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识别植物种类的方法一、运用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的理论来提高识别各个植物类群的能力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能产生种子(不形成果实)的一群维管束植物;被子植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种子外包有子房壁(形成果实),是一群演化水平最高、结构与机能最复杂、种类最多、经济用途最大、分布最广的最高级的维管束植物。
植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在自然条件下不断地选择和影响下,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构造等特征,与其亲缘关系和进化的程度,一般来讲是相适应的、是统一的。
因此,植物的特征,特别是形态特征,便成为人们容易辩论和掌握的植物系统演化上的重要标志。
系统分类既然必须以进化原则为依据,则植物的形态学特征便成为分类的主要标准之一,特别是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作为分类的标准最为普遍,因为这些特征的变异要比营养器官小,相对来讲是比较稳定的。
在被子植物的分类中,一般以子叶的数目、叶脉的类型、中柱的类型、花部排列的状况、数目、离生或合生,两性或单性,以及果实、胚乳的有无等作为纲、目、科的特征;而各部器官的形状、大小、颜色、有毛与否等性状,则常用作属、种的分类依据。
习惯上把现存分类群中也为祖先所具有的性状看作是原始的性状,而把那些多少显得特化的性状看作是进化的性状。
如能掌握这些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的理论,就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每个植物类群在整个植物系统演化中的位置,也就是说,这个植物类群在系统演化中是属于原始的类群,还是比较进步或是最高级的植物类群。
二、注意从植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中提高识别植物种类的能力任何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周围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也就是说,每一种植物在通常的情况下,只能在对它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
植物的这种特性,正是在植物长期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过程中所形成的。
因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就会有不同的植物种类。
如水稻可以生长于水田,而玉米、小麦只能种在旱地,柑桔生长于我国亚热带,而苹果则分布在温带。
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又能反映环境的各种特点,如常绿林植物反映出该地区全年温度较高,雨量丰富;落叶植物是冬季低温的反映。
而植物的生长发育对环境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此可见,植物与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辩证关系。
植物能改造环境,同时又是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
环境是各个生态因子的总和,它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和土壤等,这些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如温度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空气湿度和土壤的含水量等又具有相互调剂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懂得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是各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正是由于不同的植物要求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因此,很多植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界线,俗话讲,“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不过长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不过淮河,”基本上指出了这二种植物的分布界线。
根据植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我们还可以看出各种森林的分布是和气候带密切相关的;在热带高温多雨的地方,分布常年茂密的热带森林;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分布着四季常青的常绿阔叶林;而在温带四季明显,冬季寒冷干燥的地区,分布着落叶阔叶林,在寒温带、亚寒带有漫长严寒的冬季,分布着特别耐寒的针叶林。
可见地球上的植物的水平分布形成的带状(植物带),是和气候带相适应的。
在我们识别植物种类时或利用工具书鉴定植物种类时,必须考虑到每种植物所要求的生长的环境条件和它在地球上分布的规律,从而必将会提高我们识别科、属、种的实际能力。
三、提高识别科、属能力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在野外实习中,要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分类原理和方法去提高识别科、属、种的能力。
最有效的方法是到实践中去,把学过的分类理论和实际的东西结合起来,而植物分类学的野外实习,正是这种最有效的实践活动。
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1、根据各个类群的鉴别特征识别植物如果见到这种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形成果实),那可肯定是属于被子植物;如果这种植物具有羽状或网状叶脉,花的基数又是4—5数、直根系,那它不可能是单子叶植物,而是一种双子叶植物。
其次,可观察该种植物的营养体和花、果的特征,如果我们看到的这种植物是一种具有卷须的草质藤本植物,而且是单性花,子房下位、侧膜胎座,瓠果等特征,就可确定它是属于葫芦科的植物了。
最后根据花药卷曲,雄蕊3(A(2)+(2)+1),花瓣成流苏状的特征,便可知道它是属于葫芦科的括楼属(Trichosanthes)中的植物。
2、利用科的突出特征提高识别科的实际能力用这这种方法,虽然有不少片面性,但在野外实习时采用,仍会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生活中遇到的裸子植物种类比较少,在识别科、属上比较容易。
遇到困难时,可查江西植物志检索表第366页至504页。
被子植物种类比较丰富。
为了便于运用,现将一些科的突出特征列表于后。
(双子叶植物130科,单子叶植物23科)常见被子植物各科特征简表(见附录A)3、利用植物检索表提高识别科、属、种的能力随着全国植物志和地方志的陆续出版,为我们在鉴别植物种类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因为检索表所包括的范围各有不同,所以,有全国检索表,也有观赏植物或冬态植物检索表等,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不同的检索表,绝不能在鉴定木本植物时用草本植物检索表去查。
最好是根据要鉴定植物的产地确定检索表。
如果要鉴定的植物是从江西地区采来的,那么,利用江西植物检索表或江西植物志,就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
鉴定植物的关键,是应懂得用科学的形态术语来描述植物的特征。
特别对花的各部分构造,要作认真细致的解剖观察,如子房的位置、心皮和胚珠的数目等,都要搞清楚,一旦描述错了,就会错上加错,即使鉴定出来,肯定也是错误的。
根据这些特征就可以利用检索表从头按次序逐项往下查,首先要鉴定出该种植物所属的科、再用该科的分属检索表,查出它所属的属;最后利用该属的分种检索表,查出它所属的种。
为了保证鉴定的正确,一定要防止先入为主、主观臆测和倒查的倾向,要遵照以下几点去做。
a、标本要完整。
除营养体外,要有花、有果。
特别对花的各部分特征一定要看清楚。
b、鉴定时,要根据观察到的特征,从头按次序逐项往下查。
在看相对的二项特征时,要看到底哪一项符合你要鉴定的植物特征,要顺着符合的一项查下去,直到查出为止。
因此,在鉴定的过程中,不允许跳过一项而去查另一项,因为这样特别容易发生错误。
c、检索表的结构都是以两个相对的特征编写的,而两项号码是相同的,排列的位置也是相对称的。
故每查一项,必须对另一项也要看看,然后再根据植物的特征确定符合哪一项,假若只看一项就加以肯定,极易发生错误。
只要查错一项,将会导致整个鉴定工作的错误。
d、为了证明鉴定的结果是否正确,还应找有关专著或有关的资料进行核对,看是否完全符合该科、该属、该种的特征,植物标本上的形态特征是否和书上的图、文一致。
如果全部符合,证明鉴定的结论是正确的,否则还需再加以研究,直至完全正确为止。
附:被子植物代表科分属检索表毛茛科分属检索表1. 子房有数颗或多数胚珠;果实为蓇葖果,稀为蒴果或浆果。
2. 花的直径通10厘米以上,雄蕊离心发育,花盘存在,果皮革质..................................................1. 芍药属Paeonia2. 花的直径6厘米以下,雄蕊向心发育,花盘无;果皮膜质、纸质或肉质。
3. 花两侧对称,总状花序,花柄有2片小苞片。
4. 上萼片无距,花瓣有爪,无退化雄蕊.................2. 乌头属Aconitum4. 上萼片有距,花瓣无爪,退化雄蕊2枚..............3. 翠雀属Delphinium3. 花辐射对称,单歧聚伞花序,若为总状花序,而无小苞片。
5. 花多数排列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4. 升麻属Cimicifuga5. 花单独顶生或少数排列成单歧伞形花序。
6. 根状茎黄色;叶为单叶;退化雄蕊不存在...............5. 黄连属Coptis6. 根壮茎、块茎不为黄色;叶为一回或二回以上的三出复叶。
7. 叶的裂片和牙齿先端稍凹,有腺体;花瓣有长爪,心皮2个,基部连合;果实呈人字形..........................6. 人字果属Dichocarpun7. 叶的裂片或牙齿先端全缘,无腺体;无花瓣,心皮通常2个以上,分果;果实不为人字形.8. 一回三出复叶;花小,萼片白色,雄蕊8~14枚,花柱长为子房的1/5左右,花瓣小,杯状.....................7. 天葵属Semiaquilegia8. 二回以上的三出复叶;花中等大,萼片蓝紫色,雄蕊多数,花柱长为子房1/2花瓣稍大,不为杯状............8. 耧斗菜属Aquilegia1.子房有1颗胚珠;果实为瘦果。
9. 叶对生。
10. 多年生草本植物;萼片覆瓦状排列,花柱果期不延长,不呈羽毛状...........................................9. 银莲花属Anemone10. 木质藤本植物;萼片镊合状排列,花柱果期伸长呈羽毛状...........................................10. 铁线莲属Clematis9. 叶互生或基生。
11. 萼片通常无瓣状,白色、黄色、蓝紫色、稀淡绿色,花瓣缺.........................................11. 唐松草属Thalictrum11. 萼片通常小于花瓣,多为绿色,有花瓣,黄色、白色。
12. 陆生草本植物,稀水生;花瓣黄色;瘦果平滑,或有刺或有瘤状突起.........................................12. 毛茛属Ranunculus12.水生草本植物;花瓣白色,稀为黄色;瘦果有横绉褶......................................13. 水毛茛属Batrachium十字花科分属检索表1.果实成熟后开裂。
2. 长角果。
3. 果实有喙。
4. 花黄色,稀白色;果实线形或长圆形,圆管状,稀近压扁;种子球形,稀卵形,无翅....................................1. 芸苔属Brassica4. 花紫色或浅红色;果实线形,4棱或压扁;种子扁平状,有时有狭翅...................................2. 诸葛菜属Orychophragmus3. 果实无喙。
5. 植株无毛或有单毛,有时有糙毛。
6. 叶片全缘,浅裂或羽状分裂;花黄色;果实线状圆柱形或线形,稀椭圆形或球形.....................................3. 蔊菜属Rorippa6. 叶片有各种羽裂,或为羽状复叶.花白色,淡紫红色、紫色或淡紫色;果实线形或近圆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