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8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谁到前面来填空?自相(),滥()充数,画龙点()
2、复习字词。
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惊叹不已
滥竽充数张口结舌张牙舞爪
指名读,齐读。
当我们看到什么景象或现象时会惊叹不已?
3、非常好,说得棒极了!我看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成语故事屋吧!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课件出示《自相矛盾》图片
2、你想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吗?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3、能不能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
4、卖矛与盾的人事怎样说的?(课件出示:“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什么矛都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的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他是用什么语气说的?(夸口板书)
5、竟有如此锐利的矛,如此坚固的盾!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6、文中的围观者又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7、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
他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课件出示)
(因为他说的话相互抵触,前后不一致。
)
8、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课文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说话者的语气。
(指名读)
9、通过学习这则成语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前后一致)10、生活中,我们到处可见到或听到一些自相矛盾的事,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自相矛盾》。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1)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后来他为什么逃走了?
(2)张僧繇(yóu)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了?“点睛”的结果怎样?
2、那通过学习这两则成语故事,你明白什么道理?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课外阅读,拓展学习
成语大观园
最重要的一笔()
最贵重的东西()
最短的见识()
最紧急的情况()
最吝啬的人()
最难过的日子()
最贵重的稿费()
趣味成语:
最重要的一笔:(画龙点睛)
最贵重的东西:(价值连城)
最短的见识:(鼠目寸光)
最紧急的情况:(十万火急)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难过的日子:(度日如年)
最贵重的稿费:(一字千金)
六、作业布置
1.复述《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背诵《画龙点睛》。
2.读成语故事,在班上举行“成语故事大会”
七、板书设计
8、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夸口——张口结舌滥竽充数总是
不是……而是
画龙点睛缺少神韵——腾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