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会计记录(下)——账户记录
练习题(7—1)
(一)目的: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
1.资料
(1)韶能公司2005年5月1日相关总账的余额分别为1
:
现金:借方余额1 000元;银行存款:借方余额780 000元;应收账款:借方余额180 000元;原材料:借方余额50 000元;应付工资:贷方余额90 000元。
(2)相关明细账的期初余额分别为:
应收账款—晓泽公司:借方余额160 000元;原材料—乙材料:30 000元。
(3)2005年5月韶能公司发生如下几笔经济交易:
①5月2日,从晓泽公司处收到4月份的赊销商品款120 000元,存入银行。
②5月3日,从银行提取现金90 000元,并将其用于发放上月职工工资。
③5月6日,为生产A 产品领用乙材料26 000元。
2.要求
(1)对上述经济交易与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并编制相关的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相关的分类账和日记账2。
参考答案要点(7—1) (1) ①
表7—1—1 收款凭证
附件
张
会计主管: A 记账:B 出纳:C 审核: D 制单:
xy ②
表7—1—2 付款凭证
表7—1—3 付款凭证
贷方科目:现金 2005年05月03日 付字第02号
1 因本期经济交易而发生变化的会计账户,若相关资料中没有列出其期初余额,则表明其期初余额为0。
2
仅需登记那些因本期经济交易而导致金额发生变化的分类账和日记账。
会计主管:A 记账:B 出纳:C 审核:D 制单:xy
③
(2)
表7-1-5 总分类账
会计科目:现金 第01页
表7-1-6 总分类账
会计科目: 银行存款 第03页
表7—1—4 转账凭证
2005年05月06日 转字第01号
附
件
张
会计主管:A 记账:B 出纳: 审核:D 制单:xy
表7-1-7 总分类账
会计科目:应收账款第05页
表7-1-8 总分类账
会计科目:应付工资第07页
表7-1-9 总分类账
表7-1-10 明细分类账
总账科目:原材料计量单位:
明细科目:乙材料
会计科目:原材料第09页
表7-1-10 明细分类账
总账科目:应收账款
明细科目:晓泽公司第11页
练习题(7—2)
(二)目的: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的方法
1.资料
2.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五台公司在2005年1月31日应对哪些账户记录进行期末调整(此处假定以一个月作为一个会计期间)?如何调整?
参考答案要点(7—2)
(1)借:管理费用 100
贷:待摊费用 100
(2)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500 (假定按直接法计提)
贷:累计折旧 500
(3)借:财务费用 1 000
贷:短期借款 1 000
(4)借:预收账款 2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 000
练习题(7—3)
(三)目的: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的方法
1.资料
大创公司于2006年1月1月购入专用设备一台,价值890 000元。
4月1日发生维护费用36 000元,7月3日再次发生维护费用35 000元。
根据该专用设备的特征,估计其每隔3个月均会发生相近数额的维护费用。
针对此类维护费用的处理方法,公司会计师们提出了不同看法。
会计师李鸣认为,4月1日发生的维护费用系1—3月使用该设备造成的,因此,其属于应计费用,公司自1月起即应开始预提该设备的维护费用,4月1日实际发生时予以冲抵;会计师张鸣则认为,设备在全新时并非必须发生该项支出,4月1日发生的该项维护支出的受益期实际上是4-6月,因此,4月1日支付的设备维护费应当在4—6月间摊销,其属于预付费用。
2.要求
假如你是该公司总会计师,应如何评价两位会计师的观点?你的最终决策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7—3)
根据题目中所示“根据该专用设备的特征,估计其每隔3个月均会发生相近数额的维护费用”,可以合理确信在使用该设备时,每三个月必须支出一笔修理费用作为使用当期的成本,根据配比原则,需要在使用期间每个月计提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生产成本,再修理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
具体操作如下:
每个季度各月末计提修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12 000
贷:预提费用 12 000
实际发生修理费用时:
借:预提费用 36 000
贷:银行存款 36 000
练习题(7—4)
(四)目的:掌握错账更正方法
1.资料
长武公司是一家生产性企业,其会计人员李芬在对账的过程中发现了如下几项错误:
(1)2日,长武公司以现金支付生产车间设备修理费600元,针对该项经济交易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已过账):
借:销售费用 600
贷:现金 600
(2)3日,长武公司以银行存款250 000元购买了一台机器设备。
根据该项购货交易编制的记账凭证是正确的,但在登记“固定资产”账户的时候,却将金额错写为520 000元。
(3)6日,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20 000元,针对该项经济交易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已过账):借:生产成本 2 000
贷:原材料 2 000
(4)15日,企业销售商品,取得收入15 000元,货款已存入银行。
针对该项经济交易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已过账):
借:银行存款 1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000
2.要求
(1)判断上述账簿记录错误的原因。
(2)对上述账簿记录错误进行更正。
参考答案要点(7—4)
(1)混淆销售费用与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是是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而车间修理费用是因生产产品而导致的,两种费用分别属于销售和生产两个过程。
更正方法:用红字填写一张与错误凭证一样(借贷方向、科目、金额等)的凭证,并据以红字登记入账。
然后填写一张正确的凭证(根据下面分所示录),并据以登账。
借:制造费用 600
贷:现金 600
(2)数字抄写错误。
更正方法:用红线划销账簿上的错误记录,但必须保证原由字迹清晰可辨认,然后再在划线上方用蓝字填写正确的数字,最后必须由更正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3)金额少记。
更正方法:用“补充登记法”。
将少记部分金额用蓝字填写与原凭证除金额以外一样的凭证,并且据以蓝字登账。
(4)金额多记。
更正方法:用“红字更正法”。
按多记部分金额填写与原凭证除金额以外一样的凭证,并且据以红字登账。
案例分析(7—1)
1.资料
会计(8)班学习完“会计记录(下)”一章后,举办了一次小型讨论会。
关于各种会计账簿,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观点:
(1)“针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同时登记总分类账和日记账,显得有点重复,而且增加了会计信息加工成本。
”
(2)“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由出纳人员登记的,而出纳人员又直接进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工作,这不符合‘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内部控制原则。
”
(3)“对于大型企业,为了降低会计信息提供成本,对于总账的登记应该采用定期汇总登记(即先对记账凭证进行汇总,再根据汇总后的凭证登记总账)的方法。
”
(4)“对于各个明细账,也可以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
”
(5)“会计记录的期末账项调整体现了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遵循与应用。
”
2.要求
对上述各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要点(7—4)
(1)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常业务在一般单位中较多,如果按照每笔记账凭证来登记总分类账,显然将增加工作量,也没有必要。
因此一般企业中,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账都按照定期(10天、15天等)的汇总数来登记。
这样就可以减少工作量,又可以在总分类账反映交易与事项。
(2)因为现金和银行存款对现金流的关系密切,管理现金以及相关银行存款账簿是出纳日常工作的主要工作。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出纳日常管理工作的记录,也即需要出纳的工作记录。
在内部控制中,一般通过“日清月结”、定期轮岗等制度来实现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的。
(3)大型企业业务往来较频繁,采用定期汇总登记可以降低会计处理成本,也体现了重要性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
(4)试算平衡表在一某会计期间的期末根据各总分类账余额或发生额编制的,用来验证账户记录有无
错误的计算表。
通过试算平衡可以对明细账的期末余额与本期发生额总额进行检验,但不能对明细账的每笔业务进行对比检验。
(5)会计记录的期末账项调整主要是对递延和应计项目进行的调整,从而使跨期项目按照客观真实的数额在各个会计分期得以计量。
因此期末账项的调整反映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