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戏剧见人生教学案(新版)新【部编版】

_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戏剧见人生教学案(新版)新【部编版】

第四单元戏剧见人生1.积累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词义。

2.了解相关的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

3.了解戏剧的文学常识。

4.理解戏剧中矛盾冲突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5.理解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

1.通过赏析人物的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通过学习单元内容,体会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一般特点。

3.通过学习单元内容,体会剧本运用的“夸张”“对比”“悬念”“突转”等戏剧技巧。

1.理解作品中凸现的人性的善与恶,体会正义、仁爱和友谊的人文主义思想。

2.用心体会温暖亲情。

3.感知音乐的美丽,培养健康的艺术审美情趣。

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以“戏剧”为主题的。

其中《威尼斯商人(节选)》《变脸(节选)》《枣儿》是戏剧剧本,《音乐之声(节选)》是影视剧本。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剧作,课文节选的一场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变脸》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部优秀的戏曲作品。

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场,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又最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反映了民间艺术家的苦难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全剧运用象征手法,以“枣儿”为线索贯串全剧,描写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的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

《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写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她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众嬷嬷对此议论纷纷。

【重点】1.了解作家及作品,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2.学习极富个性化的语言。

3.掌握每篇课文表现的主题。

【难点】1.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不同的艺术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掌握剧本所表现的主题。

“戏剧是生活的镜子,是浓缩的人生。

”欣赏戏剧和影视剧,可以使我们见识人生百态,品尝生活百味。

《威尼斯商人(节选)》一文情节大开大合,紧张曲折,篇幅较长。

在教学时不能逐字逐句分析,要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认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变脸(节选)》教学中注意戏剧冲突不是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而是人物之间的命运冲突,并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强烈情感冲突,戏剧中人物的细节刻画和心理刻画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

《枣儿》对戏剧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引导学生在揣摩故事情节、人物语言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从而领会剧中的象征意义。

对剧中的思想内容,切忌很生硬地、绝对化地理解。

《音乐之声(节选)》是影视剧本,它以音乐为重要的表现形式,描写时画面感极强,为了使学生能轻松自如地自主学习,要多角度去把握人物形象,适当结合多媒体教学,使画面和文字相结合,增强直观性。

第13课威尼斯商人(节选) 2课时第14课变脸(节选) 2课时第15课枣儿1课时第16课音乐之声(节选) 1课时写作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第13课威尼斯商人(节选)1.易错字怜悯(mǐn)恻隐(cè)告禀(bǐng)庖代(páo)中流砥柱(dǐ)万恶不赦(shè)腌臜(āza)2.多音字磅豁3.形近字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蔑视小看,轻视。

“蔑视”侧重态度轻蔑,不放在眼里。

态度轻蔑,不放在眼里是“蔑视”。

看不起,不值一提是“藐视”。

藐视看不起,不值一提。

“藐视”侧重把对象看得很渺小,不值一提。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情不自禁”侧重指感情的流露。

感情不能控制是“情不自禁”。

控制不住自己是“不由自主”。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不由自主”侧重指控制不住自住自己。

己。

5.词语释义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豁免:免除。

告禀:通知,报告;古代多用于向上级或尊长报告事情。

庖代:越权办事或者包办代替。

这里指代理他人的职务。

延纳:接纳,接受。

心如铁石:心像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作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

有例可援:有先例可以参照。

折衷是非:调和是非。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生于富商家庭。

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等。

剧作多取材于历史传说或根据已有剧本改编,多反映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矛盾,提倡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

剧中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生动,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

他的作品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是人类文化史上珍贵的遗产。

【文题解说】“威尼斯商人”是指像安东尼奥一样的资本主义早期的新兴资产阶级,他们慷慨仁厚,珍重友情,以此为题,简明扼要,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创作背景】《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喜剧,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这时期正当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盛世,英国成了民族统一的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刚登上历史舞台。

人文主义者生气蓬勃。

他们提倡人权自由、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的统治。

这就使莎士比亚的喜剧充满了乐观主义的色彩。

《威尼斯商人》就表现了新兴的商业资本主义对封建的高利贷资本的胜利,歌颂人文主义的友谊、爱情及个性的自由解放。

本文节选自《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

文中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集中体现了人性的善与恶,表达了崇尚正义、仁爱、友谊的人文主义理想。

《威尼斯商人(节选)》这场戏剧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最后夏洛克败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

本课为2课时。

1.了解戏剧的文学常识。

2.理清在戏剧冲突中情节发展的过程,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

3.学习丰富生动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1.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通过学习,了解作者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剧本表现了人性的善与恶,寄托了作者崇尚正义、仁爱和友谊的人文主义思想,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新兴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冲突和夹杂其中的民族、宗教的矛盾。

【重点】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鲜明的人物形象。

2.赏析人物个性鲜明的语言。

【难点】体会剧本所用的“夸张”“对比”“悬念”“突转”等戏剧技巧。

第课时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文学常识。

2.了解“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戏剧语言”等戏剧文学的相关常识。

3.感知课文内容。

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戏剧文学的相关常识。

新课导入⇒预习展示⇒了解戏剧⇒整体感知⇒课堂小结导入一:激趣型[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威尼斯商人(节选)》的庭审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二:设疑型[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他是英国剧作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诗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请问他是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猜测)……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莎士比亚的作品,一起领略这位伟大剧作家的风采。

导入三:背景型[设计意图]了解背景,加深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

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

20岁后前往伦敦。

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

他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

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他的戏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威尼斯商人》是他早期的作品,是一部喜剧。

一、预习展示[设计意图]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1.积累字词怜悯( ) 恻隐( ) 告禀( ) 庖代( ) 中流砥柱( ) 万恶不赦( ) 腌臜( )( )〔答案〕mǐn cèbǐng páo dǐshèā za2.掌握词语(1)恻隐:(2)豁免:(3)告禀:(4)庖代:(5)延纳:(6)心如铁石:(7)万恶不赦:(8)遍稽群籍:(9)有例可援:(10)折衷是非:(11)中流砥柱:〔答案〕(1)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2)免除。

(3)通知,报告;古代多用于向上级或尊长报告事情。

(4)越权办事或者包办代替。

文中指代理他人的职务。

(5)接纳,接受。

(6)心像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7)极端恶毒,作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8)查遍所有的书籍。

(9)有先例可以参照。

(10)调和是非。

(11)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3.走近作者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生于富商家庭。

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等。

剧作多取材于历史传说或根据已有剧本改编,多反映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矛盾,提倡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

剧中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生动,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

他的作品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是人类文化史上珍贵的遗产。

二、了解戏剧[设计意图]补充交代戏剧的相关常识。

(教师讲解)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2.戏剧的几大要素:(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

(3)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

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

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3.戏剧的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