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夜书怀ppt25 苏教版

旅夜书怀ppt25 苏教版

• 课前检测:
无边落木萧萧下 • 1、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 恨别鸟惊心 润物细无声 • 3、随风潜入夜,________。 • 4、两只黄鹂鸣翠柳,________。 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712—770)字子美 ____,自
称____ _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 少陵野老


月下,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叶孤舟 竖着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 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 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江流奔腾. 如此开阔的环境,如此孤独的小舟,为读者 展现了一幅孤寂冷清的旅夜图.
表现了诗人被贬后无所依托的飘泊自伤之
情.
书怀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岂:功业无成,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 愤慨。 应:受排挤而罢官,却说“老病休”, 正见满腔悲愤。
学以致用
•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 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 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 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 沙洲上静睡不动。 •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 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008年全国卷II)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 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①“网”指“网住”。
②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到
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使用了想象、
比喻手法。 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释题:
《旅夜书怀》
旅途之夜抒发情怀
• 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 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不 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 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 洲、忠州时写下的。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杜甫在西南漂 泊时期,生活是漂泊的,心境是凄 苦的。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____”诗史 ,是我国古代诗
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
为“____”诗圣 。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 沉郁顿挫 诗歌形式,风格___ ___;语 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著有《杜工部集 ________》。
杜甫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体味作者的情感; •2、鉴赏诗歌寓情于景、 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 感,然后又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 作比.更显孤独和凄凉。
小结
• 本诗是旅途之夜抒发情怀的作品。 前半部分写“旅夜”情景,以写景 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后半 部分写“书怀”,诗人没有想到自 己因为文章而得以名扬四海,而宦 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 漂泊无依的伤感,流露了诗人奔波 不遇的伤怀之情。

• 找出与夜相关的语句: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意象有:
细草 、微风、岸、危樯、 舟 、星 、平野、月、 江流
• 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意境),具 有怎样的特点?
画面 氛围 情感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垂”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 思。 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 光在江中翻滚涌动。 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 奔腾。 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