同大型建筑工程不同,综合性园林工程为了给人营造一种“视觉新颖”、“内涵丰富”“小中见大”的感觉,设计中经常采用“复杂多变”的手法,各分部分项工程通常工程量较小,同时,由于出现国外设计公司新的设计理念,形成了现代综合性园林,形成了中西园林的大融合,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造成施工成本上升。
3、工期紧,各工种交叉施工频繁。
通常综合性园林工程由于社会影响力较大,领导及市民的期望值较高,预定工期大多不足;比正常工期减少较多,这就迫使施工单位调整组织设计,增加赶工措施,组织多工种交叉施工。
4、变更量大,造价及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
造成变更量大的原因主要有:①设计同现场脱节,设计图纸同现场不符,在方案阶段,设计单位往往仅凭委托单位提供的现状图及规划图闭门设计,来到现场进行勘察测量复核,对现场地下状况更不了解。
②建设单位特别是有关领导对大型园林工程均寄予厚望,到现场视察指导较多,很多指导意见形成了建设单位的变更。
③为了赶工期,在施工方案及材料上变更较多。
5、资料复杂锁碎,结算难度大。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施工过程资料特别是签证、变更资料复杂,工程量及造价变动大,中间计量及竣工结算难度较大。
6、资金投入量大,运转困难。
因变更较多,根据审计原则,变更单价或总价待审计部门和建设单位确认后才能按合同付款比例进行支付,而审计建设部门常常要等到工程竣工后半年到一年才能确认,这就增加了施工单位工程资金运转的困难,从而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二、综合性园林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其对策从施工技术及管理角度来看,综合性园林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项目部的建设组建一个内部团结、运转高效的项目部是一个大型园林综合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特别是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的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工程进度、质量、效益的关键。
项目部必配人员: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总工(可兼施工员)、测时员、预决算员、施工队长、财务人员、资料员、材料员等。
1.1 综合性人才缺少由于现代园林工程学已成为许多专业学科的边缘科,它的专业内涵涉及到建筑、市政、水电、绿化、艺术(雕塑等)、装饰、安装、管理等,而现有院校专业设置仅仅包括2—3个专业,专业缺陷较大。
在实路中,由于大型综合性园林工程才兴起数年,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人凤毛麟角,许多管理及技术人员从纯土建或绿化专业转入往往经过很长时间的锻炼。
人才缺口大,特别是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尤为奇缺,项目经理必须是具备土建、市政、水电、绿化、装饰、艺术管理等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1.2 对策1.2.1 从公司内部各项目部选聘项目部管理人员。
1.2.2 从外单位特别是园林同行单位招聘。
1.2.3 将各专业人才细化,如测量、水电、预决算、土建装饰、绿化分别选聘、招聘,对于需要复合型人才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则侧重其管理水平,出身于园林专业或土建专业的即可。
1.2.4 对于所有选招聘人员以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优先。
2 正确把握设计理念,灵活运用设计变更园林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变更是正常的,不变更才不正常”。
前面已阐述过造成变更量大的三个因素中客观上决定了园林工程施工变更的普遍性。
由于变更的增多,将直接影响到设计效果(质量)、进度和造价,如何控制和灵活运用设计变更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具体对策如下:2.1 高度重视图纸会审,特别是开工前有施工单位参加的设计交底,把握好事前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返工和设计变更。
在开工前,项目经理要求项目总工(施工员)组织测量、土建、造价、装饰、水电、安装、绿化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仔细研究施工图,积极主动地到现场进行测量复核,及早发现问题,在设计交底时提出问题,同业主、设计、监理共同协商,提前解决问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停工等方案”的尴尬局面,从而不影响施工进度。
2.2 争取在施工现场派驻设计代表,针对现场出现的变更特别是建设方提出的变更及时设计补充。
一份好的完善的设计图纸是一个优质工程的先决条件,设计是否有新意、是否正确地把握设计意图、绿化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最终效果。
而园林工程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的现状是:大多数园林设计单位不派设计代表在施工现场,有问题电话或网络联系,特别是国外设计公司,往往在国外完成方案设计,在国内另找设计公司完成拓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设计同施工严重脱节,对现场出现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既不实际也不及时,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景观效果。
要解决这一难题,只有建设单位在设计合同中应明确设计单位派驻设计代表在现场。
2.3 园林施工单位要求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施工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配备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及时提出变更,完善变更图设计,供业主、设计确认,这是降低设计变更组织对进度影响的最主要措施。
2.4 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实施设计变更由于设计变更对原施工方案将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对施工工序、施工进度将产生较大影响。
为了将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设计变更方案一待确定,项目部应当及时调整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调配人、机、料,组织交叉施工,实施赶工措施,重点保证变更项目的优先实施。
2.5 正确处理好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是园林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
3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由前面叙述可知,由于各级领导和市民对园林工程的期望值高,大多数园林综合工程都会出现因规定的工期不足和工程变更的实施而出现日夜赶工的现象。
为了保证预期进度目标的实现,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 技术措施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工种负责人考察现场后再对施工图进行全面会审,对施工图中因设计不足有可能出现变更并影响进度的内容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设,将影响进度的变更及早解决在开工前。
编制施工方案:在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还要考虑是否满足进度的需要。
3.2 管理措施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编制要充分考虑到阴雨天和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对进度的影响,将不可预见因素有可能造成的进度滞后也要考虑进去。
3.3 组织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对进度计划的实现存在直接制约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
3.3.1 人员:在综合工程中标后,公司即针对中标工程的施工特点和难度及时组建工程项目部,配套有施工经验且素质高的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施工员)、材料员、预决算人员、财务人员、资料员等。
项目经理再向公司提出配备各专专业有经验的施工队长和施工班组。
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班组的人员素质是确保进度计划顺利完成的首要因素。
3.3.2 材料供应:在工程工工前,项目总工(施工员)就要组织各专业人员对施工图中的工程量进行计算,特别是加工时间长,难以采购的原材料如花岗岩、防腐木地板、假山石、喷泉设备、雕塑小品、绿化大规格苗木等要进行精确计算,提前订购,严防“停工待料”现象的发生。
同时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要确保原材料的采购质量,防止因不合格材料退货而影响原料的供应从而对工期造成影响。
3.3.3 为了保证进度目标,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进行施工也是提高施工进度的重要手段。
如测量上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放红比用经纬仪、皮尺等方格网放线法在测量精度和测量速度上都会有数倍的提高。
在土方或造坡工程中,采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机械作业将大大提高土方工程包括管理线开挖、填埋工程的进度。
3.3.4 为了提高工程进度,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施工进度滞后的情况及时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在赶工措施上,可以通过增加现场施工人员作业班组、施工机械设备和各作业班组交叉施工,延长作业时间(包括夜班作业)等措施提高施工进度。
3.3.5管理措施:对进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是班组作业人员要实行定量承包,将进度同效益挂钩,充分调动所有作业人员的积极性。
4 质量控制的保证措施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景观效果最终要通过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和普通民众的检验和认可。
因“众口难调”,同时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通过景观效果来实现的。
因此,这就更加凸显对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的重要性.4.1 设计质量是确保园林景观效果的首要因素事前控制的保证方法主要通过设计招标,组织专家对施工图进行全面细致的会审,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的会审意见和施工过程中对设计的合理调整四个方面来实现的。
特别是设计招标和施工中的结合现场实际进行的设计调整是事前、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体现。
设计招标在国外运用普遍,实践证明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4.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承包单位为主体来实现的,具体通过施工主体、施工对象、施工方法、施工手段、施工环境等五大要素进行质量控制。
4.2.1 施工主体:即人员的素质包括项目部管理者一线作业班组人员的素质,要求在项目部组建时必须选择有丰富管理和施工经验的人员,承担园林综合工程的管理和施工。
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全面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对图纸要求的质量标准及国家有关质量标准、施工规范做到心中有数,并自觉地付诸到施工实践中。
4.2.2 施工对象及原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等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如花岗岩、防腐木、钢材、水泥、大树等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质量标准采购,必要时到材料供应单位采购考察,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