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章博弈论、一般均衡理论和市场失灵
一、单选题
1.占优战略均衡是指A
A.由每个参与人的占优战略所组成的战略组合
B.由每个参与人的任意战略所组成的战略组合
C.由每个参与人在给定其他参与人战略的情况下所作出的最佳战略所组成的战略组合
D.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的过程中无法剔除的战略组合
2.囚徒困境表明D
A.两囚徒不符合经济人的假定
B.两囚徒都想让对方多关些时候
C.“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D.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3.纳什均衡是指C
A.由每个参与人的占优战略所组成的战略组合
B.由每个参与人的任意战略所组成的战略组合
C.由每个参与人在给定其他参与人战略的情况下所作出的最佳战略所组成的战略组合
D.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的过程中无法剔除的战略组合
4.在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技术况状不变的条件下,一般均衡是指C
A.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B.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
C.所有市场的需求总量等干供给总量D.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相等
5.如消费者甲的MRSxy 大于消费者乙的MRSxy,那么甲应该B
A.用X 换乙的Y
B.用Y 换乙的X
C.或放弃X 或放弃Y
D.无法判断
6.要达到交易的一般均衡,必须满足A
A.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每一个交易者都相同
B.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无关
C.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每一个交易者不同
D.交易者购买数量不变
7.福利经济学认为,在生产上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A
A.任何两种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
B.任何一种要素用于一种商品生产时的边际产品对任何两个生产者都相等
C.任何两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都相等
D.任何两种产品之间的产品转换率对两个生产者都相等
8.帕累托改善(进)是指B
A.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效用情况下,减少自己的效用
B.在不减少其他人的效用情况下,增加自己的效用
C.在其他人的效用保持不变情况下,使自己的效用保持不变
D.在其他人的效用减少的情况下,增加自己的效用
9.帕累托最优配置被定义为下列哪种情况下的资源配置B
A.总产量达到最大
B.没有人可以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好
C.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D 消费者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
10.在甲和乙两个人,X 和Y 两种商品的经济中,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D
A MRTxy=Px/Py
B 甲与乙MRSxy=Px/Py 甲乙甲乙
C(MRSxy)=(MRSxy)
D MRTxy=(MRSxy)=(MRSxy)
11.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D 甲乙x y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xy =MRSxy
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lk =MRTSlk
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Txy=MRSxy
D.同时满足上述三条件
12.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C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
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D.以上均正确
13.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D
A.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14.边际转换率是下列哪一条曲线的斜率D
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性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生产可能性曲线
15.当经济学家关注经济中所有成员的福利状况时,他们用下列哪一个概念A
A.效率
B.名义工资
C.实际工资
D.货币收入
16.如果竞争模型是对经济的准确描述,那么D
A.资源的配置是帕累托有效的
B.经济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
C.经济运行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7.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都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在各人之间加以分配,这样的
要求称为B
A.生产的效率
B.分配的效率
C.产品组合的效率
D.交换的效率
18.导出下列哪一条曲线必须作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C
A.产品转换曲线
B.消费契约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效用可能性边界
19.按照罗尔斯福利函数,下面哪种情况下,社会福利增进了B
A.某个人的年收入由1000 元变为999 元,其他人的年收入均由2 万元变为3 万元
B.某个人的年收入由1000 元变为1001 元,其他人的年收入均由2 万元变为
3 万元
C.某个人的年收入由1000 元变为999 元,其他人的年收入均由2 万元变为1 万元
D.以上都对
20.下列哪一个不能由帕累托效率引出D
A.交换的效率
B.生产的效率
C.产品组合的效率
D.所有人平等地分享收入
21.洛伦茨曲线代表了C
A.贫困的程度B.税收体制的效率C.收入不平均的程度D.税收体制的透明度
22.如果收入是完全平均分配的,基尼系数将等于D
A.1.0
B.0.50
C.0.25
D.0
23.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B
A.霍布森
B.庇古
C.帕累托
27.通常认为,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D
A.垄断和公共物品
B. 外部性
C. 信息不完备
28.被称作外部性的市场失灵发生在A
A.当市场价格不能反映一项交易的所有成本和收益时
B.当市场不能完全出清时
C.当竞争建立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上时
D.当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时
29.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D
A.公共产品
B.负外部性
C.交易成本
D.正外部性
30.如果一个市场上,一种商品相对社会最优产量来说,处于供给不足状态,这说明存在A
A.正外部性
B.信息不完全
C.负外部性
D.逆向选择
31.当正外部性发生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中时B
A.太多的资源被分配给该产品的生产
B.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成本
C.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成本
D.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
32.对有害外部性的商品,必须D
A.一律禁止
B.让“看不见的手”调节
C.让社会调节
D.由政府干预或明确产权
33.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是B
A.否定“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B.肯定“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C.对“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既不肯定,又不否定
D.以上都不对
34.科斯定理的一个局限性是D
A.当存在大量厂商时最有效
B.假设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
C.只有当普遍拥有产权时才成立
D.当交易成本很高时不成立
35.“公共资源的悲剧”是指C
A.公共资源的产权界定很清楚
B.公共资源的使用带来正外部性
C.公共资源的产权难以明确界定,从而外部性不能内化,最后导致公共资源的租金耗散
36.为了避免或弱化“公共资源的悲剧”,可以采取以下方式D
A.明确公共资源的产权
B.通过政府管制,限制人们使用公共资源的频度和强度
C.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
D.以上全对
37.私人商品与公共产品的主要区别在于C
A.前者是私人提供的,后者是政府提供的
B.前者是私人使用的,后者是政府使用的
C.前者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后者没有
D.前者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者没有
38.准公共产品的主要区分标准是A
A.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程度
B.公共产品的利用程度
C.公共产品的出资比例
D.公共产品的用途
39.公共物品的特征是D
A.竞争性,排他性
B.竞争性,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排他性
D.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40.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即纯公共品),是因为D
A.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C.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
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
41.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B
A.水平相加
B.垂直相加
C.算术平均数
D.加权平均数
42.公共产品提供的原则是C
A.要求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B.要求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生产成本
C.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
D.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43.公共产品的效率条件是A
A.所有消费公共产品的人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间的边际替代率加总等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间的边际转换率
B.某个人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C.每个人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同
D.每个人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都不相同
44.说垄断会造成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A)边际成本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上述情况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