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课件】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医学课件】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冯玫
人体八大系统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糖皮质激素可分为:
天然 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合成 糖皮质激素
强的松
糖皮质激素作用
强的松龙 伴显著盐皮质激素样作用
氟氢可的松
甲泼尼龙 去炎松 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肾脏
肾上腺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 HPA轴
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 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的分泌
大脑其他区域,如海马 下丘脑 (通过垂体门脉系统)
H-P-A 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不同剂量下的作用机制 - 小剂量
每日≤7.5mg 泼尼松的等效剂量 占据50%以下的受体 几乎无副作用(如骨质疏松) 用于维持治疗或替代疗法
不同剂量下的作用机制 - 中剂量
7.5mg<每日泼尼松的等效剂量≤30mg 占据所有受体的50%以上,小于100% 大部分自身免疫病的起始治疗剂量都不会大于30mg/日 副作用随剂量与时间的增长而加大
内容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用途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法、使用原则、不良反应及防治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
促进胚胎发育,特别是胎儿肺成熟; 调节物质代谢; 调节免疫及抗炎作用; 促进周围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调节血
不同剂量下的作用机制 - 大剂量
30mg<每日泼尼松的等效剂量≤100mg 受体饱和度随剂量而增加,当达到100mg泼尼松时几乎
全部受体被结合,基因组效应达最大值。 用于亚急性起病、急进进展的结缔组织疾病或严重内脏
并发症的自身免疫病; 由于副反应严重,不能长期使用。
不同剂量下的作用机制 - 超大剂量
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范围
分类
剂量
糖皮质激素 受体占有率

泼尼松:≤7.5mg/日
剂量

泼尼松:7.5~30mg/日
剂量

泼尼松:30~100mg/日
剂量
超大 剂量
泼尼松:> 100mg/日
冲击 大于250mg/日泼尼松等效剂量(静脉)一日或连 量 续几日(不超过5日)
<50% 50~100%
100% 100% 100%
糖皮质激素作用 极少盐皮质激素样作用
内容
✓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用途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法、使用原则、不良反应及防治
剂量的划分
根据糖皮质激素的基因组效应将糖皮质激素分为 小剂量 中剂量 大剂量 超大剂量 冲击剂量
不同剂量下的作用机制 - 冲击治疗
大于250mg/日泼尼松等效剂量(静脉)一日或连续几日 (不超过5日) 强调的是剂量“非常大”,不是“间歇”用药 关于“冲击疗法”有两点争议: 将250mg或>250mg的泼尼松就命名为“冲击”是否
合适,因用药数天就减量或停止; 此剂量的“非基因效应”如何起作用。
100mg<每日泼尼松的等效剂量 将胞浆受体全部结合,再增加剂量会影响药代动力学和受体的
合成、表达。 尽管受体饱和度不再增加,但还可能通过“非基因组效应”增
加疗效,即由膜结合受体介导或直接影响膜的生理功能而达到。 用于急性起病或威胁生命的血管炎等 疗效是否直接与剂量相关尚不得知 由于戏剧般的副作用,不能作为长期治疗
应激状态
电击、烧伤、中毒、缺氧、寒冷、 过劳、传染病和强烈的情绪激动等
大脑皮层 下丘脑
垂体门脉 腺垂体
肾上腺素在血浆中的浓度增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肾上腺皮质
氢化可的松类糖皮质激素
分泌的调节 - ACTH的分泌反馈机理
氢化可的松(内源性) 合成激素(外源性)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 -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分解代谢
同化作用
负氮平衡
糖皮质激素抑制蛋白合成的作用多出现在长期大量应用时, 在儿童及创伤病人表现得尤为明显,能使生长发育延迟、肌萎 缩、骨质疏松和伤口愈合不良。
垂体 ACTH 肾上腺皮质
萎缩
分泌的调节 –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节律
24 Hour Day"ON"
period
20
day
night
15
10
5
0 8AM
4PM
12Mid.
8AM
24 Hour Day"OFF" period
day
night
4PM
12Mid.
8AM
血浆17-羟类固醇ug/100ml
正常分泌
管内皮的通透性,维持血压; 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对于记忆、情绪等高级中枢
活动起重要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
物质代谢: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 水盐代谢 对钙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 -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分解:使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加 强,蛋白质合成抑制,血清中氨基酸含量和尿中 氮排出增加,造成负氮平衡。大量长期应用会造 成生长缓慢、肌肉消瘦、创伤难愈、皮肤变薄等。
外源激素使用后
糖皮质激素的这种昼夜分泌节律性,为临床
*G. Delespesse, Corticotherapy
分泌的调节 - 生物节律
正常人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性。主要是由 ACTH的节律变化引起的。
24-小时生物节律: 高峰: 8 AM 低谷: 24 PM
内容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用途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法、使用原则、不良反应及防治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 HPA轴的反馈调节
糖皮质激素的来源
肾上腺是位于肾脏上方的三角型样腺体
H: Hypothalamus-下丘脑 P: Pituitary-垂体 A: Adrenal gland-肾上腺
垂体
(通过全身循环)
肾上腺皮质
血浆中游离可的松
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兴奋效应 =抑制效应(负反馈)
血浆中与蛋白 结合可的松
分泌的调节 - ACTH的分泌应激机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