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开启智慧心灵
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孩子们一生幸福的根本。
东街小学在深入开展“小公民道德之星暨先进班级”创建活动中,把读经诵词列为八项主题教育活动之一,并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以“开启智慧头脑,培育圣贤心灵,弘扬道德文化,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大大丰富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金钥匙,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年来,先后有12个班级被评为省、酒泉市和我市小公民思想道德先进班级。
2009年12月,六(4)班被评为酒泉市优秀中队,学校被酒泉市文明委命名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5月,学校关工委被评为敦煌市“五好关工委”,9月,排练的节目《走近国学经典,浸润诗韵书香》参加“庆国庆”敦煌市青少年国学道德经典诵读大赛获一等奖,12月,《新公民教育研究》课题获酒泉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营造氛围,提高认识
国学经典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历久弥新,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培育学生小公民道德的精神阳光,对于开启智慧头脑、培育圣贤心灵、弘扬道德文化、实现民族复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召集“五老”成员协商、讨论,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名人名言、
展板等平台,开辟了国学经典专栏,创建了“传统文化墙”,以多种形式舆论造势,营造出了浓郁的活动氛围。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关工委先后组织师生开展了经典诵读和文明礼仪培训,通过聆听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范登辉经典诵读讲座、观看金正昆教授《文明礼仪》讲座录像和“颂师德、树形象”教师普通话演讲比赛等活动,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育人观念,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责任性和积极性,都更加自觉地把活动记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学校还开展了《新公民教育研究》课题实验,通过调查摸底、深研细究、实践反馈、总结提高、推广应用、引领诵读等环节,共发表实验性论文10余篇,理论指导实践,相得益彰,有效地整体推进了此项活动。
二、系统安排,抓好落实
学校关工委以《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名言警句、唐诗宋词为主要内容,筛选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深入组织开展“读经诵词”活动。
要求低年级学生读背《三字经》,熟记名言警句和古诗词各10首(篇);中年级学生读背《千字文》、《增广贤文》,熟记名言警句和古诗词各20首(篇);高年级学生读背《弟子规》,熟记名言警句和古诗词各30首(篇)。
用《三字经》培养学生的礼仪规范,用《千字文》熏陶道德品格与心灵,用《增广贤文》启迪聪明才智,用《弟子规》培养爱国爱民的思想,积累名言警句,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积累唐诗宋词,让学生有了儒雅的学者风范。
学校严格保证天天诵读,坚持利用晨读20分钟组织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各班均制定有检查制度,或齐诵或独诵,或小组诵或全班诵,形式不拘一格。
学校关工委坚持定期对
各班诵读情况进行指导和抽查,每逢寒暑假,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划定范围指导读背15篇经典诗文,开学后,各班或鉴赏或诵读,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中逐步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做人处事哲理,从而在全校形成了读经诵典的良好风尚。
三、精心策划,活动育人
学校精心策划每一项主题教育活动,将读、背、说、演、做溶于一体,着重抓好“四个结合”,突出了活动的实效性。
一是经典诵读与课间游戏相结合,以往拍拍手,跳皮筋等游戏的顺口溜,如今换成了“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昔时贤文,诲汝谆谆”等内容,每当下课铃响,诵读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校园中顿时诗情盎然。
二是经典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经典走进课堂,语文、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师积极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经典故事,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增进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哲理性。
三是经典诵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将诵读感受和体会写出来,不但丰富了作文内容,而且开启了智慧的头脑。
四是经典诵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坚持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培训班,家长与班主任共同探讨具体措施办法,架起了家校携手齐抓经典诵读活动的桥梁。
在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美化家园、孝敬老人和感恩。
每年学雷锋日,各班的“读经诵词爱心小队”都会争先恐后走上街头,清理垃圾广告,擦洗沙洲乐园公共设施,在孔子塑像前开展“经典咏怀”活动,“读经诵词慰问小队”到“陇人骄子——何永梅”的家中,为何奶奶打扫庭院,展示自编自演的经典诵读节目,送去关爱。
2010年5月,600余名师生在市关工委“五老”成员的讲解中了解了党河大桥的变迁,还诵读了《道德经》,齐唱了经典红
歌,表演了群口经典快板。
9月,学校组建“百人诵读方阵”,在全市普通话宣传启动仪式上,展示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的风采。
国庆节,开展了“我与经典诗词同行”诵读大赛,各班节目精彩纷呈,形式多样,那朗朗上口的诵读无不寄寓着孩子们进步的心声。
11月,与福娃欢欢希望小学开展了“手拉手诵诗词、结对子同进步”活动,把活动延伸到了农村学校。
四、评比激励,启迪心智
学校以读背熟练程度、意义理解和实际应用等为标准建立了评比激励长效机制,各班都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特色鲜明的评比激励措施,学生先在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班级再按周或月定期评选“读经诵词好少年”、“读经诵词小冠军”、“读经诵词小明星”、“读经诵词优秀小组”等。
学校通过开展“读经诵词比赛”、“经典诵读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坚持设立“读经诵词模范班集体”、“读经诵词小能手”等奖项,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学校保障奖励经费到位,每年投入达10000余元。
评优树模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读背经典的兴趣。
现今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礼貌等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再加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
国学经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后,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走进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的日常行为,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五、陶冶情操,初见成效
国学经典高度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优秀的古
典经文意存高远,有利于孩子们养成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人人争做文明人。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增强。
学校学生品德操行合格率一直保持100%,优良率达98%以上。
三年来,师生累计给地震灾区等捐款达50000余元,好人好事更是层出不穷,六年级(1)班的魏一同学就将《增广贤文》中的“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落实在了具体行动中,去年9月的一天中午,他在上学途中捡到了一张存有20000余元的建行工资卡,几经周折,终于送还给了失主,四(2)班秦晨在上学路上捡到价值3000元的手机上交学校归还失主,像这样拾金不昧、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等事例屡见不鲜。
二是学生的精神面貌明显转变。
读经诵词活动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绝大多数孩子会为下班的父母端上一杯茶,说一句问候的话,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扫地,对长辈也知道嘘寒问暖,还能踊跃参加书信文化大赛等各类比赛活动,每年都有100余名学生获校级以上奖励。
一年级(1)班的范丽乔同学能熟练背诵几百句《三字经》、几十首唐诗、几十句弟子规,六年级(3)班有30余名学生不但能背而且能用舞蹈进行展示。
三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读经诵词活动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发表省市级教育教学论文(含获奖)达150余篇,在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检测统考中,我校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东街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突出了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实效性,
促进了校风和学风建设,今后我们将不断推陈出新,大胆探索与实践,真正让国学道德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开启他们智慧的心灵。
经典诵读活动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常抓不懈,要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品质,我们还要加倍努力,才能真正推动此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