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酸碱盐反应规律小结

初中酸碱盐反应规律小结

初中酸、碱、盐化学反应规律小结一、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书写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1、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既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还要考虑酸和盐的特点。

金属与酸反应:活泼金属 + 酸—→盐 + 氢气(H以前)(一般是稀HCl和稀H2SO4)金属与盐反应:金属 + 盐—→新盐 + 新金属(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前置后)(可溶性盐)2、金属与硝酸(浓、稀)和浓硫酸一般可以发生反应,但不属于置换反应,参加反应的金属也不受氢以后的限制。

原因是这些酸有强氧化性,反应比较复杂,一般不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水。

故不能使用。

如:(化学方程式初中不要求) 4Zn+10HNO3(稀)==4Zn(NO3)2+N2O↑+5H2OCu+2H2SO4(浓)Δ CuSO4+SO2↑+2H2O金属与浓盐酸可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但浓盐酸有挥发性,使产生的氢气混有氯化氢气体〔可以用碱溶液(如NaOH、KOH溶液)吸收而除去〕,故不宜选择使用。

碳酸(H2CO3)的酸性较弱(是弱酸),一般不选择。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比盐中所含金属元素的位置要靠前;参加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盐。

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置换反应才能进行。

特别注意:对于“钾、钙、钠”等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金属,跟盐溶液反应是时情况比较复杂,一般不属于置换反应,一般也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就不能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总反应:2Na + CuSO4 + 2H2O == Cu(OH)2↓+ Na2SO4 + H2↑4、特别注意:活泼金属“钾、钙、钠”与酸反应时,仍然是与酸直接反应。

请不要和第3点的特别注意相互混淆。

如: 2Na + H2SO4 == Na2S04 + H2↑ K + HCl == KCl + H2↑(不要认为先和水反应,再和酸反应)5、特别强调:单质铁与酸、与盐发生置换反应时,一般生成亚铁盐(其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如: Fe + 2HCl == FeCl2 + H2↑ CuSO4 + Fe == FeSO4+ Cu二、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正确书写酸和碱、酸和盐、碱和盐、盐和盐的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首先要考虑反应物的溶解性,这是前提条件。

当反应物条件符合以后,才能考虑生成物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是否有沉淀或气体或水产生,如果有则复分解反应能进行,反之则不能进行。

2 、酸的溶解性规律:初中接触的酸一般都可溶,其中H2SO4、H3PO4是不挥发性酸。

HCl、HNO3、H2CO3有挥发性,是挥发性酸。

但要注意H2CO3的挥发性表现为不稳定性(是化学性质):H2CO3 == H2O + CO2↑。

碱的溶解性规律:钾、钠、钡、铵[KOH、NaOH、Ba(OH)2、NH3·H2O]的碱可溶,Ca(OH)2微溶,其余的碱不溶。

注意:①氨水有挥发性,和H2CO3一样,也表现为不稳定性(是化学性质):NH3·H2O == NH3↑+ H2O②AgOH为白色沉淀,但非常不稳定,在溶液中生成的同时马上分解产生褐色的氧化银沉淀:2AgOH == Ag2O↓ + H2O盐的溶解性规律:钾、钠、铵盐、硝酸盐溶得快;盐酸盐(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银、钙(银、钙微溶);碳酸盐溶解钾、钠、铵(的碳酸盐),微溶碳酸镁,其它一般往下沉。

注意:Fe2(CO3)3、Al2(CO3)3遇水分解。

如:Fe2(CO3)3 + 3H2O = 2Fe(OH)3↓+ 3CO2↑3、酸和碱的反应:酸 + 碱→盐 + 水(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酸溶液与碱溶液的反应:一般都能发生反应,即酸碱不受限制。

这种类型一般要求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和是否反应完全。

A、如果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颜色的突然变化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和是否反应完全。

如:NaOH + HCl == NaCl + H2O (见课本P162实验)B、如果反应有沉淀产生,可以通过观察沉淀刚好不再产生(或不再增加)的现象判断该反应是否完全进行。

如:Ba (OH)2 + H2SO4 == BaSO4↓+ 2H2O(2)、酸溶液与难溶性碱的反应:参加反应的酸一般是强酸,如HCl、H2SO4、HNO3,而碳酸(H2CO3)是弱酸,一般是不能与难溶性碱反应。

此类型的反应主要现象是“难溶性碱(即固体反应物)逐渐减少(溶解)甚至消失。

”当固体反应物刚好消失时,反应完全。

如:Mg(OH)2 + H2SO4 == MgSO4 + 2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Ca(OH)2 (固体)+ 2HNO3 == Ca(NO3)2 + 2H2O4、酸和盐的反应:酸 + 盐 == 新盐 + 新酸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酸必须可溶于水。

参加反应的盐一般也要溶于水,如果不溶于水,必须溶于酸。

当反应物条件符合以后,再考虑生成物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具体反应条件说明如下:(1)、参加反应的酸:一般是用强酸(HCl、H2SO4、HNO3)来制取弱酸(H2CO3、H2S等),不能用弱酸制取强酸,即用H2CO3等不能制取得到HCl、H2SO4、HNO3 等强酸。

如MgCO3+H2SO4==MgSO4+H2O+CO2↑和Na2S+2HCl==2NaCl+H2S↑(强制弱)等反应的发生,符合此条件,也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而H2CO3+CaCl2、H2CO3+MgSO4等则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也得不到HCl、H2SO4 。

强酸和强酸也可以相互制取,例如:用HCl可以制取HNO3 (如:AgNO3+HCl==AgCl↓+HNO3);用H2SO4可以制取HCl (如: BaCl2+ H2SO4==BaSO4↓+2HCl ),原因是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AgCl、BaSO4。

)。

(2)、参加反应的盐:可溶性盐或不溶性盐都可以。

但是当化学反应有沉淀产生时,要求参加反应的盐一定要溶解于水,否则反应很难进行。

例如:AgNO3 + HC l == AgCl↓+ HNO3 Ba(NO3)2 + H2SO4 == BaSO4↓+ 2HNO3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而CaCO3 + H2SO4、AgCl + H2SO4、BaCO3 + H2SO4等物质混合,反应一般不能进行。

〔原因是(以CaCO3 + H2SO4为例):如果CaCO3和H2SO4可以发生反应生成CaSO4、H2O和CO2气体,表面上看是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但是由于CaSO4微溶于水,生成较多时可以产生沉淀,该沉淀可以覆盖在反应物CaCO3固体的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所以该反应实际上不能发生。

同理AgCl+H2SO4、BaCO3+H2SO4也不能发生反应。

〕特别说明:酸和盐的反应,初中化学只要求掌握①、用HCl、H2SO4、HNO3和碳酸盐反应制取H2CO3(碳酸盐可溶、可不溶,但是当碳酸盐不溶时,生成的新盐必须溶于水,否则反应很难进行。

如:BaCO3+H2SO4、Ag2CO3+HCl、Ag2CO3+H2SO4、CaCO3 +H2SO4等就不能发生反应。

)。

②、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AgCl、BaSO4(包括生成微溶的CaSO4、Ag2SO4)的反应。

即掌握AgNO3和HCl、AgNO3和H2SO4、BaCl2和 H2SO4、 Ba(NO3)2和H2SO4、CaCl2和H2SO4、C a(NO3)2+ H2SO4等的反应。

5、碱和盐的反应:可溶性碱 + 可溶性盐 == 新碱 + 新盐反应条件:(1)、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碱和盐都必须可溶于水。

(2)、生成物:当反应物条件符合以后,要求生成物一般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有时也可以是气体或水。

如:2NaOH+CuCl2==Cu(OH)2↓+2NaCl (碱是沉淀)Ca(OH)2+K2CO3==CaCO3↓+2KOH (盐是沉淀)NH4NO3+NaOH==NaNO3+H2O+NH3↑(有气体和水)MgSO4+ Ba(OH)2== BaSO4↓+Mg(OH)2↓(两种都是沉淀)(NH4)2CO3+Ba(OH)2==BaCO3↓+ H2O+NH3↑(沉淀、气体、水都有)特殊: 2NH4Cl(固体)+Ca(OH)2(固体)==CaCl2+ H2O+NH3↑6、盐和盐的反应:可溶性盐 + 可溶性盐 == 新盐 + 新盐反应条件:(1)、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两种盐都必须可溶于水。

(2)、生成物:在反应物条件符合以后,要求生成物一般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如:NaCl + AgNO3 == AgCl↓+ NaNO3CuSO4 + BaCl2 == BaSO4↓+ CuCl2Ag2SO4(溶液)+ BaCl2 == BaSO4↓+ 2 AgCl↓三、碱性氧化物和酸的反应: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反应条件:与酸和盐的反应条件相似。

参加反应的酸:一般是强酸(HCl、H2SO4、HNO3)参加反应的碱性氧化物:可溶或不溶都可以。

但是当化学反应有沉淀产生时,要求参加反应的碱性氧化物一定要溶解于水,否则反应很难进行。

如:Ag2O 和HCl 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四、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酸性氧化物 + 碱 == 盐 + 水(一般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碱一般为可溶性碱〔KOH、 NaOH、Ba(OH)2、NH3·H2O、 Ca(OH)2〕注意:生成盐的组成要以酸性氧化物所对应的酸的组成来判断。

如:酸性氧化物CO2、SO2、SO3所对应的酸分别为H2CO3、H2SO3、H2SO4,则生成盐分别为碳酸盐、亚硫酸盐、硫酸盐。

注意:23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下面是金属和酸和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来判断。

1、酸+活泼金属的反应:排在H以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H22、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如:Fe+CuSO4= Cu+FeSO4Ag+CuSO4 银排在Cu的后面,没有铜活泼,不能反应Cu+AgCI 不反应,因为AgCI 不溶于水(不是盐溶液)复分解反应: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不是都能发生的,是有条件的:生成沉淀、气体或者水,三者有其一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