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法论文

教育法论文

多媒体在美术教学当中的应用
摘要: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便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酿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应用
历史的航船进入了世纪之交的时代,我们的时代被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电脑多媒体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艺术教育领域。

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在美术课中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应视为一种努力方向。

因为这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鼠标一点,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古今,在绘画空间尽情翱翔。

一、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新路子
1、吸引学生目光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2、提高学生的兴趣
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他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积累足够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才能让学生轻松的进行创作。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思维也会异常活跃起来,课堂的气氛跟着高涨起来。

而且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创设情境,直观的教学手段可将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

二、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学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自信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枯燥的概念,利用投影仪辅助讲解,就可以很快的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记忆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

譬如,在教第四册“相似形组合画”时,它的作业要求是任选一种树形组合成一幅画,那如何让小朋友理解“一种树形”呢?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放一张有一片树林的画面,再问这片大森林的由来......使学生产生好奇,达到课堂目标。

2、多媒体直观的教学提高学生创造欲
譬如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当你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电脑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打破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增强学生参与性。

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的参与进去,又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必定能事半功倍。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美术欣赏教学,内容博大精深,跨越古今中外,以前的美术欣赏课,需要大量的挂图和画图纸等资料,还有言不尽意的感觉。

所以欣赏课一直被美术老师认为不好教,学生听着乏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①,教育家陶行知②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现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新知识。

使学生能放宽心去创造,表达自己心中所设计的画面,使学生放开眼界,提高创造欲。

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创设情境。

多媒体的声、形结合,常常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氛围,多媒体在教学上大大强化了美术教学的视听效果,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增强了自信下,激发出创造力。

四、结语
多媒体可以将形、色、动、静溶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实践证明,在美术课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

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美术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主题