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与分镜头创作》讲义第一部创意阶段一、简介200字以内1、影片类型:爱情片、恐怖片、动画片、战争片、喜剧片,恐怖片、动画片、动作片、喜剧片、科幻片,论理片、恐怖片、科幻片、动作片、故事片,恐怖片、论理片、动画片、战争片2、影片主题思想。
二、梗概500字左右1、故事大意2、人物简介第二部提纲阶段一、大纲(脚本)1、大纲要具备的是故事、情节、动作,而不是心理分析,情感宣泄。
要表达你的情感,也要通过动作、情节的设计来达到,把情境都编排好,让读者由内而外产生共鸣。
故事写作模板主题:(促使主角做出行动的原因,即主角的欲望或需求。
必须为一种情感或者一种状态)干扰事件:(扰乱人物生活的困境或者危机)主角:(戏剧行动的发起者,干扰事件的受害人,必须是“人”)对手:(戏剧行动的主动或被动回应者,有时也指故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必须为“人”)2、大纲常犯的毛病有:流水帐:一件件事罗列下来,之间缺乏联系。
太琐碎:太着重于细节,忽略整体的故事性。
太虚:看似洋洋洒洒,实则没有具体的故事,全是想法、概念和解释。
太假:不论人物还是情节都有明显的斧凿痕迹,一看就是创作者想当然的产物。
太投入:把自己代入人物,抛弃了讲故事的客观冷静视点。
二、人物小传要写他的名字、年龄,和剧中其他人物的关系,其次是他的身份、职业、兴趣爱好,很多时候还要写他的前史。
他的童年,他曾经的恋爱史,他成为现在这种性格的原因背景等等。
第三部故事展开阶段一、故事原本1、主旨陈述(主题+基本动作+目的句)寻找主题试着问自己:“促使(主角)行动的情感/欲望/需求是()”切记,()内必须是一个名词。
他可以是一种简明、直接,的情感。
例如爱。
也可以是一种与情感相联系的需求和欲望,比如成功。
写下主题确定主角为主角设计姓名、性别、性格、年龄、身份。
如果有可能,设计好前史,即主角曾有的并且可能对现在的行动产生影响的经历,在故事中可以此为主角设计奇特的行动。
提示:最好写自己熟悉的社会角色,尽量避免“陌生人”。
最后,写下“(主角的名字),这是一个……样的男/女人”设计干扰事件设计一个打破主角稳定生活的事件,可大可小,但是必须与主题发生关系,一般来说,即会对主角满足其需求或欲望产生威胁。
设计方法:可以从主角的前史和目前的职业、日常生活入手,代入角色思考,本着令主角产生强烈情绪波澜的目的,从稳定中寻找突破口。
自我练习:正在聚精会神上课的学生,最在乎什么,突然发生什么最令他失望?望子成龙的高考生家长,最关注什么,发生什么会让他们难过或惊喜?一位单亲妈妈,最害怕什么?一个小偷,最渴望什么?最后,写下“(主角)遇到了……(干扰事件)”确定基本动作根据主题和主角的特质,设计出主角的基本反应,并(最好)用一个及物动词(词组)将它概括出来(不强求)。
例如,一位母亲在儿子犯罪之后,从包庇儿子到鼓励儿子自首,整个过程,它的基本动作就是帮助,而对手也自然出来了,那就是儿子。
确定基本动作相当于定方向,主角在整个故事从头到尾的基本动作必须是一致的,否则故事肯定出了问题。
确定基本动作可以便于我们检查自己对于故事情节的设计。
写出目的句根据主题和基本动作,用简明的句子将其合理串连在一起。
这往往也是故事的核心冲突。
即“主角想要做什么”。
到此,主旨陈述(主题+基本动作+目的句)便完成了。
2、戏剧性前提设计戏剧动作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戏剧动作。
戏剧动作不同于物理上的动作,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引发了另一个人的反应,这一整个环节才是一个戏剧动作。
由此可见,戏剧动作必然是由主角和其他角色(包括对手)共同完成。
一般来说,对手领导阻碍势力,并对主角的行动做出反应。
但是,一个故事往往还有其他人物对主角的行动做出反应,他们可以是“敌人”也可以是“战友”,但是,无论怎样,所有戏剧动作,都适用一个原则:情感——(动作)行动——反应即戏剧动作是由主动方出于某种感受(需求、愿望、欲望),做出相应的动作(行为),同时引发了被动方的反应。
必须要保证动作和情感的统一并要求细致,否则人物的行动就会显得莫名其妙,生硬虚假。
而在设计主要情节时,主题就是主角的行动初衷,以此设计主角的行动便会准确方便很多。
同样,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也需要依照这个原则设计行动,尤其要注意对手行动的设计。
也要保持这种情感上的始终如一。
要点:主角的要求一定不能满足当戏剧动作展开时,主角的行动必须不断被阻挠,从而不断产生戏剧动作。
这样,主角的愿望会随着动作的展开转变,他们就会被抛进冲突(即未获得解决的戏剧性动作)之中。
冲突可以不断升级,从而产生增加张力,故事情节随之展开,冲突也可以结束(例如结局),选择权就在于你。
找出戏剧问题戏剧问题包含两部分,一是在干扰事件发生后,推动情节发展的危机。
这里的危机主要是由主角的前史和性格特质决定的。
例如主角是一个工作狂,中年男子,很少有时间陪妻子,但是很爱妻子。
干扰事件是一个男人发现他妻子和别的男人在床上。
那么隐藏危机就是之前说的主角的一系列情况。
二是核心问题,也就是在主旨陈述中所写的主角的目的能否达成。
建立戏剧性结构在舞台戏剧中,幕与幕之间存在一个短暂的间隙,供观众休息。
剧作家会在每一幕结尾处安一个“扣”或者“包袱”,来吸引观众,挽留观众。
而对于同学的编剧创作需要吸引住人有兴趣读完你的故事,对结局产生期待。
因此,在故事写作中,也需要适时安排“钩子”(在后面我们称其为转折点),合理设置情节,形成科学的结构。
通常写故事的字数要求是1500字。
那么,以1500字为例,大约15个字一句话,一篇故事大概有100句话。
以黄金分割定律为基础,结合众多优秀的故事以及戏剧作品,总结出最常用的结构设置如下:开端:占5句话(第一个干扰事件出现在第3—5句话之间)发展:占20句话(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第20—25句话之间)中端:占50句话(第二个转折点出现在第70—75句话之间)结尾:占25句话如果有中间点的话,一般出现在60到65句话之间(尽可能地接近第二个转折点)(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是不要盲目下笔,要打有准备之战)转折点其实就是另一种干扰事件,只不过一个故事里可能有无数的干扰事件,但是转折点却是有限且几乎固定的。
第一个干扰事件必须出彩,它是你吸引住读者眼球的第一次机会。
它是主角面临的第一次危机,它必须给后续出现的干扰事件和转折点提供契机,而且需要有升级冲突的空间。
下一个重要的干扰事件,即第一个转折点,将会给主角带来一个新的挑战,并引导故事进入中段,此时,主角应该面临更大的危险,同时其对抗者也会获得继续与其对抗的新的驱动力。
其后的中段将会是主角的消沉期,此时主角似乎处处碰壁,困难重重,事事不顺,解决问题的希望似乎越来越小。
而中间点就发生在这里。
在这个点,主角必须面对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将使得他的生活产生永久的改变。
并且,随着这种决定的做出,主角往往被断尽后路,走上悬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而且认为自己不可能再向前进了。
这时,第二个转折点就会出现,它促使主角意识到自己不能放弃,必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驱使主角走向冲突的最终解决。
即使那个终点可能是毁灭。
它的出现也就意味着高潮的来临。
而这一切就会发生在结尾。
一般来说,第一个转折点可以处理得相对“温和”一点。
(但是我不是很提倡,因为我们必须快速抓住观众的眼球,且不断给予他刺激,形成“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惊喜,使其对后续情节保持期待)但是第二个转折点,却应该是戏剧性的最高潮阶段,应该形成整个故事最为紧张的关键时刻。
因此,第二个转折点就需要很有“魅力”。
它通常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真相大白型,主角处理了生活中那些他害怕或不愿面对的问题。
第二种,峰回路转型,多见于惊悚或刑侦类故事中,主角发现当初头号怀疑对象并不是真正的凶手,与此同时,真凶正手握匕首埋伏一旁。
第三种,狗急跳墙型,主角似乎已被击败,毫无希望,输掉一切,感到孤独无助。
然而,某些事却驱使主角必须要采取行动,孤注一掷解决问题。
要注意的是,不管哪种类型,第二个转折点都应该为主角提供故事开始以来最大的风险。
而且,转折点(尤其是第一个)的位置非常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
3、人物设置特殊的前史和性格着眼真实,代入思考坚定主题,合理发展人物超越读者的期待超越人物套路打破常规的人物设定,但是必须仍然合理并符合逻辑,这需要从内部寻找人物的驱动力。
提供给读者一些线索和提示,给观众以预示,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人物的变化可以用“如果我是……”的代入法思考。
例:一个懦弱的书呆子,去参军一个小孩,却有成年人的体魄一个特工或者私人侦探,却笨拙无能一个五好学生,却厮混夜店势均力敌主角一定要有力量,必须具备解决戏剧问题的能力。
但不能高大全,也不能一无是处。
给对手一把刀,对手愈强,冲突愈激烈4、时间张力可以设定特殊的时间,用时间逼迫人物做出选择。
例如“最后一分钟营救”“定时炸弹”特殊纪念日5、空间压力设计特殊的场景,利用空间的压力参与冲突。
例如:楼梯间、电梯、停车场、大桥底下、公园6、语言潜辞故事语言以通俗为主,对话要富有动作性、性格化、专业化、潜台词,保持与人物设定相一致的语言风格。
口头禅和习惯用语等。
7、动作力度牛顿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组作用力。
在故事中,通过控制动作力度来调节冲突,控制情节发展,配合动作点。
凡是有行动,必然会引发反行动。
例:第一组行动——反应——我掉了钱包你捡了起来我说:“这是我的钱包。
”你说:“好吧。
”我伸手要钱包。
你把它还给我。
第二组行动——反应——我掉了钱包你捡了起来我说:“这是我的钱包。
”你说:“糟糕。
”我喊道:“警察!”你逃跑。
第三组行动——反应——我掉了钱包你捡了起来我说:“这是我的钱包。
”你拿刀架住我脖子,说:“现在是我的了。
”我夺你的刀你把我打晕,逃跑人物反应使得冲突加剧,并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8、增加压力增加主角的压力,通过把主角在乎的东西置于危机中,来激化冲突。
9、谨慎选材生活经历:要从熟悉的校园家庭生活入手,或者从周围熟悉的职业领域(父母亲戚的职业)入手有感而发:不能靠想象生搬硬套有“戏”可挖:不能记流水账,要高于生活,有意挑选容易出戏的题材10、独特视角小而平凡的视角、人物情感的视角、变形异化的视角。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二、对话剧本(文学剧本)第 N 集每个场景都以这样的格式场景1,地点:时间:天气(环境):该场景内的情节简要说明(200字以内):角色名字:(可以用粗体也可以用斜体,但要统一):如下文: -奔翔-[动作说明] (动作说明需加大括号),如果可以需要突出主观镜头或客观镜头,在动作说明前如果是角色的动作,则需要在动作说明前将该动作内的主要角色动作置于动作说明之上。
如:-奔翔-[镜头里出现一双大大的脚。
镜头向上仰视,显出主人公大大的形体,身着西服装束,手提着小小的公文包。
保持镜头平行后移,以主人公的动作表示他在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