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失业保险综述

失业保险综述

失业保险研究综述前言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因中断就业而暂时失去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与再就业有关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它与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一起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险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查阅了近五年国内外有关失业保险的学术论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失业保险功能、制度、统筹及其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运用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中,并提出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对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失业保险制度作为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配套措施建立并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在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颁布的基础上,开始向相对独立的市场经济框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

20多年以来,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支持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新时期新形势的到来,在金融危机等挑战中显示出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对此,国内外学者对失业保险的功能、制度和统筹模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一、近五年国内失业保险研究综述1、关于失业保险功能的研究国内学者吕学静[1]、孙曼娇[2]、孟卫军[3]、晏淼[4]等对失业保险的功能进行了研究。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失业保险制度应当具备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的三大功能。

近五年国内学者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发挥的问题上。

他们认为,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当前发挥的功能集中在对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救济,而促进就业的功能相当弱,基本没有预防失业的功能。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功能发挥现状主要受制度设计和资金投入方面问题的影响。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迫切需要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功能。

我国应从意识、法律、政策和资金投入上出发,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的失业保险制度,积极建立以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为基础,同时发挥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功能的失业保险制度。

魏瑞清[5](2007)建立了衡量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在不断增强。

2、关于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关于失业保险制度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改革方面。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目前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窄、筹资渠道单一、基金收缴困难、保险金给付设计不科学、领取金额固定、支出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统筹层次较低等。

胡云亮、刘祖德[6](2010)针对我国现阶段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认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当实行差别性的失业保险征缴和给付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加强就业中介服务联动,以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朱喆[7](2007)探讨并提出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具体应该包括:一是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其中特别提出要落实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并将进城合同制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二是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与失业前工资挂钩配以合理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并适当提高失业保险费率;三是改固定金额发放为递减发放的方式;四是精简支出结构,规定支出只能用于失业保险和再就业服务两个基本项目;五是资金管理和行政管理职责分开;六是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立法;七是提高失业保险的社会统筹层次。

郑秉文[8](2011)从国际比较的角度,除与上述观点相同的部分,他认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有:适当上调失业金替代率;放宽失业保险待遇期限,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延长失业金期限的三条“红线”;建失业保险费率调节机制;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功能。

他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构想有两点,一是省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二是发行省级政府失业保险特种国债。

改革中还应当特别注意调整要适度,要提高失业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避免为公务员单独建立失业保险制度,防止“泛福利化”和“失业陷阱”倾向。

关于是否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也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焦点。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已经成为失业人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大学生提供失业保障,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谢勇[9](2007)讨论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失业保障的制度选择,对失业保险制度和失业救助制度的优缺点和可行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目前中国的国情,他得出结论给失业大学生提供失业救助比较可行,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而任辉、汪艳仙[10](2009)认为,就目前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并从设立专项基金、加强监管、加强立法、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陆爱勤、吕义春[11](2007)也认为应当建立就业导向型的失业保险制度,并对其运作制度也从设立专项基金、管理、支出等方面提出了构想。

关于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方面,刘渝琳、李俊强[12](2008)认为,目前把农民工纳入全社会统筹失业保险体系还不现实,一定过渡时期必须把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区别对待。

他们还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失业保险和就业奖金相结合的方式的构想。

而韩伟、徐蕾等[13](2010)认为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无法满足农民工的潜在需求,应当构建适度的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

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杨思斌[14](2011)提出,在扩大失业保险适用范围,取消失业保险金的最高标准限制,解决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明确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减少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待遇情形,增强失业保险制度的法律性等方面,《社会保险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重大发展。

同时,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也面临新的挑战:第一,适用范围方面,该法实施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是否要纳入失业保险体系,以及进城务工农村居民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都是应该明确或进行调整的问题。

第二,如何确定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标准。

第三,失业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问题。

第四,尽快在全国范围实现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问题。

国内学者也对国外的失业保险制度进行了研究。

董克用、李刚[15](2008)在研究比利时失业保险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失业保险改革不应过多考虑将失业保险体系与培训、促进就业等社会措施相联系;应分析新时期由于外部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的失业种类,并针对最有危害性的种类设计新失业保险项目。

耿晋娟[16](2009)借鉴美国失业保险制度变革的经验,提出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包括加强立法、扩大覆盖范围、灵活征收失业保险费、加强促进就业功能、严格资格条件、适当缩短保险金领取期限。

李文琦[17](2010)指出,日本的失业保险制度即雇用保险制度,由失业保障和失业预防两大系统构成,这是日本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成功秘诀,有利于发挥失业保险的三大功能。

借鉴日本失业保险制度的经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注意从加强法制建设、加速预防失业重心转移、强化政府职能、重视培训等方面来进行改革。

翟宇婷[18](2010)通过对转制后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个国家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考察,结合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除法律、制度、教育方面的措施外,还提出了发展新兴产业、为企业减负和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建议。

3、关于失业保险统筹模式的研究关于失业保险统筹模式的研究,目前学界普遍的观点是:我国的失业保险统筹层次太低,相当比例是县级统筹,这不利于发挥社会保险互济作用,抵御风险能力低,提高我国失业保险统筹层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李静静、李建伟[19](2009)分析了我国失业保险的现状,提出了统筹层次低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他们指出要适时提高统筹层次,加大省级调剂力度,建立失业保险中央调剂金。

他们认为,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和失业保险的现状,失业保险首先应统筹到市级水平,然后逐步向省级统筹迈步。

加之现在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有必要建立失业保险中央调剂金,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失业保险基金地区间的调剂,保证这些地区基金的支付能力。

郑秉文[20](2010)指出,为了应对失业保险基金不断膨胀,改革失业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体制以提高收益率,应当提高我国失业保险的统筹层次:将失业保险制度的责任主体,改革为以省级政府为主,制度运行和基金投资均应以省级政府为责任主体。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失业保险统筹是以县市级为主,而不是以市级为主,资金管理非常分散,风险点多。

他认为,中国失业保险统筹以省级为主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采取省级投资模式之后,县市各统筹单位采取行政委托的方式将资金委托给省级社保经办机构,由后者再作为“委托人”,采取招标的方式将资金“外包”给法人投资主体,采取市场化投资方式。

这种投资体制抗风险能力较强。

另外,他还探讨了与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提高失业保险统筹层次的可行性。

李克婷[21](2009)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分析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问题,在改进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议中指出,应当最大限度提高统筹层次,尽快完善“省级统筹,中央调控”的目标运行模式,保证资金的集中程度,减少管理环节。

此外,张世欣、王智毓[22](2009)还提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改目前的行业统筹为社会统筹。

李本信、孙围东[23]在河南省新乡市推进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五统一”的统筹模式,即统一经办机构人员管理、统一基金收支管理、统一费率和费基、统一参保人员待遇标准、统一失业保险业务经办。

这一统筹模式在新乡市实现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

另外,江西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2007年《关于开展失业保险市级统筹试点的指导意见》[24]中也提出了市级统筹模式要按照统一缴费基数、统一基金管理使用、统一失业人员管理、统一失业保险制度、统一管理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在基金征缴发放、基金运行管理、约束激励机制、机构管理方式等方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二、近五年国外失业保险研究综述1、关于失业保险功能的研究Rodrigo Cerda, Rodrigo Vergara[25](2007)研究了失业保险在智利的稳定作用。

他们认为,失业保险具有稳定商业周期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消费而言,但这种影响是第二重要的。

他们还发现被限制流动的人口数量越多,福利越可能得到改善。

Brian McCall, Wei Chi[26](2008)通过模型估算,证明了失业保险对再就业工资的积极作用,即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功能得以发挥。

Konstantinos Tatsiramos[27](2009)指出,相对高福利制度下的失业保险在稳定就业方面的积极效用是明显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