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坝体排水孔施工措施

坝体排水孔施工措施

坝体排水孔施工方法
1 概述
千丈岩水电站拦河大坝坝体排水孔采取拔管形式造孔, 依据设计图纸《大坝开挖图(1/2)》(千丈岩<施工>-水工<坝>-2-02): 坝体排水孔为单排孔, 孔间距3m, 管径φ200mm。

坝体排水孔(拔管)自廊道顶拱靠上游侧起拱处EL1680m开始部署, 以半径25m弧度光滑接入EL1725.23m高程。

坝体排水孔(拔管)必需错开横缝部署, 距离横缝最小距离为1m。

2 钢拔管施工材料和使用工具
(1)钢拔管: 钢拔管选择直径194mm、壁厚8mm、长2.2m钢管制作。

钢管一端用10mm钢板封口, 在钢板外侧中部制作一个吊耳, 吊耳采取φ16mm圆钢制作(或两个φ12mm圆钢制作吊耳)。

在距离钢管上端部0.1m处, 对称大两个直径为φ55mm圆孔。

钢拔管另一端做成锥口状, 锥口最小直径180mm, 长度0.1m, 锥口处圆变锥段制作要光滑顺畅。

钢拔管结构图以下图所表示:
图1—钢拔管制作示意图
(2)三脚架: 起吊三脚架支腿可采取三根长3mφ48mm钢管制作, 其顶部铰接处可采取0.1m长φ100mm(4寸管, 两端钢板封口)钢管制作, 铰接钢管焊接三个铰接钢板用于和支腿钢管焊接固定。

铰接钢管下部焊接一个挂手动葫芦吊耳, 吊耳制作规格同上, 三角架制作见下图:
图2—三脚架制作示意图
(3)起吊倒链(手动葫芦): 起吊手动葫芦选择额定重量2吨, 两钩间最小距离0.5m, 标准起升高度2.5m。

(4)链条管钳: 用于旋转钢拔管之用。

(5)助力钢管: 采取φ48mm一般脚手架钢管制作, 长1m即可。

在链条管钳旋转钢拔管时, 将助力钢管插入钢拔管预留孔内人工提升, 起到助力旋转作用。

(6)堵塞木塞: 采取原木制作, 上口直径220mm, 下口直径180mm, 长0.25m。

用于堵塞已完成拔管孔口。

3 施工方法
千丈岩大坝砼浇筑工程每仓混凝土浇筑高度2m, 每层铺设混凝土50cm, 分四层铺筑浇筑完成。

拔管施工关键方法以下:
①在仓号准备浇筑之前, 将钢拔管锥头向下, 插入坝体排水孔内, 拔管与坝体排水孔之间缝隙用砂浆补缝。

②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时关键是维护钢拔管, 预防混凝土料及其她振捣工具砸斜或碰到钢拔管。

③第二层混凝土振捣完成以后, 用链条管钳卡住钢拔管, 开始选装钢拔管。

旋转钢拔管时, 先左右小角度缓慢旋转, 然后再大角度旋转钢拔管。

以使得拔管能够比较轻易旋转720°角度为宜。

若出现旋转拔管吃力情况, 应将助力钢管插入钢拔管端部孔内, 人工略微提升拔管, 助力旋转钢拔管。

钢拔管需要每隔1小时旋转一次。

④当浇筑完成第三层混凝土时, 用链条管钳旋转钢拔管, 使钢拔管和混凝土形成相对较为松散粘结。

旋转完成以后, 在拔管上方架设三脚架(挂好手动葫芦)。

然后将手
动葫芦挂在拔管端部吊耳处, 开始缓慢提升钢拔管。

在提升拔管同时, 也应随时旋转钢拔管。

拔管每次提升高度为0.5m。

即浇筑完第三层时提升第一层拔管, 浇筑完第四层时提升第二层拔管, 收仓后继续旋转和提升拔管, 等表面混凝土基础初凝后将拔管拔出表面。

在成型拔管孔口用堵塞木塞封堵排水孔。

⑤钢拔管安装后混凝土浇筑前必需对拔管进行必需加固, 加固采取在仓面内预埋φ25mm插筋(L=1m), 然后每根钢拔管经过三根φ12mm拉筋固定就位, 预防在进行前两层混凝土前致使拔管偏斜、走位。

而在进行旋转拔管作业前, 将拉筋割断, 开始进行拔管施工。

4 质量确保方法
①混凝土初凝时间、旋转钢拔管次数是拔管顺利提升两个关键, 第一层混凝土完成振捣后不能立刻旋转钢拔管, 以预防拔管偏离原有位置, 且轻易造成孔内进浆。

在开始拔管时需要确保这段混凝土需要处于初凝状态, 假如拔管太早轻易造成塌孔、堵塞情况。

②混凝土浇筑完成且拔管拔出混凝土后, 需要立刻用堵塞木塞封堵孔口。

预防冲毛水或残渣冲入孔内。

③拔出混凝土钢拔管要立刻清理洁净, 并将钢拔管上粘结混凝土浆刮洁净, 严禁在正浇筑混凝土仓面内加水冲洗拔管。

④为确保拔管质量, 钢拔管表面需要涂刷一层油润滑黄油。

⑤坝体排水孔平面位置许可偏差为100mm, 倾斜度偏差许可值为4º。

严格控制拔管安装偏差, 避免出现坡度突变, 若发觉拔管有较大偏差时应分多层进行调整, 严禁一次调整到位。

⑥坝体排水管施工完成后进行通水检验, 如通畅则封盖其上口, 如发生堵塞则采取人工或机械疏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