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初步设计--7建筑测绘

园林初步设计--7建筑测绘


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建筑模数: 是指建筑设计中,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 值单位。 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 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 础。目前,世界各国均采用100mm为基本模数,用M表 示,即1M=100mm。同时还采用: 1/2 M(50mm)、 1/5M(20mm)、1/10 M(10mm)等分模数; 3M(300mm)、 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 30M(3000mm)、60M(6000mm)等扩大模数。 使用3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统一模 数制》中为了既能满足适用要求,又能减少构配件规 格类型而规定的。
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 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 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了。 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 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 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 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 三是“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 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 结构方式。下图为抬梁式结构古建构建名称。
园林建筑及测绘图
一、建筑及其制图的基础知识 (一)现代一般房屋的构造组成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组成 (三)相关符号 (四)相关图例 二、园林建筑设计的阶段划分 三、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总平面图、 详图概念 四、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步骤
一、建筑及其制图的基础知识 (一)现代一般房屋的构造组成
建筑立面图: 完整的立面图要反映建筑的四个立面;还要表 现相关的环境; 注意其全部形象要落实在地平线上, 地平线用粗实线绘出。 建筑剖面图: 应选择剖在层高、层数不同或内外空间比较复 杂的部位,以便恰当的表示室内的空间状况。注意 其全部形象要落实在地平线上,地平线用粗实线绘 出。 详图: 对重要细部用较大比例画出,如楼梯、阳台、 门窗等。
复习思考题
1、现代一般建筑的构造组成。 2、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及立面组成。 3、建筑制图中各种图例。 4、建筑平面图、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详图的概念
实训课安排
项目:园林建筑测绘: 图名:韶关学院五羊亭(建筑)初步设计图 要求: 图纸内容包括: 1、总平面(1:200) A3绘图纸 上色 2、建筑平、立、剖(1:50),要求标注尺寸 A2绘图纸 3、该景点钢笔画一幅 上色 课堂时间:4学时(制图室) 请在课后完成测量及草图
四、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步骤
1、平面图的绘制: -定轴线(细点画线) -以轴线扩展画外内墙(粗实线)(24墙、37墙) -画门洞窗洞及门的开启方向(中实线) -画台阶散水等建筑局部(细实线) -加画适当的环境(方案阶段)或标注尺寸(初步 设计阶段)
2、立面图的绘制: -确定室外地平线(加粗实线)、外墙轮廓线、 屋脊及屋面檐口线(粗实线) -根据平面图(按三等规则作图)定出门窗的 位置(中实线) -画出各种局部的轮廓(细实线) -深入刻画形象的细节,如门框、窗框、墙体 砖缝、贴面等(细实线)。 -画出适当的环境配景(方案阶段)或标注尺 寸(初步设计阶段)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组成
2、立面 都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组成
(1)台基 台基--所有建筑物的基础,其构造是四面砖墙, 内中填土,上有墁砖的台子。 普通台基--长方形、多角、圆形 高级台基--须弥座
(2)屋身(柱、门、窗) 中国建筑屋身主要由梁柱构架组成,而且其 上构件诸如斗拱、雀替、额枋、门窗格扇、图案 彩画都显示着装饰美。 由于屋身采用框架结构,门窗采光自由,不 同柱距构成不同的开间,使立面在统一之中有变 化,这又是中国建筑独特之处。
三等关系图示
视图 布置
5、尺寸标注(国标): (1)尺寸标注的原则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形状特征原 则;共享尺寸的原则;集中标注的原则。
(2)尺寸标注形式(长度、半径、角度)
(3)尺寸排列
(4)标高
(5)建筑尺寸及标高标注要求 - 建筑平面图中各部位的定位尺寸:宜标注与其 最邻近的轴线间的距离。 -楼地面、地下层地面、楼梯、阳台、平台、台 阶的高度尺寸及标高:在建筑平面图及其详图上, 应标注完成面标高; -在建筑立面图及其详图上,应标注完成面的标 高及高度方向的尺寸。
园林建筑设计方案图(如图) Nhomakorabea 建筑设计施工图(如图)
三、 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详图概念
建筑总平面图: 表现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一般包括地形、位 置、朝向、相邻建筑、道路、草坪、铺地、水面、 驳岸、树木、路灯、围墙、护栏等。 建筑平面图: 平面图是水平剖切的剖面图,剖切位置一般在 门窗的中部。 注意:多层的每一层都要画出平面图;墙柱等 剖到的部位用粗实线,没剖到的可见外轮廓线用 中实线;门用中实线画出开启方向;窗用四条细 实线,代表墙体和窗体边界;可适当带一些周围 环境。
1、方案设计阶段: 决定设计的基本方案,如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关 系、建筑的平面布置、交通安排(总平面图) ,建筑外 形(景点透视图),内部空间处理的基本意图,以及结 构形式的选择和某些重大技术问题的初步考虑(平面图、 立面图、剖面图甚至详图)。 2、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的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略)、 设备施工图(略)。
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框架结构(园林建筑一般为此种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主梁、柱和 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联系梁连接起来而形成框 架体系。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 工,建筑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这种结构形 式虽然出现较早,但直到钢和钢筋混凝土出现后才得以迅速发 展。
3、剖面图的绘制: -根据平面图中剖切位置与编号,分析剖到 的和看到的部分。 -确定室外地平线(加粗实线)、垂直轴线 (细点画线)、楼面线与顶棚线(粗实线)。 -依据垂直轴线定墙厚,定屋面厚度与坡度。 -定各局部 -画出适当的环境配景(方案阶段)或标注 尺寸(初步设计阶段)
4、注意: -作图时以2H铅笔画出轻而匀的铅笔稿; -平、立、剖面图按三等关系对应; -同一图纸幅面中采用相同比例绘制的各视图, 其同一类线型的粗细也应相同; -还要注意构图:主次分明、对称均衡、注意留 边(四周)、间距(分主次)、守角(方正)。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组成
1、平面 (1)建筑单体的平面(清式) 间:指两相邻梁架之间的空间。 间的名称:明间,次间(次一、次二),梢间,尽间 九开间(等级最高)
平面形式一般是长方形,
度量单位长度的一面称为面阔,
短的一面称为进深, 建筑物的大小以间的大小和多少决定。
面阔和进深(如图)
中国古典建筑在平面布局上,主要特点 是各自独立,分工明确,然而又有机地组成 一整体。 单座建筑类型: 亭、台、楼、阁、堂、榭、廊等。 群体组合方式: 围合成院落,呼应,用廊联系等。
比例尺的图形表示
(三)、相关图例
指北针图例
(三)、相关符号
标高符号
一、建筑及其制图的基础知识(三)、相关符号
详图索引符号
(三)、相关符号
详图符号
(四)、相关图例 建筑图例
(四)、相关图例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四)、相关图例
园林小品设施图例
二、园林建筑设计的阶段划分及图纸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划分:建筑工程设计应按方案设计、初步设 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小型或技术简单的建筑工程,经有 关主管部门同意,可按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转入施工图设计的两阶 段进行。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组成
(3)屋顶形式 A 硬山 屋面前后两坡排水,出檐较短,屋面两端山墙外包, 不出挑。 B 悬山(挑山、出山) 屋面前后两坡排水,檩条伸出山墙之外,其端头上钉 博风板,屋顶有正、垂脊或是无正脊的卷棚。 C 庑殿 屋面分成四大坡面排水,前后屋面相交成一条正脊, 两山屋面则与前后屋面相交成四条斜脊,若正脊向两端成 推出使斜直线变柔和的曲线,则称推山庑殿。
卷棚歇山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组成
D 卷棚 在正脊位置上,仅用瓦来连接铺成的屋顶脊,而 不做向上凸起的正脊 E 攒尖顶 屋顶各脊在顶部交会成一点,形成尖顶,其上饰 以宝顶。攒尖顶有单、重、三重檐等之分 F 歇山 由庑殿与悬山建筑有机结合,具有两种建筑的双 重特征,双坡顶四周围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 脊
古代各式屋顶
古代建筑模数:宋代后期对于建筑的尺度的计算,有了正规的统一的标准, 即以斗栱中一个栱子的用“材”为衡量整个建筑的构件的标准单位。一个 “材”为一个等级,“材”以栱子的高度(厚)尺寸定之。即李诫的《营造 法式》中所述的“凡构屋之制,借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 之。”
(三)、相关符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