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动调节阀检修过程注意事项、工作原理和校验18页

气动调节阀检修过程注意事项、工作原理和校验18页

气动调节阀控制部件检修注意事项、工作原理和校验前言本讲义主要介绍气动调节阀控制部件检修过程中注意事项、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阀门定位器的校验方法。

重点介绍了力平衡式E/P工作原理、力平衡式定位器工作原理、智能定位器工作原理、减压阀工作原理、气动继动器(流量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锁气器工作原理、控制阀的三断保护原理和实际运用、介绍了FISHER 3582定位器和西门子智能定位器调整及气动执行机构常见故障及产生的原因。

本讲义用于仪控专业气动执行机构调整及工作负责人的理论培训,整个培训约需40小时。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讲义中不免有谬误之处,欢迎广大同仁批评指正,同时欢迎补充未完整的内容,以利提高培训质量。

编者 2012-1-30目录第一章检修注意事项(以FISHER 3582定位器为例)第一节开工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第二节拆前记录注意事项第三节控制部件回装注意事项第四节校前检查、阀门校验注意事项第二章气动调节阀仪控部件工作原理第一节气动调节阀介绍第二节气动执行机构及其控制装置功能第三节气动执行机构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第三章气动执行机构的调整第一节校验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气动调节阀的调整和检验第四章气动执行机构常见故障及产生的原因第一节调节阀不动作第二节调节阀的动作不稳定第三节调节阀振荡第四节调节阀的动作迟钝第五节调节阀的泄漏量增大第一章检修注意事项(以FISHER 3582定位器为例)第一节开工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开工前,需对检修文件包的工作内容进行检查,熟悉检修工序,不明白或有异议的内容要同文件准备人员进行沟通,并核实备品备件的到货情况。

到检修现场熟悉检修设备和作业环境,检查是否存在高空作业、照明不足及作业区是否需要铺垫,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准备。

开工前工准备好工器具,核实是否需要专用工具和专用仪器,专用仪器不要同其他工具混放在一起,注意检查标准仪器的有效期和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工作票领取后,开好工前会,明确监护人,验证安全措施(如停气、停电、联锁保护解除、气源和电源有检修负责人自理等);为防止走出间隔,要进行设备“三一致”检查核对,即工作票上的设备名称(设备编码)、检修文件包上的设备名称(设备编码)和就地需检修设备上的设备名称(设备编码)相一致。

联系QC将文件包签点释放,准许开工。

作业区的布置,有条件时可用黄-黑警示带或警示围栏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围成适当的作业区,工具和仪器的摆放要整齐。

根据仪控专业的检修特点,因点多面广,建议工具和仪器摆放在1.5平方米以上的塑料布上,便于收拾转移工作点。

在花格栅上作业时,铺垫面积要适当增大,阀门作业区下方也必须铺垫和围堵,防止工具和设备部件坠落。

照明不足时要考虑辅助照明。

高空作业时,设备下方要用安全网围兜,安全网设置要规范。

第二节拆前记录注意事项一、设备拆前值检查拆前要对阀门的性能进行检查,记录阀门的启动电流(气压)、阀门的关闭电流(气压)、阀门行程、全行程开时间、全行程关时间快开、快关时间)。

拆前记录若有QC签点,需提前通知QC到场。

若机械检修阀门,需仪控拆除阀门控制部件,仪控工作负责人需和机械工作负责人沟通,确定拆除范围。

二、做好拆前记录。

1、做好现场管线记录,以保证能正确回装。

2、做好定位器初始位置记录,如正反作用、底板安装孔、摆臂位置。

3、做好拆线记录,如EP、阀位反馈线电缆编号和颜色等。

三、检查损坏设备检查供气隔离阀、气源压力表、电磁阀、限位开关有无损坏,若有则通知QC,填写不符合项单更换(不含工作指令已明确更换的部件)。

四、做好信号电缆绝缘包扎阀门拆除EP接线时不要碰到EP 外壳,从而导致接地。

电磁阀拆除接线时不要接地和短路,将EP线和电磁阀线包扎好并固定在不影响检修的位置。

若将设备(电磁阀、限位开关等)留在现场注意妥善固定,告知机械检修人员注意保护。

五、做好开口设备的防异物封堵和拆除设备的妥善保管拆除的设备及现场设备开口注意封堵,通常用有色塑料布对开口点进行包扎。

拆除的较小零部件应装入塑料封口袋中,并做好标记,随拆除的设备一起妥善保管。

六、做好部件紧固检查部件本体螺丝紧固性检查,如定位器内、外部固定螺丝、 EP内、外部固定螺丝等。

第三节控制部件回装注意事项回装控制部件需注意事项:1、注意检查接头部位及气管是否有损伤;2、检查接线、电缆和电缆软管是否有异常,如缺线鼻、电缆绝缘损伤老化、电缆软管破损等,应进行处理,另接线或电缆不能绷得太紧,也不要靠紧热的阀体或在保温层内等。

3、更换电磁阀注意接口位置,是否有极性要求。

4、FICHER 3582定位器新备件需注意凸轮的方向,其正反作用的方向是否与现场阀门一致,凸轮类型一致。

5、更换终端接头时,注意生料带的缠绕方向和规范,旧的生料带要去除干净,特别是设备接头固定端内螺纹残余的生料带,避免异物进入设备内。

6、更换阀门所有不归零的压力表。

第四节校前检查、阀门校验注意事项一、阀门校验前初步检查:1、同机械检修工作负责人沟通,了解阀门盘根力矩值大小、弹簧值、预紧力大小等情况。

2、检查减压阀输出压力是否为规定值,否则进行调整。

无压力表时,接标准压力计标定。

3、接头用检漏液查漏,打开气源,在定位器输出到最大气压时查漏,必要时可通过调整定位器量程来实现最大压力输出;查漏包括各接头、EP和定位器的放大器、定位器气路分配器、减压阀、流量放大器、失气保护器、电磁阀及其排气孔。

发现有不好的接头、气管和部件立即更换。

二、阀门校验检查:1、校验EP合格,数据填写准确规范,校验单上的数据不允许涂改,允许杠改;2、粗略调整定位器使阀门在4-20mA内可以全开全关,以便进行下面检查:3、反馈臂检查:3582定位器反馈臂位置检查正确,其与阀门量程一致,定位器反馈臂挂钩紧固螺丝无疲劳损伤,固定牢靠;0%,50%,100%三点验证挂钩伸出反馈臂1mm以上。

4、刮蹭检查:操作阀门分别至0%,50%,100%三点检查,确认定位器反馈臂及其钩爪与固定支架、阀门本体螺栓等无刮碰,或接近,建议间隙大于2mm;确认阀杆及其相连部件与阀门本体部件不刮碰。

5、阀门相关参数检查:检查阀门行程合格,阀门开度指示检查,确认阀门开度指示牌位置正确、安装牢靠,否则请机械调整合格。

调整阀门定位器合格,最后调整结束确认零点锁紧螺帽已紧固;用信号发生器验证0%,25%.50%,75%,100%各点上行、下行指示正常。

调整流量放大器(若有)确认阀门开关时间合格,及阀门25%幅度阶跃开关时喘气震荡小于3次;所有调整结束,确认各调整螺丝已紧固。

三、阀门行程开关调整:1、调整关行程开关,要求关至10-5%动作,对于行程大点的阀门尽量调整为5%(可参考限位开关实际动作点,避免限位开关被压坏或不到位),并记录动作结果(NO、NC);2、调整开行程开关,要求关至90-95%动作,对于行程大点的阀门尽量调整为95%,(可参考限位开关实际动作点,避免限位开关被压坏或不到位),并记录动作结果(NO、NC);3、对于异常或闪发故障的行程开关则进行更换。

阀门整体联调合格后,在校验单上填写校验数据。

联系QC签点验证,同时验证更换的备品备件,关闭不符合项单,申报再鉴定。

四、修后再鉴定:若机械有检修工作,应和机械工作负责人、双方QC人员、运行再鉴定人员一起进行设备再鉴定工作。

根据校验单的要求进行品质和功能再鉴定,并在再鉴定单上记录相关数据并签字。

恢复EP接线,EP接线端子要做紧固检查,EP内部接线要甩在右侧,不要向下碰到波纹管,并双重验证。

紧固EP、定位器盖子的固定螺丝时要对称用力均匀。

若强制条件,需及时恢复,监护人验证。

第二章气动调节阀仪控部件工作原理第一节气动调节阀介绍执行机构是自动调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其来调节流入(或流出)调节对象的物质或能量,以实现对热力生产过程中各种热工参数的自动控制,所以又称为调节系统的终端控制元件。

一个自动调节系统即使设计合理、装置设备先进,但如果调节机构选择不当,如特性不好或调节范围不合适,仍然会使调节系统出现异常。

由于调节机构直接与工作介质接触,使用条件恶劣,所以容易出现故障,比如调节阀尺寸选择不合理或特性不适宜,使调节质量不高;调节阀通流部分被腐蚀、堵塞,使其工作特性变坏;调节阀的机械性能差,动作不灵敏或产生振荡等。

因此我们在对气动执行机构进行检修和维护时,必须对调节机构的结构、原理、特性等进行了解,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是保证自动调节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

一、气动调节阀的构成控制阀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阀体+执行器二、气动调节阀的功能1、控制阀门的开关,保证阀门正常工作所需的行程2、提供阀门关闭时所需的关闭力3、具备一定的开关速度,保证使用要求4、与相关附件联合使用,满足意外故障时阀门的理想位置(故障时阀门打开,或关闭,或即时原位锁定)三、气动调节阀的流量特性:1、气动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控制阀的行程在0-100%的范围内与对应的流经控制阀的流量之间的关系。

2、压差恒定时阀门的流量特性称作固有流量特性。

3、在压差等参数变化条件下阀门的流量特性称作实际流量特性。

四、气动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三种:1、快开流量特性2、线性流量特性3、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第二节气动执行机构及其控制装置功能执行机构是驱动调节阀的动力装置,有气动、电动、液动等方式,其中气动执行机构以其维护工作简单、动作速度较快、具有防爆性、以及容易得到较大力矩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气动执行机构有薄膜式和气缸两种。

薄膜式通常单端进气、弹簧复位,对于不同的进气方向又分为气开式(进气打开阀门,失气弹簧复位关闭阀门)和气关式(进气关闭阀门,失气弹簧复位打开阀门)。

由于薄膜式气动执行机构中的薄膜耐受压力较小,通常在2kg/cm以下,因此,如果应用在力矩较大的调节阀上时,就必须增加薄膜的面积,使执行机构的体积变得十分庞大;而气缸式执行机构的活塞和缸体均可以耐受较大的气源压力,而且缸体可以造得很长,因此可用在力矩大、行程长的阀门上。

但气缸也有它的缺点,由于活塞与缸体之间有相对运动,就有可能产生不可预见的磨擦力,如缸体锈蚀、密封圈张力不均匀等原因,使得执行机构卡涩造成调节失灵。

而薄膜阀由于结构的特点,不会产生上述故障,这也是薄膜阀的优势。

气动执行机构控制装置的主要组成部件和功能:减压阀:降低控制气源压力,以适宜执行机构的工作压力;过滤器: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和其他杂质,保证进入电/气转换器、定位器以及执行机构的压缩空气的清洁。

许多产品是减压阀和过滤器一体化设计;电/气转换器(E/P):将控制系统来的4-20mA电流信号转换成0.02-0.1MPa/cm2 ( 3-15psi )的气压控制信号;定位器:是阀位控制的核心部件,对调节阀的阀位进行精确控制;位置变送器:通过连杆与阀杆的位移同步产生转角移动,转换成4-20mA电信号,线性地反映阀门的开度;行程开关:通常安装在阀门的全开和全关位置,用以发出阀门全开和全关的信号送到控制系统;为了实现某些特殊的控制功能,一些执行机构上还配备了其他的控制部件,如实现联锁功能的电磁阀,实现保位功能的锁气器,加快动作速度的气放大器,失气时维持短时操作的储能罐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