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暖与卫生工程概况1.1 本项目管道工程主要有: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和自喷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和废污水系统。
1.2本工程管道材质主要有:聚丙烯管(PPR)、衬塑钢管、薄壁紫铜管、镀锌钢管、焊接钢管、无缝钢管、U-PVC管。
2、施工程序和施工部署2.1 施工程序:2.2 施工部署2.2.1楼层为依次施工的自然段,自下而上施工;每层平面按土建施工分区划分安装施工段。
每个平面施工段的管道按系统划分施工线,即有生活给水、热水、室内排水、消防给水、喷淋系统、卫生器具、冷却循环水等系统,每个系统为一条施工线,由每个专业班组的不同作业小组实行平行流水施工。
各条线综合施工顺序:室内立管→水平横管干线→支管→设备接口→室外管道→卫生器具→试压试水→防腐、保温。
2.2.2每条施工线根据土建施工段顺序和所能提供的安装作业面,相机划分为不同的施工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各段的起点和施工流向。
以系统“线”为经,以平面“段”为纬,组织线段结合的流水施工。
3. 消防、给排水等系统金属管道安装3.1按核对无误的管道单线图,实测管线标高、走向、支架位置,选用正确的支架形式,按国标图纸制作。
支架应在预埋件上焊接,无预埋件时用膨胀螺丝固定,要经设计同意。
不可在砼结构上手工打洞。
3.2 管道安装前仔细清理管道内部,确保无异物,无污垢。
3.3管道穿越楼板和墙壁时,应设套管。
套管采用比管道大2号的硬塑管或钢管。
楼板上套管顶部高出楼板20mm,底部与楼板平齐,穿墙套管两端与墙面平齐。
套管与管道间填塞密封胶,用水泥砂浆封口抹平。
3.4 管道穿越水工构筑物、地下室外墙及屋顶时,按S312予埋防水套管。
3.5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按图纸和规范要求设检查口及连接三通,检查口朝向便于检修操作处。
通气立管高出层面0.5m,高出上人屋面2m。
3.6 丝扣连接:DN100以下镀锌管采用丝扣连接,不准焊接。
丝扣要端正光洁,不乱扣,不掉丝。
连接时先在管端外螺纹上涂一层铅油,逆螺纹方向缠麻丝。
接头不可拧得过紧,外露丝扣2~3牙。
接头上紧后,要清除外露的麻丝头,丝扣外露部分刷红丹防锈漆,银粉漆盖面。
DN50以上消防喷淋管道不可采用活接头。
3.7 法兰连接:垫片采用3mm石棉橡胶垫,表面清洁完好。
垫片与法兰同心,用十字交叉法紧固螺丝。
管道法兰连接时,无论干管支管,都要在便于拆卸检修的长度内设置法兰,镀锌法兰必须采用镀锌紧固件。
3.8水平横管尽量抬高贴近顶梁。
如征得设计同意,可在顶梁上水平方向留孔,使小口径横管穿越顶梁,敷设在梁间空格内。
3.9 排水管按设计要求设置坡度,如设计无要求,按以下规定设置:生活废、污水DN50 i=0.035;DN75 i=0.025;DN100 i =0.02;DN150 i=0.01。
雨水口连接管DN200 i=0.01;通气管与通气管连接的上升坡度 i=0.01。
3.10 所有管道按设计规定做好防腐、绝热。
但在试验前必须露出连接口,以便检查。
4. 管路部件安装4.1 阀门安装4.1.1所有阀门安装前都要逐个进行检查,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比例,要高于国家规范要求1倍以上。
阀门既是系统控制的关键部件,又是潜在的跑冒滴漏点,严格的筛选是必要的。
4.1.2 阀门安装时,应仔细核对阀门的型号与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阀体上标示的箭头,应与介质流动方向一致。
4.1.3 阀门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便于操作。
消防系统的阀门,规定常开状态的,调试后置于常开位置并加铅封,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4.2 消火栓安装4.2.1 室内消火栓安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擅自改动。
4.2.2室内消火栓。
其栓口应朝外,且不应与门框相碰。
阀门中心距地面为1.1m,距箱侧面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为100mm。
4.2.3 消火栓水龙带与快速接头连接,应用专门夹头,并根据箱内构造将水龙带挂在箱内的挂钩或水龙带盘上。
4.2.4 消火栓必须密封严实,不得有渗漏,且开启容易。
4.3 自动喷淋头安装4.3.1自动喷淋头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4.3.2喷淋头的数量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擅自改动。
在具体布置时要结合装修结构、风口和灯具布置,做到协调美观,但喷头间水平距离不大于3.6m,离墙不大于1.8m。
在方向一致,标高相同的场所,安装喷淋头时,要用一根直线,固定在最前与最后的两只喷头间,然后安装中间部分,保证其纵横成行,整齐美观。
4.4 报警阀组安装4.4.1 报警阀的名牌、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4.2 报警阀组合体配件完好齐全,阀辨启闭灵活,密封性好,阀体内清洁无异物堵塞。
4.4.3 报警阀安装应先安装主阀体,与消防立管的连接,应保持水流方向一致,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
报警阀安装在明显而便于操作的地点,距地面高度一般为1m左右。
两侧距墙不小于0.5m,正面距墙1.2m。
4.5 水流指示器安装:4.5.1 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在管道试压和冲洗合格后进行,水流指示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4.5.2 水流指示器应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后的水流指示器浆片、膜片应动作灵活,不应与管壁发生碰擦。
4.5.3 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
5. 卫生洁具安装5.1卫生洁具镶接安装,要在管路系统通水、试压合格后待土建卫生间门、窗、瓷砖、马赛克装修好后进行。
5.2卫生洁具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安装前应严格检查本体有否破损,表面是否光滑。
5.3卫生洁具的安装,固定必须牢固,平稳不倾斜,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用膨胀螺丝固定,不用木螺丝;洁具与支架之间要加软垫。
5.4 找准洁具安装位置、坐标,按国标图纸放线。
单独洁具允许误差10mm,成排洁具允许误差3mm。
5.5 洁具排水管与承插口连接,如采用铸铁管,必须保证承插深度,用油灰嵌缝,环缝均匀;如采用塑料管,一般用活接头或卡环连接。
主要是保证接口部位接触面及密封垫清洁、平整。
5.6 有排水栓的洁具,排水栓与洁具底面的连接应平整且略低于底面,地漏安装在地面的最低处,其篦子顶面应低于设置处地面5mm。
5.7 洁具排水口与暗装管道要连接良好,严密无渗漏,且不影响装饰美观。
5.8阀门、水嘴开启灵活,不漏水;水箱铜器位置要摆正,不漏水,给水配件装饰法兰罩与墙面接触良好。
6. 管道与设备接口、保温6.1管道与设备的接口,管口要自然到位,中心对准,间隙正确。
不能靠强制组对,硬性联接。
6.2 冷媒供回水管的支架,要用标准木托衬垫。
6.3 凝结水管,必须坡向出口处,且低于风机盘管滴水盘,不得有倒返水现象。
6.4空调水管道接口附近的保温必须完整,保温套管内径必须与水管外径吻合,接缝严密,套管与壁粘贴紧密。
7. 塑料管安装7.1塑料管耐腐蚀,管腔不结垢,能防水质二次污染,重量轻,施工方便;但强度、韧性不如金属管道。
7.2塑料管敷设支架间距、膨胀节间距都应小于金属管道;管道与金属支架之间,要用塑料弧板衬垫。
7.3施工进场地前,应对现场进行必要的清理,施工时应注意防止泥砂等污物进入管道内;管道外应防止沾粘油污;安装间断时,应将管口临时封堵。
7.4 管道埋墙安装时,应与施工中其它各工序协调好,避免打钉、钻孔时操作管道。
7.5 管的切断一般使用专用的管剪,也可使用手锯或其它切割工具切断。
7.6 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管粘接连接,按以下操作程序进行:7.6.1严格检查管口和承口,检查无污后,用清洁干布蘸无水酒精、丙酮等清洁剂擦拭承口及管口表面,不得将管材、管件头部浸入清洁剂。
7.6.2待清洁剂全部挥发后,将管口、承口用清洁无污的鬃刷蘸胶粘剂涂刷管口、管件承口,涂刷时先涂承口,后涂插口,由里向外均匀涂刷,不得漏涂;胶粘剂用量应适量。
7.6.3 涂刷胶粘剂的管表面经检查合格后,将插口对准承口迅速插入,一次完成。
当插入1/2承口时应稍加转动,但不应超过90度,然后一次插到底部,全部过程应在20S内完成;当施工期间气温较高,发现涂刷部位胶粘剂已部分干燥,应按以上规定重新涂刷。
7.6.4 粘接工序完成,应将残留承口的多余粘接剂擦揩干净。
7.6.5 粘接部位在1h内不应受外力作用,24h内不得通水试压。
7.7 生活给水管采用DN70及以下采用聚丙烯管(PP-R),热熔连接,采用专用的热熔接机。
按以下步骤进行:7.7.1 热熔工具接通电源,到达工作温度指示灯亮后方能开始操作;7.7.2切割管材,必须使端面垂直于管轴线。
管材切割一般使用管子剪或管道切割机,必要时可使用锋利的钢锯,但切割后管材断面应去除毛边和毛刺;7.7.3 管材与管件连接端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油;7.7.4 用卡尺和合适的得寸进尺在管端测量并标绘出热熔深度,热熔深度应符合下表:注:若环境温度小于5℃,加热时间应延长50%。
7.7.5熔接弯头或三通时,按设计图纸要求,应注意其方向,在管件和管材的直线方向上,用辅助标志标出其位置;7.7.6连接时,无旋转地把管端导入加热套内,插入到所标志的深度,同时,无旋转地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达到规定标志处。
加热时间必须满足上表的规定(也可按热熔工具生产厂家的规定);7.7.7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材与管件从加热套与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地直线均匀插入到所标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7.7.8 在上表规定的加工时间内,刚熔接好的接头还可校正,但严禁旋转。
8、管道焊接施工技术措施:8.1 焊前准备8.1.1工程中所使用的母材及焊接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查核,确认实物与合格证件相符合方可使用。
8.1.2焊条必须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严防受潮变质,使用前均应烘干,加热到250~350︒C,烘烤2小时以上,焊条经烘干后应在100~150︒C的烘干箱内,随用随取。
8.1.3 焊缝的设置,应避免应力集中区,并便于焊接。
(1)管道对接焊口的中心线距管子弯曲起点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00mm,与支吊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2)管道两相邻对接焊口中心线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a. 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b.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
8.1.4 焊件的切割及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坡口型式采用V型。
8.1.5焊前应将坡口表面及坡口边缘内侧不小于1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并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8.1.6 焊件应放置平稳,以避免焊缝在焊接过程中产生附加应力。
8.1.7 除设计另有要求外,为防止焊接裂纹和减小内应力,应避免强行组对。
8.1.8管子或管件的对口,应做到内壁平齐,内壁错量要求不应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大于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