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百科 热敏感的响尾蛇

物理百科 热敏感的响尾蛇

179热敏感的响尾蛇
在美洲、澳洲、非洲的某些地区,常会听到一种“嘎啦嘎啦”的声音,没有经验的人以为这是溪水发出来的流水声,可是在这声音的四周,却没有小河小溪。

原来,这是由一种毒性极强的蛇,用它的尾巴剧烈地摇动而发出的响声。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响尾蛇”。

响尾蛇发出来的很像溪流的水声,是用来引诱口渴的小动物,也是一种捕食的方法。

使人不解的是,响尾蛇的眼睛已经退化得快要成为瞎子,怎么还能捉住行动那样敏捷的诸如耗子之类的小动物呢?经过观察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响尾蛇的两只眼睛的前下方,都有一个凹下去的小窝,这是一种特殊的器官——探热器,能够接受动物身上发出来的热线——红外线。

这种探热器反应非常灵敏,温度差别只有千分之一摄氏度,它就能感觉到。

所以只要有小动物在旁边经过,响尾蛇就能立刻发觉,悄悄地爬过去,并且准确地判断出那个猎物的方向和距离,窜过去把它咬住。

现在有一种“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下面有一套“红外导引”装置。

在导弹上装上这种装置,就是从响尾蛇那里得到的启发。

飞机的发动机温度很高,也就是说,它发出很强的红外线。

“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是在飞机上发射的。

它靠着“红外导引”装置,能够自动地跟踪发出红外线的敌机,直到把它击中。

目前人们制造的“红外导引”装置只能感应千分之五摄氏度的差别,而且构造比响尾蛇的要复杂多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