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产、消费、交换、分配。
经济活动:人们在一定社会规则约束下的通过一定方式获取财富的活动。
1 卫生经济学: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研究内容是揭示上述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的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研究目的就是怎样最佳、有效、公平的使用稀缺的卫生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或需要。
2 卫生事业: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
卫生服务要求:居民希望活得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决定。
3 卫生服务需要: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4 卫生服务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条件①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②消费者有支付能力要求:消费者对自己活得卫生服务的期望状态;需要: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合理数量;需求:消费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数量。
5 卫生服务需求法则认为在价格和需求量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即提高价格,需求量就会减少。
【P19卫生服务需求表、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即无论在哪个价格水平下,市场需求曲线的横坐标等于各人需求曲线的水平距离之和)当一种服务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可以用其他服务来替代变得更贵的改种服务,而减少该服务的需求量,即为替代效应。
当某种服务价格的上涨,讲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购买力的变化即为收入效应。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当其他影响因素不变,需求价格发生变动时,引起需求量变动,但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不变,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当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发生改变时,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称为需求变动。
6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①消费者信息缺乏②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③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④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⑤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7弹性表示当两个经济变量之恋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一般用来表示弹性的大小,衡量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灵敏程度。
8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p)=该种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率某种卫生服务价格变动率完全弹性:价格的微小变动引起需求量的无限变化,曲线与横轴垂直;富有弹性:需求变动率大于价格变动率,曲线比较平坦;单一弹性:需求变动率等于价格变动率,曲线为双曲线;缺乏弹性:需求变动率小于价格变动率,曲线比较陡峭;完全无弹性: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变动无影响,曲线与横轴平行。
9 需求价格弹性与卫生服务提供者的总收入相关。
①当需求弹性处于富有弹性的区间时,提高服务价格,需求量减少的程度大于价格增加的程度,需求量与价格的乘积即卫生服务提供者的总收入将下降,反之上升。
②当需求弹性处于缺乏弹性区间时,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减少程度小于价格增加程度,卫生服务提供者的总收入将上升,反之下降。
【例某种卫生服务产品的价格为50,需求量为500,其价格弹性等于2,当产品的价格下降10%时,供方的总收入是多少?若其价格弹性等于0.5,当这个产品的价格下降10%时,供方的总收入是多少?原收入=50*500=25000若弹性=2, 价格下降10%, 需求增加20%总收入=45*600=27000若弹性=0.5, 价格下降10%, 需求增加5%总收入=45*525=23625】(帮助理解)10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①卫生服务的替代品获得的难易程度②卫生服务的费用水平在消费者收入或总预算支出中的比例③卫生服务需求的紧迫性、必需性④卫生服务持续的时间长短、疾病的迁延性11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1.价格因素2.①健康状况②社会人口文化因素③一般经济因素④时间价值⑤卫生服务供给者⑥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收入,消费偏好,关联商品、服务价格12效用是指人们通过消费而活得满足程度,其大小取决于消费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基数效用:效用量随消费商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用函数表示。
序数效用:不用具体测量,只用等次顺序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
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消费商品中,随着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量所带来的总满足程度(效用)的增加量,即边际效用。
呈逐渐减少的状态,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3无差异曲线: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满足水平或效用值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轨迹。
反映在一定时间、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消费者消费不同组合的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一点的总数相同,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离远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
消费预算线:表示消费者在收入和各种商品的价格一定情况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商品数量最大组合。
14卫生服务供给: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特点①垄断性②不确定性③公益性④外部性⑤即时性⑥主导性⑦技术性15 供给曲线的移动①供给的变动是假定商品或服务价格不变,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
供给的变动是整个供给曲线的变动。
②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时,由于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变化而引起供给量的变花。
供给量的变动是沿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变动16 卫生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书)①生产者的目标②生产成本的变化③产品的价格、税收和补贴、其他相关物品的价格、价格预期、市场上的供给者数目。
(老师)卫生服务成本、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技术水平、技术垄断、自然灾害、医疗保障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政策17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供给弹性表示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对它本身的价格变化反应程度。
①Es>1:供给弹性系数大于1,表示弹性充足或富有弹性,供给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化率。
②Es=1:供给弹性系数等于1,即单位弹性,反映出供给量变化率等于价格的变化率。
③0<Es<1:供给弹性系数小于1,表示弹性不足或缺乏弹性,供给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
④ Es=∞:供给弹性无穷大,表示完全弹性或无限弹性,说明价格变化导致供给量的无限变化。
⑤Es=0:表示完全无弹性,说明价格变化对供给量无影响。
18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①产量调整的伸缩性②时间因素③替代品生产: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包括劳动、资源、资本;供给者才能。
原始投入:劳动、土地、资本;中间投入:原材料、半成品。
不变投入:指在所考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投入。
可变投入:在所考察的这段时间内数量随产量的变化可以变化的投入。
短期:指生产要素等来不及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段时间。
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生产要素的时间周期。
19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生产的产量或服务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Cobb-Dougglas生产函数Q=ALαKβQ为产出 A为常数项 L为劳动的数量 K为资本的数量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当α+β=1时,二者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这时的Cobb-Dougglas生产函数是一个齐次生产函数20 总产量(TP)指企业在一个给定时期内一种可变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总量。
平均产量(AP)指总产量除以为了生产这一总产量所使用的该种可变投入的数量。
即单位可变投入的总产量【AP=TP/L 生产者适用的劳动量为L时,总产量是TP】边际产量(MP)即当其他投入的数量保持不变时,可变投入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MP=△TP/△L】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①收益递增阶段AP递增此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的可变投入都能提高AP 应增加可变投入扩大产量②收益不变阶段起点为AP=MP,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终点为MP=0 此时总产量最大③收益递减阶段MP为负值此时每减少一个单位的可变投入都可能提高总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可变投入的增加,总产品的增量在超过某一点之后出现递减态势。
21等产量线表示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投入或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轨迹。
等产量线与无差异曲线非常相似①同一条等产量线上任何一点所表示的投入或要素组合都生产相等的产量【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总效用相同】②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为负值③在同一坐标情面上,任何两条等产量线都不能相交④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斜率递减⑤等产量线位置越高,代表的产量越大【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总效用越大】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表明生产者在既定成本下所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组合。
22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投入组合——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的切点最佳组合: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饿都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时实现产量最大或在产量既定时实现成本最小目标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
供给者诱导需求:卫生保健提供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拥有和使用他们的知识优势来影响需求。
作为医生提供医疗服务,作为利益的追求者诱导需求决策。
医生的特殊作用:病人解决痛苦的求助者,医疗服务的直接行为人,病人需求的决策者,医疗质量直接负责人,对医疗服务投入选择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1.市场:狭义的市场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的市场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市场要素和市场机制。
2.市场的基本要素:商品交换的场所,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可供交换的商品,以价格为核心的各种市场信号,以及作为市场活动主体的商品提供者和消费者。
3.市场机制:市场上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即市场机制。
它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机制,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和作用形式。
4.市场机制有①供求价格机制:供求状况的变化会引起价格水平变动,而变动了的价格水平通过对市场主体行为影响,反过来又会使供求状况发生变化。
②竞争机制: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竞争同供求的关系,价格变动和各生产要素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作用,包括生产同种商品的各生产者的部门内竞争,以及生产不同商品的各生产者部门之间的竞争③利益驱动机制5.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效率与公平,收入两极分化,产生外部负效应,忽视经济长期发展战略。
6.市场机制的功能:信息传递,刺激,结构调整,资源配置。
7.市场机制作用的条件:市场体系,价格信号,自主地位,市场环境,供需基本平衡。
8.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实现经济的一般均衡和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市场经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